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绝代佳佞 » 第四卷 入相 第一百二十三章 搭救公主的英雄

第四卷 入相 第一百二十三章 搭救公主的英雄

    从楚歌回到大学士府之后,朝中因为楚歌而掀起的一番风波,便已经渐渐平息了。

    一方面,本来那些日子里集中的言官上书,大部分就是楚歌一手操纵而成;随着楚歌离开宫禁,这些言官自然也就纷纷撤退,而楚大学士离宫之后称病不出谢绝一切访客的行径,更是让最固执守礼的老学究们都暂时失去了攻击的理由。

    而另一方面,则是朝中最近另有事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首先是那次在王阁老寿宴上时上书奏请反贪反腐的户部给事中吴痒,到底不肯说出那送他几百银子的人名,被陛下当朝责问之下,竟然说他只是“听说有人要送银子”。皇帝端木兴龙颜大怒,将吴痒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第二件,则是湖南招讨使武青即将回京。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但传说中武青此次回京的原因,却是极其耸动:护送淮阳大长公主归国。

    淮阳大长公主,算起来还是端木兴的姑母,十六年前京城陷落时她已经身怀六甲,当时求死不成,反被胡人掳走,成为俘虏中身份最高贵的一位。胡人将她作为炫耀战绩、污辱赵廷的工具,十余载囚于北国,吃尽苦楚;赵廷每年去胡地纳贡,都会提出接回淮阳长公主的要求,然而每不如意——直到最近,一位英雄从天而降,千里飞骑,搭救公主殿下归国。

    而那将大长公主救出生天的英雄,便是武青。

    虽说消息未经证实,但街头巷尾早已经传得神乎其神;比较开春时节武青大破胡兵马阵时候的轰动,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坊间曾经对大长公主没有殉国的微词,都被喧天的英雄崇拜压制了下去。唯一遗憾的,只怕就是这位大长公主红颜已老,不怎么适合故事里佳人的角色吧?

    不过没有人知道,这街头流传的种种故事版本,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又有几分是刻意的渲染?

    楚歌恹恹地躺在榻上,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是不满。从服食“诱心”又奇迹般地好了之后,她的身子就明显地弱了下来:每每嗜睡,打不起精神,对附子酒的依赖似乎也更加严重,常常要多喝一些,才能够有精力去看那些阁里送来的公文——虽然是称病中,端木兴却让人将她该做的那些工作都送到家里来,似乎真如他曾说过的,很喜欢在送上来的票拟上看见楚卿的字迹……不过楚歌也喜欢处理这些事务,这些看起来一点一滴的小事,却让她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是有用的,是在前进着的……端木兴以为她在装病,谢聆春每天忙来忙去,她若不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真要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多余人物了……

    “楚大人,就是这样了。”一个面貌姣好的少年躬身行礼,结束了长长的一段报告。

    “好。你告诉流丹,外面的事情若是上了轨道,该回京就回京吧……不过不要告诉她我现在的样子。”她闭着眼睛,慢慢地嘱咐着,王家小姐的事情已经解决,也差不多是时候照顾一下流丹的相思了吧?虽说她其实并不愿意流丹嫁入帝王家,但路是要自己走的,她不能因为自己的意愿就去左右别人的人生;到底怎么做,还是要看端木兴和流丹的意思。

    少年恭恭谨谨地应下了,却没有退下,又垂首道:“还有武将军那边,陈阿岭递了信儿来请罪,说是已经跟着武将军到了京畿,不日就回府中领受责罚。”

    楚歌微微蹙眉,闭着的眼睛略张开了些儿,长长的睫毛颤了几颤,“你回他的信,再不要说这些话——我真指望着他在武将军身边替我做奸细么?不说武将军明知道他是我的人,就只说武将军的严明军纪,这样的大事,事先可敢透漏出一点风声?我还是宁愿不知道的好。”

    少年又应了,看她精神不太好,也不再多说,告退静静地离去。

    楚歌再次闭上双目,翻个身,忽然觉得心情越发地烦躁起来。

    武青的这次千里救援,事先没有和她通一点消息。说是不在意,可心里还是有些涩涩的——救大长公主?说是偶然得到的信息,一边上奏一边调军……骗得过她么?联系前一段新军中的动静,不难想到,武青对此,策划已久……而京城里谢聆春前一段时间的忙碌,现在看来也是明明地有所图谋。另外那个何蕊珠忽然从北地返京,定然也和这次大长公主的获救关系密切。

    不知道她的心情这样焦躁是不是不忿他们没有告诉她……他们原本都没有必要告诉她,不是么?论官衔,都比她高;论职责,更没理由将这样的秘密和她共享……可是,武青是肩负扭转大赵命运重担的人啊,她千方百计帮他建立新军,可不是为了他这样冒险用的!新军成立未久,战斗力还远远不足,就这样百余骑千里奔袭,深入敌后,在敌兵腹地抢出大长公主,何等凶险!何况还有朝中舆论……万一他营救失败,便是擅调军队的罪名,与造反何异?便是如今成功,也不知道端木兴到底作何打算;毕竟这样大事没有皇命擅自行事,实在也是无礼之至……而端木兴,她肯定他也是事先不知情的。

    如今,她能替他补救的,只有在民间营造口碑一项了;在他还没有入京之前,把事情尽可能广地宣传出去,把武青的英雄形象树立起来,这样端木兴对事情的处理上,总该有些缓和吧?

    叹气,不知道谢聆春什么时候和武青关系如此密切,居然私下联手,做出这等大事……真是嫌命长吧?血衣卫陛下私器,谁敢擅用?……呃,似乎她用得也不少。

    这样颠来倒去地想着,心情却越发烦躁。楚歌索性翻身坐起来,却又立刻觉得有些头晕,几乎当即又要摔倒。

    要命……最近几天,她渐渐发现,附子酒喝得少了,没有精神;附子酒喝得多了,心情便会变得躁动恶劣……谢聆春不是说她仅仅是气血亏了一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