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神妖葬窟 » 第二章血玉龙环

第二章血玉龙环

    我叫张信阳,以上所述是我爷爷张天九跟我说的,他当年倒斗的故事,七阿公和小马死后,我爷爷就再也没去过绵阳的莲花山,四海漂流靠着一身风水探墓的本事在那个年月也能混口饭吃,到了后来他又跟随着川军出川抗日,打过淞沪会战,长沙会战,保卫过南京,杀了不少鬼子,抗战结束后,日本鬼子被赶出了中国,之后我爷爷就参加了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成为了粟裕将军麾下的一个侦察排排长,随着伟大的***一声令下,打过了长江解放了全中国,那时候我爷爷已经三十四岁了,也在全国大解放那年在上海驻军的时候遇到了我奶奶,第二年我大伯张解放出生了,也就在那年抗美援朝爆发,战火一路烧到鸭绿江边,我爷爷跟随号召入朝作战,痛击美国鬼子,随后部队首长想要留下我爷爷继续带队,但我爷爷文化不高就解甲归田了,一直到了五六年我父亲张卫国出生了。

    七三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我父亲和我大伯也成为了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大伯不幸牺牲在了战场上,父亲则是带着伤心以及荣誉回到了家中。

    自此以后生活就太平的过了一段时间,我父亲也娶了我母亲,直到一九九一年我出生,父亲突然接到部队的命令要去远方执行什么任务,从此便再也没了音讯,似乎人间蒸发了一般,我认识我父亲就只有那几张为数不多的老照片。

    小时候都是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母亲是镇上的一名护士平日里很忙抽不开身照顾我。

    小时候跟着爷爷走南闯北给别人看风水,驱邪,捉妖的见也过不少世面,我爷爷在老家一带吃得开,因为功夫硬,胆大心细,铁包胆,人称铁皮老张!直到我十三岁上初中那年我爷爷和奶奶先后与世长辞了。

    之后的日子就跟随我母亲般到了成都生活,虽然就剩我们孤儿寡母的,但有政府和国家照顾和帮助着,生活也是比较滋润,日子四平八稳的到了十七岁,那年正上高三,我也申请了参军报国,我母亲比较反对,她说咱们老张家世世代代都去当兵了,都当够了,和平年代也不会少我这一号人。

    我则是不同意她的观点,虽然祖国如今强大了,但去部队历练一翻,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嘛。

    当兵两年回来之后我的性情大变,从以前那个愣头青逐渐的成熟刚毅,到了我二十一岁那年,国内盛行电商网购,我就回到成都开了一个快递物流站,平时没事儿就帮别人处理一些琐事,比如那家小谁撞邪了呀,那家迁坟呀,看风水相坟地之类的,有时候也帮别人鉴定个古董啥的,也能整点不错的外水。

    八月的成都正是秋老虎的天气,热的人直叫爹妈,可偏偏这种鬼天气,物流还比较繁忙,每次送来的快递都要一个个编码,排序处理发送的真让人脑袋大,心说这些都是什么人呀!不过后来就释怀了,因为十件快递里面九件都是女孩子订的。

    八点准时关门回到楼上洗了个澡之后人格外清爽,看着冰箱里那些买回来还没切的菜和肉,忽然就不想动弹了,我下楼开着我那金杯面包沿着新川路朝南走,那儿有家不错的淮南牛肉汤馆子,老板是地地道道的AH淮南人,我点了菜之后先给我妈打了电话问她有没有空让她过来吃饭,她说医院里今天晚上她要值班让我自己吃就是了。

    我跟我妈都是分开住的,她住在CD市第二医院旁边的公寓里平时有什么突发情况也能来得及反应,我则是住在新川科技园旁边,没事儿观光观光新科技,顺便能转转公园湖什么的,以前那里监控少,我经常晚上偷偷跑去钓鱼,现在不行了,到处都是监控。

    眼看着菜都上齐了忽然觉得心里不太踏实,难得今天心情好出来吃饭,没人说话就不好了,这时我脑子里想到了一个以及一张猥琐的脸。

    我掏出手机对着一个编辑为刘达的号打了过去,响了两声接通之后,还没等我说话呢,那头就说开了“哦哟!阳子,老子正准备找你有事儿呢!”

    我笑骂一声“卧槽!你找老子能有什么事儿?怎么着啊?在天府城摆摊儿又让城管儿给揍了?”

    “滚你大爷的蛋,老子得到一宝贝想找你看看行货价!”

    一听到宝贝,我立刻想到这孙子可能又去刨了土,说了一声好之后就把地址发给了他。

    刘达是我在地下古董场合上认识的朋友,他也经常找我帮忙,一来二去的也就认识了。

    过了几分钟一个剃着板寸,带着眼镜留着短浅络腮胡,一副斯文败类模样的人就在我对面坐了下来,我见他挎着的皮包里鼓鼓囊囊的肯定装了个大件儿。

    落座之后叙谈了几句这话就聊开了,我看着他那鼓鼓囊囊的黑皮包问道“这里是什么玩意儿?”

    他鸡贼一笑喝了口啤酒从就打开了皮包,从里面拿出一个精美的如两个拳头般大小的檀木盒子,上面雕刻着许多花纹看画工,应该是隋唐以前的物件,他打开盒子把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

    我定睛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他手里捧着的是一件血红色的环形玉器,他把这个玉环递到我的手里,触感冰凉细腻,光这感觉就应该不是凡品,我仔细去看上面的雕刻的图形。

    这是一个玉龙走金环灵佩,巴掌大小通体血红,玉环中间雕刻的是两条头尾相连的玉龙,中间刻着一个月牙,这叫二龙抱月,一般是汉代大将军级别的才有,我以前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记载,传说是汉武帝刘彻为了表彰霍去病北平匈奴,特意召集天下玉雕大师和铸剑大师为其打造宝剑两口,玉龙两只分别是汉青玉龙,和汉红玉龙,宝剑则是乌龙踏脊和燕背鎏金,后来霍去病英年早逝,刘彻为其大修了一座陵墓,宝剑和玉龙就埋入了陵墓之中,后来考古学家在SX省的茂陵挖开霍去病陵墓时却什么都没有,有的人说年代过于久远里面的宝剑和玉龙就算是真有也恐怕早已被盗墓贼给薅走了,还有的人只觉得这是一个传说而已!

    见我盯着血玉龙环半天不说话,刘达笑着问“你倒是说话呀,给估个行情价看看!”

    我深吸一口气把玉龙放回了盒子里,对他说道“这东西最少是两汉时期的,从明初开始往上算一百年一百万,再加上这块玉乃是精工巧匠雕刻而成,其主人可能是大将霍去病,历史名将加成,这东西少说得有个五六千万!”

    刘达听完惊讶无比“我靠!五六千万,这么吊吗?”

    “对就是这么吊,不过我还要告诉你,这样的好器具要是让懂行的人知道了,给你一举报,明代以前每一千年判十年,要是损坏或者流失到了国外,啧啧啧!那你就等着吃花生米吧!”

    他听我说完摇头道“你放心哥们儿我有的是渠道,而且绝不会让它流到国外去,咱们老祖宗的好玩意儿可不能让那帮外国鬼子给糟蹋了!”

    我其实并不关心他那玉佩能卖多少钱,我现在只想知道他是怎么弄到手的,于是就问他“我说,你小子最近又去刨了那家的土包啊?能淘到这样的好货,肯定不是个简单的地儿吧?”

    刘达收好玉环,喝了一大口啤酒给我讲起了他这些天经历的事情。

    故事还得从上个月说起,那天刘达跟往常一样去老山村淘土货,顺便看看有没有肥斗可盗,但这次之行出了些清朝的瓶瓶罐罐和铜板之外,什么土货也没淘到,不过却有了个意外的收获,他在内江威远县城的一个名叫老君山的地方找土货的时候,意外进入到了一个古墓之中。

    老君山是两座,分位大老君和小老君,周围都是高低起伏的连绵群山,是当地比较出名的一个景点儿,胖子在老君山下的,楼门坎村什么收获也没有,就想朝着山里走进去看看,沿着公路一直开到了大老君的山顶,他下车俯瞰着绵延起伏的群山,感慨的同时也让他发现了一些端倪。

    这两座老君山每年冬天都会下场大雪,来年春天就解冻,水渗入地下沿着山脉的走势一直汇入到两座山中间一条巨大的山涧河流之中,河流一直往下就是六十年代修建的足有三百多米高的革命水库,其气势十分壮观。

    刘达仔细的打量着山脉河流的走势,忽然让他发现了问题所在,整个河流是成蛇形蜿蜒而下,而两座山正好形成一个门环扣,河水顺流而下跃过两座山之间的缝隙,形成一个神龙出水局,东面山势低矮正好让风从那边儿吹过来,形成紫气东来之势,西边儿两座山岭相对而望成二环抱月,白天阳光铺满整条河流阳气充足,晚上月光正当空刚好从那二环中照射下来滋阴补阳。

    他知道寻龙点穴这方面有明确说明,双山横水流,万物皆不愁,此地龙脊下,必出惊世斗!这座神龙出水局的中央龙脊背下最少有座老墓,不然这么好的风水局不可能没人发现过!

    当时他的心情激动万分就在车上吃了点儿东西补了一觉,反正家伙事儿全带着,就准备晚上开道盘子,点地藏的位置,到时候再直接下墓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好宝贝,估计这两年就吃喝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