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程序员修炼之路 » 第二十七章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

第二十七章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

    由于华榆集团是从农村发起的,当年开始在开发区建厂时,第一批员工都是直接从农村的工厂中直接转过来的,大部分人虽然在开发区住着,但是户口仍然是农村户口。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止泰星自己了,开发区很多公司都有这样的员工。他们这群人在孩子上学等问题上,有诸多不便之处。

    开发区上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出了一台政策,在开发区的公司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并且呆满五年的农村户口职工,只要交少量的城市增容费,就可以把户口转到开发区来,但转来之后,也还是农村户口,但称之为开发区农户,级别看起来高了一些,日常生活应该有不少便利之处。

    叶奕凡查了一下,泰星有正好80人左右符合条件,这可是个大活,把80人的劳动手续,当时叫两个手册,分别是劳动手册和保险手册,专门收拾出来,装一个大箱子里,送到公安局,公安局专门收拾出一个大屋子装这些手册。

    等送过去后,过段时间听说事情发展不是很顺利了,开发区说要等市里的相关政策出台,才能真正办理这些户口,所以这个事暂时就拖了起来。

    在这段时间里,这批办户口的员工中有产假,要办理生育保险等情况的,需要拿两个手册办理手续,就只能到公安局去取了。

    叶奕凡找时间去了趟公安局,找到了户籍科,是一个小平头的民警负责这个事,说明来意,对方问是哪公司的,一说是泰星的,他就马上把钥匙递了过来,说东西就在对面屋里,自己找吧。

    进去一看,不禁有点傻了,劳动手册和保险手册乱七八糟的,东一堆西一堆放了一地,有些成箱放着的还好,其余的都乱了,一找自己公司的箱子,已经裂开了,一部分在里面,一部分散到外面去了,在周围找了找,运气好,把要办事的两个人的手续找到了。

    还钥匙时,民警说下回来拿个结实点的箱子,把自己公司的找到后,封装起来吧,不然就越来越乱了。

    回公司后第二天下午刚上班,叶奕凡就从包装车间要了个结实的箱子,拿着卷不干胶,到二楼把柳霜也叫上,一起去公安局,这种事他自己可懒得干。

    柳霜没换衣服,直接上身穿着工作服,下边是黑色的半截群,肉色丝袜黑色高跟鞋。大高个子,带出去还是很亮眼的。和柳霜出门时,李姐,张虹都看着笑,好象他们知道叶奕凡不怀好意似的,叶奕凡当然也不怀好意,找个借口多不容易啊。柳霜平常出去的机会也少,也挺高兴的。

    公安局较远,需要坐小客车。天气不错,两人就慢悠悠的走着,坐着车,聊着天。柳霜属于慢热形的,不容易跟人,特别是跟男的接近,据李姐说,她在学校从不跟男的说话。

    不过叶奕凡占了个师傅的便宜,而且跟谁说话都随便,所以她在叶奕凡面前也没啥戒心,聊的放开,基本没有尊师重道的想法,不时互相揶揄着。

    到了公安局,要了钥匙进了屋,两人就开始干了起来,找得真不容易,在附近找到了大部分,60来个,剩下的就麻烦了,扩大范围慢慢找着,中间小平头民警来了几次,友情提示那些装在箱子里的就不用找了,是其他公司刚来整理过,并给装好的。

    有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最后两人一共花了三个多小时,但是一边找一边唠,时间过的很快,最后终于大功告成,80个,除了拿走的两个,其余的全找到了,装在箱里用不干胶结结实实的封住,还了钥匙就回去了。

    天气还是很热,叶奕凡买了两个雪糕,递给柳霜一个:

    “坐车还得花车票钱,反正也不着急,我们慢慢走回去吧。”

    柳霜可不干了,“啊?这也太远了,不行!”

    忘了她穿着高跟鞋。

    两人回去后,柳霜就跟李姐告状,说师傅太抠,为省车钱要走回来。李姐可是过来人,马上就明白了,说你师傅买票都能报销的,他用得着省车钱吗,你工作你师傅说了算,他说不着急你着什么急,把柳霜教训了一顿,李姐特别愿促成此事。

    过几天,接到一个电话,是附近一家生产玩具公司的人事部打来的,说叫他去开会,具体情况没说,只说和他们公司现在属于一个企业区域,劳人局组织的会。

    那当然得去啊,当天上午,直接到了他们公司,特别近,200米左右,以前经常路过,但从没进去过,进去后和门岗说明来意,给指引到了一个大会议室前,进去一看,很多人已经来了,最后一共聚了三十多人,劳人局的一个姓汪的副局长是主嘉宾。

    会议开始后,汪副局长讲话,原来有企业提议,以前政府部门和企业沟通,基本是印发红头文件形式,单向,有问题也无法反馈。

    为了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有效沟通,建议区领导经常和企业面对面沟通一下,但开发区企业太多不好组织,所以建议按位置,建立若干个企业区域,政府可以分批和这些企业组见面,所以经劳人局同意并推进,就在整个开发区分了十八个大区,每个区域企业个数不太一样,他们所属这个区域有三十二家企业。

    原来这样,这个想法确实很好,叶奕凡同时注意到,汪局长讲话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说这个组织,是劳人局推进组建,以后也是归属于劳人局的。

    讲完话后,到了企业提问时间,大家普遍赞扬了这个企业区域的建立非常好的同时,也提了一些具体问题。

    其中有个石油气方面的外企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叶奕凡的注意,他们提道:

    “我们有一批办户口的员工,劳动和保险手册一直在公安局放着,有需要办生育保险的时候,那边说拿走了,户口就不能办了,这个让企业很为难,只能让员工自己选择。”

    汪局长回答时又特别强调,这个事的责任者在企业,然后说他回去后,会帮助企业跟公安局协调。

    从这些话中,叶奕凡在体会着,第一,他们重视的关键点,象什么归属问题,责任问题,是首要的,必须先弄清楚,不能含糊。

    第二,他有些糊涂了,劳动和保险手册不让拿吗,他去了怎么就受到态度非常好的接待呢?不能仅仅因为自己长的帅吧?

    这个问题很久以后才找到答案,那天他在办公室坐着,突然穆部长带了两个人进来,让他们在这里坐着等一会儿,其中一个人正是那个小平头民警,原来他穆部长熟,怪不得当时一听是泰星的,就什么都好商量了。叶奕凡见到他就打起招呼来了,不过他显然已经忘了叶奕凡了。

    这件事给叶奕凡的感悟就是,什么事都不能轻易说不行,要么是没找对人,要么是没找对合适的方法,很多事都是事在人为的。

    会议开的算是很成功,明显看到了当政职能部门和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的思维方式不同所引起的碰撞,但这种碰撞肯定不是坏事,正确对待会让两方面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