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寂寞雪衣逍遥游 » 第十五回危城黯黯舒广袖【四】

第十五回危城黯黯舒广袖【四】

    六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镇南王府绝不能独善其身。

    镇南王居然还没有到大殿来会见已经渐渐怨声四起的宾客,不仅他没有到,王府的三个侍卫头领也不见了踪影,只有十八个侍卫和八个侍女在大殿里招呼宾客,大悖待客之道,全无东道之诚。

    暮色渐起,晚钟悠扬,镇南王府如同远离尘嚣,仿佛不在红尘。

    王府外又有远客前来,晚照飘零如同飞花,洒在这群客人的身上。

    楚子南和秦逐北已经在王府外迎候了多时,看到这群客人,一面吩咐随身的侍卫禀报王爷,一面迎了过去。

    这群客人人不多,正合各显神通的地八仙之数。八个客人本应八种样貌八种装束,这八个客人却只有四种样貌四种装束。

    有三个客人是三种样貌三种装束,还有五位客人是一种样貌一种装束。

    那三个客人中,一个是贵气凌人的少年,一个是官气十足的老人,一个是匪气迫人的壮汉。

    那五个客人虽然高矮不一,却都穿着一身黑衣,脸上戴着一模一样的人皮面具。

    这种人皮面具与真人面目并无二致,可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绝妙完美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

    若不是这五个人面目绝无差异,犹如孪生,外人很难猜测到他们面上戴着人皮面具。

    江湖上善于制作人皮面具的高手一共有十二个,这十二个高手中可成为至尊的是天衣神手千面菩提西门独。那五个客人所戴的人皮面具如此精湛,无疑出于西门独之手。

    这群客人走进大殿的时候,大殿里已经是灯火辉煌,八八六十四盏巨大的宫灯高高挂起,七七四十九根硕大的红烛也吹着明丽的火焰。

    镇南王布置的晚宴,终于在楚子南的一声吩咐后被侍从们鱼贯端上来。本来对镇南王待客之道已经极度失望的人们瞧着陆续上来的酒菜,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慢慢地爬上了笑容。

    王府的晚膳极为丰盛,酒是金陵最好的酒坊送来的十八种女儿红,菜肴是金陵最好的酒楼送来的二十四道留仙筵。

    铁鹰有些后悔午饭吃得太饱,小李将军似乎也悔青了肠子。

    就在酒宴布置停当之后,镇南王终于来到了大殿。

    易水寒和慕容公子为王爷引路,面敷彩纱的王妃陪在王爷身边,王爷的身后还有两个神情潇洒的豪客相随。

    铁鹰突然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微一沉吟,他恍然大悟,脸上的神情便越发凝重,他已经想到此时已是黑云压城的时候,已是惊风密雨的时候。

    易水寒从铁鹰身边经过的时候,轻舒手臂拍了拍铁鹰的手掌,没有开口,却已经彼此心照不宣。

    镇南王坐到了主席上,袅袅如梦的王妃坐在了他的身边,最后入府的客人中那位贵公子和那位官大人被易水寒请到主席。

    “王兄一向可好?”那位贵公子意味深长地注视着镇南王,意味深长地开口道,“小弟在封地就听说王兄这里有了麻烦,圣上又下旨命小弟前来向王兄问安。打扰之处,还望王兄海涵。”

    “镇南王爷,老臣已经致仕多年,此番因圣上下旨命老臣随同琅琊王前来向王爷问安,才不揣冒昧来到金陵,还请王爷恕老臣唐突之罪。”那位官大人躬身施礼,慢吞吞地说道。

    所谓问安云云不过是明面上的辞令罢了,究其实,镇南王当然心知肚明,这二人也是前来奉旨查办、兴师问罪的钦差。

    这两个人一个是镇南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年纪尚轻,却玲珑剔透,深得圣上宠信,两年前被封为琅琊王,就藩这两年从未到过金陵,今日前来自然非同小可,身负重任;另一个是前刑部员外郎向寒舟,得势之时镇南王已经卸甲,是以与镇南王甚为疏远,听闻此人外谦和而内险诈,确是应了他名字之中的那个寒字。

    镇南王道:“当年我领兵在外的时候,琅琊王正在冲龄,我卸甲到金陵之前还在京师见过琅琊王,那时我已经看出琅琊王锦心绣口,前途不可限量。我已经老了,日迫西山,行将就木,这个年纪就是有了麻烦,也不会太在意了。两位以为如何?”

    琅琊王从容坐定,对镇南王将琅琊王三个字始终挂在嘴边的深意似乎毫无所知,道:“王兄向来光明磊落,于祖宗基业视若性命,有大功于江山社稷。小弟虽然年纪甚浅,也知道王兄既不会困于外邪,也不会溺于内患。所谓麻烦,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王兄素来恢弘,自然不会萦纡心怀。”

    镇南王对琅琊王的话未置可否,抬眼瞧了瞧与琅琊王同来的那个匪气迫人的壮汉,问道:“不知道那位壮士是哪里的英雄?”

    向寒舟答道:“回禀王爷,此人乃是老臣致仕之地的一位家族兄弟,名叫向问风。这次琅琊王到金陵来,老臣唯恐途中有不虞之祸,便请这位兄弟护驾。”

    镇南王淡然笑道:“我虽然深居浅出,不问世事,却听说过现今江湖上有个狂风堂,据说狂风堂的堂主也叫向问风。”

    向寒舟道:“所谓狂风堂不过是江湖谬传罢了,老臣这位家族兄弟有一身好武艺,喜欢结交一些朋友,是以赢得了一些声名。这难免有些开罪过的人要在江湖上散播些风言风语,坏老臣兄弟的名声。”

    镇南王沉默了,他似乎是在等什么人,也在等什么事。

    晚膳丰美,终究也会有结束之时,尤其是在今夜,大事将成,福祸难定,这天上人间少有的美酒佳肴也只是浮烟一缕罢了。

    大殿上人虽众多,却陷入了漫长的沉寂和犹疑之中,镇南王脸上带着恍若一梦的笑意,静静地巡视着众人,却始终一言不发。

    大殿外传来了脚步声,稳定而且悠长,渐渐迫近已经关紧的大门。

    大门被侍卫推开,月色洒进大殿,一条稳健从容的身影踏着月色走了进来。

    易水寒瞧见那人,脸上慢慢兴起了笑意。

    那人是宋城西,宋城西经过小李将军的时候,似乎抬眼瞧了小李将军一眼,然后一步步走到主席,躬身道:“启禀王爷,城西的事情已经办完,王爷可以开始今夜的盛会了。”

    镇南王会意地笑了笑,挥手道:“宋兄弟办事劳苦,想必还未用过晚膳,我已经叫人在偏殿里备下了酒菜,宋兄弟不妨略用一些。”

    宋城西道:“多谢王爷挂怀,此时还不是在下开怀畅饮之时,所以在下还是略等片刻罢了。”

    大殿外又传来嘈杂的人声,镇南王神情一震,向外望去,却见十几个乞丐挤进大殿,口中高呼:“丐帮江南分舵前来给镇南王爷进献礼物,不知交给哪位大爷?”

    座中沈江南疏忽纵出,道:“王爷正在殿上,咱们丐帮所送的礼物虽薄,还是请王爷亲自收下为好。”

    那十几个丐帮兄弟在众人一片惊愕之中昂然走上前来,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硕大的包袱,齐声说了声:“请王爷收下丐帮弟兄的礼物。”

    一起将包袱扔在地上,上前打开,每个包袱里竟然都是一个五花大绑的活人。

    座中温忠慈和何耿珍骤见被绑的十几个人,不禁面如土色,唬得真魂出窍。原来那是几个人正是他们部署在金陵城的人马的头头脑脑。

    镇南王的目光寻找着他们,淡淡地说道:“不要委屈了这些大人,他们只不过是听命于人,元无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