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我家姑娘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李淑蕴变了。

    自从石恒山告诉过他与林蒹葭相处的过往后,她就开始变得敏感娇气,霸道不讲理。

    石恒山若是写字,她定要说:“我看看你为她学会的第二种字体?”他若是出门,她就会追着问是不是要带她去看庙会看烟花坐游船?偶尔半夜里睡着睡着她也会哭,可细问她为何哭时,她却闹着说自己也要吃山竹。林蒹葭像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深深地把李淑蕴笼罩起来。

    林蒹葭原先得到过的,她为什么不行?李淑蕴目光复杂的看着坐在书桌前看书的石恒山,看他坐在春光里安安静静的翻书,明媚的光线勾勒出他的轮廓,眉目清冷,体态周正,一举一动、举手投足、从头到脚都让她沉迷。

    这样好的人,却不全是她的。

    想到这里,她猛地起身,快步过去钻到他怀里,伸手紧紧的搂着他的脖颈抱住。

    石恒山被吓了一跳,连忙丢下书腾手抱她,笑问:“怎么了?”

    “要抱。”

    “噗嗤。”石恒山没好气笑了笑,拍拍她的后背道:“好,那你坐好一点,膝盖顶着我大腿有点疼。”

    李淑蕴闻言低下身子来,重新调整坐姿缩在他怀里。石恒山搂着她,又重新拿起书来看,笑叹一句:“十七岁的人了,越发纵的你没有样子。”可她不管不顾,只搂着他的腰把脸颊贴在他胸膛上。

    石恒山搂着她看书,静静看了一会儿也逐渐没了兴趣。看李淑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遂把书放下,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她说话:“今日不处理事务了?”

    “不想去。”

    “也没有别的事情做?”

    “嗯。”

    “打算就像小尾巴一样粘我一天吗?”

    李淑蕴笑了笑,还是点头:“嗯。”

    “那……下午母亲要去姚家,我也要去的,你去不去?”

    姚家?姚安!李淑蕴猛地抬起头来,紧张问道:“你为什么要去?”

    “姚家老太太是我大姑母,自我与你成亲都没有去拜访过,现如今开春了,该去探望一二。”石恒山知道她怕尴尬,遂摸摸她的头说:“你要是不想去,可以在家里待着。”

    “他们会为难你吗?”

    “我替他们收拾了烂摊子,为什么会被为难?”石恒山挑眉。

    李淑蕴一怔,才反应过来他话里的调侃,撅嘴拍他一下:“你才是烂摊子!”

    石恒山笑了起来,他抖抖腿故意颠了颠她,说道:“你和我一块儿去吧,总是要面对的。你理直气壮一点,装作嫁的不好抱怨几句,说不定还能得套好首饰。”

    “你讨厌!”

    ———————————

    这是姚安第四次见李淑蕴,这时她已经成了自己表叔的妻子,他见面要行礼问安,礼貌恭敬的喊一声:“表婶。”乔卿跟在他身后,不情不愿的也跟着请安。

    李淑蕴礼貌笑着请起,好像早已经忘记往日的恩怨。姚安不敢抬眸看她,只是神色有些落寞恍惚,他默而不语,仿佛陷入了什么旧事的回忆之中。

    李淑蕴并没有关注到这些。

    姚家是大户人家,规矩比荣国公家的多。中午用膳时,姚老太太、姚大老爷姚守业、以及荣国公、郡主、小公爷石恒山五人开一桌,荣国公和郡主作客为首。姚太太以及李淑蕴两人作为媳妇辈分的在一旁站立陪侍。

    其余几位老爷开一桌,均为妻子陪侍。姚安这一辈的公子哥又开一桌,待遇相同。李淑蕴余光一扫众人,突然发现姚家能坐在桌上吃饭的女人,只有姚老太太和几个屏风后未出嫁的姑娘。

    还好嫁过来的不是她。

    她心里头庆幸,目光却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姚太太的举动,有一学一,依着人家的规矩端茶布菜,倒也没有出错。席间默默无声,饭毕,又有小丫鬟端来漱口茶、净手水。李淑蕴打量着姚太太服侍姚老爷都是自己接过东西亲自动手,于是也学着端来茶水递给石恒山。石恒山心里觉得好笑,觉得她大可不必如此,于是就趁着吹茶轻轻摇摇头。李淑蕴知道他在拒绝,但又怕旁人笑话,还是执拗着接来茶杯,又替他洗了手。

    这倒是少见。石恒山架着两只手,实在觉得不自在。但也只能平静的看着李淑蕴挑了一点清茶香味儿的护手膏给他抹上。

    做完这一切,这顿饭才算是吃完了。姚老太太喝了一口茶,放话:“吃好了,就都散了吧。”

    席间众人起身行礼:“是。”

    姚老太太又叮嘱姚太太:“你也累了,带媳妇们去吃饭吧。”她说着笑着看了李淑蕴一眼道:“记得招呼我侄媳妇,吃了饭再回来。”

    姚太太笑着应下:“是。”

    姚老太太又对石恒山说:“恒山,你也去找你表哥他们说话吧。你们都散了吧,让我们自自在在的说会话。”石恒山行礼称是,一时间众人才纷纷往外走去。

    眼瞅着众人散了,姚老太太才笑着对郡主说:“选媳妇啊,吃一顿饭就看出来了。方才我特意留意了一番,李家小姐果然不错,从前是我们姚家有眼无珠了,没给小安儿娶个好媳妇回来。”

    “姐姐说的哪里的话。”郡主笑道:“安儿媳妇也很能干。”

    “她有几斤几两我还不清楚?”姚老太太笑道:“不说了她了。说起来我还有个事儿想麻烦你们。”

    “姐姐您说。”

    “说来也不怕您笑话,我家姚宣,不知道什么时候和你们亲家的那个二小姐……像是叫玉河的见了一面,回来嚷嚷着要我们去提亲。”姚老太太笑道:“听说她人品极佳,只可惜是继室带过来的。我又担心乱了辈分,想让你们替我找个机会看看人怎么样。”

    郡主思索片刻,想到了很久以前见过的那个穿着青绿色衣衫的温柔小姑娘,那时候她还把田玉河错认成李淑蕴呢。于是郡主便说:“很多年前见过一面,瞧着是个温和清秀的小姑娘。这事儿我留意一下,若是可以,姐姐也就放心了。”

    “若是人真的好,其他都不是问题。或者去她本家田家提亲,或者想个别的法子,总有办法的。”姚老太太说道。

    他们这边正说这话,李淑蕴那边也快吃完饭了。一屋子女人都静悄悄的,大家吃了饭各自回屋,姚太太又带着她回到老太太这边。

    见她进来了,姚老太太笑道:“你瞧我们绕了一圈打听消息,倒不如直接问问她!”

    李淑蕴茫然片刻,很快笑着回应:“大姑妈您想知道什么,尽管问我好了。”

    “是了。”姚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让她坐下:“你说说那个妹妹,平日里是个什么性子?”

    妹妹?什么妹妹?

    李淑蕴懵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们说的是田玉河。她本想开口说什么,可犹豫一下还是没有脱口而出。姚老太太突然这么问,估计是要说亲事,如果她嘴上说田玉河不好,岂不是有背后说人坏话的嫌疑?若是说她好,那日后万一成亲了彼此过的不好,也有撒谎瞒报的罪过。可是不管怎么说,她确实说不出田玉河什么好来。

    李淑蕴犹豫了片刻,笑着说道:“妹妹是我母亲的亲生女儿,自然是从小捧在手心里娇养大的千金,琴棋书画女工刺绣是样样精通。”

    “不错。”姚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

    李淑蕴说的一点没错,但又好像没有说在关键上。郡主听着起了疑心。她方才说话时只记得印象里那个穿浅绿色衣衫的小姑娘,却忘了她有一个心肠歹毒的母亲!这样一个女人,能够捧杀前妻留下来的独女,就算是教会了田玉河琴棋书画,又能教出什么善良之辈来?

    一想到这里,她也明白了李淑蕴的处境。可当下冒冒然说田玉河不好,也未免太过于草率难堪。于是郡主主动解围道:“姐姐既然想选孙媳妇,打听一个姑娘也不是什么难事,回去让淑蕴请她来府上住几日,到时候再请您过来做客,您亲自瞧瞧。”

    “这法子不错。”姚老太太笑着叹息一声:“其实本来不该这么挑明了选孙媳妇,只是我们家姚宣是个可怜的孩子,到现在是糊里糊涂的活着。我们给他挑媳妇,不看门楣背景,是个纯善的姑娘,能对他好就行。”

    李淑蕴这才明了,原来姚宣可能智商有点问题。

    帖子发回李家去,不多久继母张氏就张罗着把田玉河送了过来。她能这么勤快,无非是想让田玉河巴结上郡主,好找一门亲事。这些年田玉河因为身份问题名不正言不顺的,上门提亲的人她们看不上,不上门的人家看不上她们,一直耽搁到今天。

    自从出嫁一年多,这还是她第一次见田玉河。这次来田玉河穿着青色的衣衫,素雅清秀,施施然给郡主请安,说话语气温柔又诚恳,凭谁看了都会觉得舒服愉快。若不是李淑蕴知道她最擅长伪装,几乎也要被她骗了去。

    郡主倒是不喜不怒,语气平平,简单叮嘱了几句,安排李淑蕴招待她住下。

    等李淑蕴带着她去往客房时,田玉河跟在她身后冷笑一声道:“你好没良心!自从嫁了一次也不往家里去,过年过节,父亲生病你也不回去看看,我娘说的没错,你就是个白眼狼!”

    “父亲母亲有你不就够了吗?”李淑蕴没有与她争辩,推开客房门道:“这几天你就住这儿吧,缺什么少什么,只管和这儿的嬷嬷讲,她们会给你安排的。”

    田玉河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管家了?就凭你也能管整个荣国府?”

    “府上人少,平日里只有我和母亲在。母亲如今一心读书,家里的琐事都是我在帮忙。”李淑蕴进了屋子,指了指给她准备的琴棋笔墨纸砚道:“荣国府人少,喜静,你最好少四处走动,免得惹母亲不快。”她说罢也不再多言,招手示意小丫鬟服侍着,立马离开。

    田玉河目送着她娉婷袅袅离去的背影,心里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这个李淑蕴,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傲慢无脑,她一点就炸的人了。

    她变了好多。

    眨眼间三天过去,田玉河就在这个小院子里待了三天。这个荣国府果然和李淑蕴说的一样,安静的令人害怕。这三天里,除了郡主喊她说过一次话,便再没有动静。每日只有她一个人生活起居,除了定点有婆子送饭过来,这个院子只剩下两个干粗活的老嬷嬷,和一个专门留下来伺候她的小丫鬟。她们话都不多,总是麻利的干完活就出去了。

    有一次田玉河实在忍不住了,偷偷问小丫鬟:“你们平日里都做什么?”

    小丫鬟恭敬回答:“回姑娘,奴婢平日里就在府上当差。”

    “当差后呢?”

    “回后西园。”

    “后西园是什么地方?”

    “后西园是府上杂役住的地方。”小丫鬟耐心解释道:“郡主娘娘喜静,不喜欢府上人多。总共府上也没多少主子,所以除了各别一两个贴身当差的丫鬟小厮能住在府上,剩下的人都在后西园里住着。如今少夫人当家,一切规矩都照着从前来。姑娘是不是住的不习惯了?”

    田玉河点点头,这也太安静了吧!像他们李家,丫鬟婆子成群结队,每次出门进门都有一大帮子人跟着请安问候,母亲每日坐在厅堂正座,风风光光的处理各种大小事情,那才像一个大户人家啊!

    “起初大家都不习惯。”小丫鬟对田玉河还挺有好感,她笑着道:“日子久了就习惯了。大家都住在后西园里,跟荣国府就隔着一道巷子,轮着自己当差时再从后门进来,当完差就出去,还能做自己的事情,也都自自在在的。只是府上不免冷清,不过四位主子都是简单好伺候的,他们不觉得冷清就行。”

    “你是说李淑蕴……”田玉河自觉不恰当,改了口道:“你们少夫人也喜欢安静?”往日里的李淑蕴可是最喜欢热闹,是最喜欢摆架子的那一个啊!

    “奴婢没有伺候过少夫人。”小丫鬟虽然和善,但规矩极严,从不在外人跟前议论主子。

    田玉河点点头,也没为难她,笑着换了话题:“那我想找几本书看,麻烦问问在哪里能找到?”

    “郡主娘娘院子里有个很大的书房,不过一般没人进去。小公爷那边也有一个藏书阁,您可以问问小公爷的小厮能不能借两本出来看。”小丫鬟好心地说道:“您若是不识路,不妨写下来书名,奴婢帮您问问?”

    田玉河心思一动,连忙婉拒:“不用了,我去找我姐姐问问吧。”小丫鬟一想也是,就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