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淡飘泊 » 第四十五章 热恋

第四十五章 热恋

    潘小平走了,张栋也轻松多了,他又可以到处自由活动了。

    张栋最近认识了一个白水城报社的阿姨,她也是晋阳的老乡,已退休在家,她没有老伴,只有个儿子比张栋小二三岁。

    这个阿姨对张栋很好,经常叫张栋去她家吃饭。

    她也给张栋介绍过一个女孩,是乌市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在人民医院当院长的秘书。

    张栋去过那个女孩家里两次,女孩和她家人也都很热情。

    张栋每次去她家,她家人都会做一桌丰盛的菜。吃饭的时候,女孩还主动给张栋夹菜。但就是两个人没有单独相处,总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不象谈恋爱的样子。

    张栋还去医院找过她几次,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他没谈过恋爱,也不懂得怎么才是谈恋爱。

    电视电影上看过人家谈恋爱的那种很浪漫的场面,是那么的浪漫,那么的令人向往。可现实中的他们俩见面后又没话可说,都很客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别扭得很。

    后来张栋再也没去她家,也没找过她,她也没有联系过张栋。

    张栋在报社还认识一个大哥,也是张栋的老乡,是报社的编辑,叫王明。

    张栋也经常到他家去吃饭,他们夫妻俩个对张栋也是很关心的。

    尤其是那个大嫂对张栋个人的事很关心,四处给他介绍对象。

    大嫂性格开朗,直爽,适可当红娘。一个星期天,她带张栋说去见一个女孩,女孩是兵团医院的一个护士。

    结果是女孩没见着,大嫂带着张栋在医院收费处先见到了女孩的介绍人。

    这个女方的代理人很像’沙家浜’里的阿庆嫂。厉害的很,更像是公安局审讯室的特工。

    对张栋展开了长达半个多小时的审讯工作,连大嫂的面子一点也不给,搞的大嫂也不好意思。

    张栋就像犯了科的罪犯,在那里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她的审讯。

    她说她是要对那个女孩负责,要问张栋好多问题,希望张栋能如实地回答她的提问。

    她问:“你今年多大了?“25。”

    “以前有没有女朋友?“

    “没有。”

    “家里兄弟姐妹几个?”

    “五个”

    “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一百多。”

    “你一年能存多少钱?”

    “差不多二三百。”

    “结婚的话,你父母能给多少钱?“

    “最多200块。我父母没有工作,我们家很穷,家里连放衣服的木箱子都没有,我母亲都是到商店要上几个纸箱子放衣服的。所以,家里很穷。”

    “你们结婚的话家具谁买?”

    “没考虑过,也没钱。”

    “结婚的酒席钱,你是计划怎么准备?

    “不想过”

    “以后生了孩子谁来看?

    “我也不知道这个女孩子会不会生孩子,所以不知道。”

    最后,张栋站起来加了一句:“你审完了?我可以走了吧?”

    张栋肺都要气炸了。这个女方介绍人肯定是有点神经不对的。要么是受过什么刺激的,心里一定有障碍。

    学校现在好像是固定了每周六晚都要举办一次舞会。

    张栋现在很少在学校跳舞,他和甘林经常是去别的地方跐。要么就是到技校找张陶明霍虎玩。

    张陶明还是经常带学生下县城去实习。

    最近张栋又和新来的两个女教师关系处的不错。

    她们两个是轮换着跑到张栋宿舍和张栋一起做饭吃。

    这两个女的好像相处的不是很好,这个来和张栋做饭,那个就不来,那个来,这个就不来。

    突然有一天,张栋收到了一封信,是白水城市内的人写的,会是谁的呢?市内有谁会他写信呢?

    张栋拿着信匆匆回到宿舍,打开一看,惊呆了。

    竟然是兵团医院的那个护士来的信。

    她在信中说,那天她们医院的那个介绍人给她讲了以后,她也觉得那个介绍人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她首先替那个介绍人向张栋道歉。她很愿意和张栋结识,如果张栋愿意的话可以定个时间地点见面,她期待张栋的答复,如果张栋不给她回信就不是男子汉。

    张栋犹豫了几天,想了几天,该不该见面。

    那天本来是去和她见面的,她却躲着不见,被介绍人来羞辱一番。

    过这么久了,又主动写信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张栋不愿意让她说自己不是男子汉,于是用毛笔小字笔给她写了一封信,说既然你那天躲起来不愿意见面,说明缘分不到,现在这事都过去这么久了,那颗炽热的心已经冷却了,如果有缘还会有相见的时刻。婉转地拒绝了见面的要求。

    这天校长拄着双拐也来找张栋。笑呵呵地说:“小张,今晚上到我家里去吃饭。“

    “好的。“反正也是经常到他家里去蹭饭的。

    “还有个事,我那个老大环环明年要参加中考了,麻烦你每个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晚上去我家给辅导一下英语。

    这小子英语差的厉害,每次考试只考个二三十分,我对他头疼得很,现在得抓紧时间给他补补了。”

    这下张栋又有事做了。

    星期天白天校长还带张栋去电影公司看了场电影,是电影公司内部试放的免费电影。

    开学两个月了,要期中考试了,八七统计班是成人班,都开始着急了,找张栋套近乎的学生就多了。

    张栋上课时不但给学生教英语,而且还讲些别的东西。因为只上英语是很枯燥无味的,学生学的无趣,张栋也教的没劲。

    张栋除了英语外,还给他们讲一些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天南海北的事穿着讲,讲国外的事讲的最多。

    学生们都喜欢听张栋讲一些英语之外的事。

    学生觉得他讲话幽默风趣,知识面广,课余时间就总是叫他一起聊天。

    其中有个叫王燕的女生就特别喜欢听张栋讲话。

    回到她家里,王燕说:“妈,我们英语老师可好了,班里的同学都喜欢他,我们可喜欢他讲话了。”

    “你都说过多少次了,那你星期天把你们英语老师叫到咱们家里来玩,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我是个女生,不好意思叫。”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个星期天把他叫来,你大哥做的菜好,就让你大哥做一桌菜陪他。”

    老太太想女儿肯定是喜欢上这个老师了。

    星期六下午,王燕来找张栋说:“张老师,你明天忙不忙,明天到我们家去玩,我哥哥想和你聊一聊,他很想和你探讨一些哲学和文学方面的事。”

    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天上午,王燕带着张栋去了她家。

    王燕的妈妈40多岁,在地区幼儿园工作,她家也住在幼儿园的家属区。

    她还有两个哥哥,大哥长得瘦小,很健谈,还能做一手好菜。

    张栋去的时候,她大哥正在厨房忙着。

    她二哥长得魁梧些,不善言谈,在家里照了个面就再也没见到面了,好像他不是这个家的人似的。

    没看到她父亲,张栋也不好意思冒昧地问。

    王燕跟母亲姓。她妈见到张栋是特别高兴,真有点像丈母娘第一次看上女婿的那种感觉。

    张栋也是很有礼貌地叫她阿姨。

    她大哥在酒桌边一直陪着张栋。大家谈得非常开心舒心,尤其是她妈妈高兴得合不拢嘴。

    张栋说:“我在这里一个人,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也没有人帮,不像在老家,同学朋友非常多过得很开心。

    整开无所事事,自己除了看书什么都不会,也不懂,连衣服都不懂买,不会做饭,前几天买衣服还拉了一个成人班的女生帮忙。”

    一桌丰盛的莱吃的张栋特别高兴,张栋非常感谢他们的热情款待。

    阿姨和大哥再三叮嘱张栋要经常来玩。

    国庆节过后不久,天气变了,张栋有点小感冒,他去医院看病。

    门诊吴医生就问:“张老师,你有没有女朋友?”

    “还没有。“

    “你想不想在这里找个女朋友?“

    “想啊!就是不好找,找不到。”

    “那我给你介绍一个,是我们湖南老乡,那个女孩也是当老师的。“

    “可以呀,太感谢你了!”

    “那个女孩不在这里工作,她在和田工作,放假回来后我约你们见个面。”

    “好的。谢谢你了!”

    11月底,吴医生突然来学校找张栋说,那个女孩的爸爸来白水城了,要在酒店请地区的有关领导吃饭,让张栋一起去,想见一见这个准女婿。

    是女孩的爸爸派车来接他们,车挺高级的,是日本进口的皇冠车。

    晚上张栋随他们一起去了酒店。酒店的场面很大,张栋还从来没有进过这种大酒店吃过饭。

    酒席足足有十几桌,来的人也很多。有一桌专门是吴医生夫妻和张栋他们几个人。

    桌上的菜都是琳琅满目的佳肴,张栋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过这么丰盛的菜,他哪里见过这阵势。

    开宴后,女孩的爸爸先给每个桌子上的领导敬完酒后,就过来坐在张栋他们这桌陪他们。

    他盯着张栋看了好几次,转头对吴医生轻轻说,他很满意。

    吃完饭后,又派车送他们回去。

    天气又开始慢慢的冷起来了。

    张栋出去的时间也少了。

    又一个星期六,王燕又来找张栋说,让他第二天到她家里去玩,张栋答应了。

    这次不需要人带路,可以自己找到了,第二天上午张栋自己骑车去了王燕家。

    她大哥又做了一桌子菜,每次都这么客气,张栋还有些不好意思。

    阿姨说:“我看上了条裤子,你和王燕他哥哥穿这个颜色很好。“

    阿姨带着张栋看了裤子,张栋还把裤子试了试,挺合适的,张栋也挺满意的,他把钱给了阿姨就买下了裤子。

    吃饭的时候,阿姨说:“天气马上冷了,你有没有毛衣?是可以在外边穿的那种毛衣?”

    “没有。”张栋笑着说。

    阿姨接着说:“那你去买点毛线,我和王燕都会打毛衣,给你打个棒针毛衣,天冷了,穿着暖和。“

    “谢谢你,阿姨,这样吧,我也不懂买,我把钱给你,你帮我买,我更放心,买什么颜色的我都喜欢。”

    20多天后,张栋再次去她家时,毛衣已经打好了,张栋试穿了后,很合身,图案也好。张栋非常喜欢。张栋再次道了谢。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到了元旦了。各个班级又开始搞迎春联欢会了,张栋应邀参加了。

    张栋不但参加本校各班级的联欢会,而且还参加了技术学校一些班级的联欢会。

    张栋不是一个人去的,而是带着那个女教师付翠凤去的。联欢节目之后都是舞会,所以,张陶明只有这样的机会就叫张栋去参加。

    元旦之后不久,医院的吴医生来学校找张栋,说那个女孩放假回来了,就住在她家里,让张栋去有见个面。

    张栋下午下班后就去了吴医生家。

    那女孩也姓张,人的长相还可以,就是个子有点高,身高有1.72米。互相介绍后,张栋就开始和他们聊天。

    张栋就把自己来这里的经历和所见所闻,绘声绘色地给女孩讲。

    张栋的讲话把女孩逗笑得前仰后合的,真的一点都不夸张,那女孩笑得都蹲在地上站不起身。

    她说张栋太幽默了,太能搞笑了。第一印象给女孩的留下的太深了,她对张栋产生了极强的好感。

    女人的个子太高,真是最大的缺陷。

    张栋对女孩的感觉还是挺满意的,就是有点遗憾,她的个子太高,比张栋还高,这是张栋唯一的遗憾。

    第一次见面的那种感觉对张栋不是很浓烈。他不是特别有要再见笫二次的那种期望。

    平谈的见面之后,女孩回家了,女孩的家在下边的一个县城里。

    年底了,学校拉了几车白菜、萝卜、洋芋给教职工分,内部职工价钱很便宜。

    张栋就跑去给伯母讲,单位分菜要不要冬天储存的蔬菜,伯母很高兴地说要,张栋就把菜拉到伯伯家。

    这么多年连他们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关心过这些事,一个侄子帮他们操心这些事,他们当然高兴了。

    年底了,张陶明也带学生实习回来了,他说春节要去他同学那里过。

    他同学也是招聘来的,在巴州的一个县城工作。

    原本还以为自己今年春节有伴了,现在看来只能又自己一个人过了。

    紧张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学生也开始离校了。

    放假前的最后一次教职工大会在会议室召开。这次会议宣布了一等奖名单,张栋竟然还是一等奖。一等奖有200块奖金呢。会议结束后也就放假了。

    张栋是个存不住钱的家伙,手里只要有了钱就想把它花掉的人。

    他想要买台电子琴,就拖着张陶明上街买电子琴。

    张陶明懂电子琴,手风琴等好几种乐器。

    当时一台小小的电子琴要190多块钱,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

    放假了,校园里又回到了像去年春节那样的宁静了。

    张陶明去巴州了。张栋又恢复到了白天睡觉晚上看书的生活方式。

    有天甘林来找张栋让去他家吃饭,去了后才知道是让给他弟弟辅导英语。

    他弟弟和校长的大儿子一样都是明年要参加中考的。

    他们报考的重点学校都是自治区邮电学校。

    校长曾对甘林说:“你弟弟肯定考不上区邮电学校,邮电学校的校长是我同学,我的儿子上邮校是十拿九稳的事。邮电学校只给给我们白水城的指标就两个。“

    给甘林弟弟辅导英语要比给校长的儿子辅导轻松得多了。

    甘林弟弟每天都来学校找张栋辅导,张栋对他的要求很严,首先要让他把当天要辅导的课文都必须背下来,然后再给他讲解课文语法等。

    今年春节是在伯伯家过的,年三十晚上和伯伯一家一起吃完年夜饭后,张栋还是返回了学校。

    今年过年比去年要好一些,校长也叫张栋吃过几次饭,当然了主要是给他儿子辅导英语。

    朱小民也叫张栋去他家吃饭,他们夫妻经常叫张栋去家吃饭。

    好几个学生也来找张栋到他们的家吃饭。学生叫吃饭一般都是和甘林一起去的。

    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宿舍看书。

    这个假期好像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就开学了。

    开学没过多久,张栋就又收到一封。

    张栋打开信后才知道是吴医生介绍的那个女孩张婷的信。

    她在信中说,她已经去和田了,走之前曾到学校找过张栋,并给他带了些好吃的。

    但很遗憾敲张栋的宿舍门,敲了好久也没见开门,肯定是不在。今冒昧写信向张栋问候一下。

    张栋看信后也没什么感觉,反正整天在学校呆着也无聊,就信手提笔给她回了封信。

    张栋写的很文雅:“张婷君如晤,君的信使我感动万分,驱散了我心中的寂寞,点燃了心头的圣火,…拨去了迷雾………。”

    没想到那个女孩很快就回信了。首先说张栋的毛笔字写的漂亮,很欣赏,也很欣慰。

    张栋也很快又给她回了封信。从此两个人鸿雁传书,每星期最少都要写两封信。

    张栋每天下课后都会去收发室等信,而且心情非常急切。只要收到信就立刻迫不及待的给她回信。

    4月份张婷的母亲还特意从县上赶到白水城,让吴医生陪着到学校来看了张栋,对张栋也非常满意。

    每个星期要去校长家二三次给他儿子辅导英语,他儿子又不好好地学,就是张栋辅导的时候他才看一看英语,其他时间根本是看都不看,所以教起来挺累的。

    不像甘林弟弟听话让他背就背。这个年代家庭条件太好了,他们的子女就没有了奋斗向上的动力了。

    因为他们不需要努力已经拥有了,为什么还要去努力?这就是满清八旗子弟的思维模式。

    有次张婷的信里还带了两篇文章,她让张栋给她把这两篇文章指点指点。

    张栋知道她是想在自己面前卖弄一下她的才华。

    张栋看了两篇文章后觉得很一般,而且还有一些的语法错误以及一些观察事物上的不足之处等等。

    张栋毫不客气地给她指出,他用铅笔在她的原稿上一些欠缺的句子下边轻轻画一条横线。

    然后很客气的在旁边标注上:介词结构是不可以做主语的,是否可以考虑修改一下。

    是否可以再细心观察观察,在暴风雨中好像没有燕子欢乐地还在天空中叫着,只有在暴风雨过去之后,燕子才会出来欢快地叽叽喳喳的叫,等等这些。

    张栋的信寄出去之后,很快就收到了张婷的回信。

    张婷很激动,也很急切地说:“我做梦也没想到你是教英语的,语文的功底竟然也有这么扎实的基础,我对你是非常地崇拜。“

    张栋彻底的征服了张婷,她对张栋喜欢的不得了。

    张栋说他没钱,父母也很穷,如果要结婚家里给不了钱。

    张婷说她不在乎钱,只要人好就行。并问张栋愿不愿意调到她的学校去。

    热恋的感觉是很幸福的,张栋每天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而且还急切的盼望着等待着见面的那刻。

    终于等假期要到了,张婷来信说她们已经放假了,让张栋到车站接她。

    张栋在车站看到张婷的笫一眼,突然地感觉到是非常的陌生,顿时没有了在信里那种热切的激情。

    而且和她走在一起的时候,特别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张婷好像比张栋要高出一个脑袋似的。

    张栋把她带到伯伯家,让伯母好好看看,晚上就让她住在伯母那里。

    张婷这次是想要带张栋一起回她们家的。

    因为张栋还要一个星期才放假,因此,张婷就自己先回,走的时候把她家里的通讯地址留给张栋,让张栋一放假就去她们家。

    送走了张婷后,张栋就去问伯母怎么样?

    伯母说丫头还是可以,就是个子有点高了,和她走在一起要比伯母高出半截子。

    张栋考虑了几天之后,给张婷写了一封信说他们俩不合适,不愿再交往了。

    之后,吴医生还专门跑到学校问过张栋。张栋说见面之后就没感觉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热恋,就这样在短短的不到半年的的时间里夭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