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程序员修炼之路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大基本能力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大基本能力

    随着对工作的熟悉,叶奕凡慢慢的不象刚开始那么忙碌了。张希给的建议真不错,他现在很少做新资料了,更多的是根据需要,在和国的资料库中找,这样的话,确实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越找越发现这个资料库简直是知识的海洋,有很多很好的教育资料,值得推广。

    最近就发现了一个和国用来给刚入职的新人做培训的资料,内容很精彩,叫做“关于基本能力”。

    讲述的是多年以前,j全球选择了2万7千名高绩效的员工,收集了他们的个人工作特点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了这些高绩效的员工普遍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从此就诞生了所谓“基本能力”一说。

    这些基本能力,主要有九项,分别是适应力、沟通力、客户中心意识、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目标达成的推进力、工作热情、责任心、团结合作力、信赖感。

    如果整个人的能力是一棵大树的话,这九个能力就是大树下面,那看不见的,盘旋交错的根系。其他的具体能力,比如技术、设计、语言、项目管理等能力,则是树干,再其他的,比如工作流程,业务细节能力,是树枝。

    并且,其他的能力,比如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往往几年不用,再回过头来就得重学了,而基本能力则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显得尤为重要。

    看到了这个理论后,叶奕凡对照自身考虑了一下,作为根系的这九个能力,自己相对来说确实还挺突出的,而且没有什么弱项。

    然后作为树干的项目管理、技术力虽说也可以,但就算不上太突出了。

    而作为树枝的工作流程,业务细节能力,则完全不行了,很多都不懂,都是用的时候现查现问。

    通过对比个人情况,发现这个理论还真有道理,基本能力是王道,是内力。如果一个人的整体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基本能力就是位于冰山之下的十一分之十。

    怪不得他自认为自己的书面能力其实很一般,但实际工作的效果还非常不错,原来是内力深厚啊。

    从此后,他就把这个基本能力的资料,加到了入职员工必修课的列表之中。

    工作慢慢的驾轻就熟以后,他负责的范围不知不觉的就多了起来。涉及到jhb部门整体的事项,魏子非越来越多的交给了他。

    现在越来越觉的,这个项目办公室,就相当于jhb部门的司令部,而他的职位,越来越象参谋长。

    团队中,和程都部门的交流活动都是由他来组织。经过分析讨论,在d市选派了十个有经验的员工,每月发两人去程都,分别做不同维度的培训或经验交流活动。

    刚开始还挺正常的,等到第三个人回来报销的时候,出问题了。

    有一天魏子非叫他过去,给他看了第三个人报销的明细,在程都呆了一周,住在香格丽酒店,每天去公司打车的钱都是单程报的五十元。

    而他们都去过程都,从香格丽到公司,费用不超过三十元的,因为程都当时不是机打发票,是定额的,而且没有日期时间,所以格外弄到发票是很容易的。

    魏子非很不爽的说“我并不是在意他多报的这些钱,这个费用最终大竹是要看的,他去过程都,很熟悉,打车费用也是心里有数,看到我们员工这么报销的话,他心里会怎么想,这不是给我们华夏丢脸吗?”

    大竹对程都非常熟,不仅和他们一起去出过差,自己也去玩过。他行动力非常强,上次叶奕凡跟他说去了九寨,风光特别好,他马上就动心了,当时就问这问那的。

    没想到一周之后,他自己一个人就经过程都,去九寨玩了,回来才告诉叶奕凡,把叶奕凡吓了一跳,他估计自己都不一定能走明白。

    叶奕凡很同意魏子非的想法,这个事,大竹发现了嘴上也不会说什么,但我们自己得要脸。

    后来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处理的原则是这次事本身不去追究,就理解成有堵车,绕道等意外了,但是一定要想个有效的办法,来杜绝以后再发生这种不光彩的事。

    最后叶奕凡想了个方法,并且由他执行了。就是给出差计划中的十个人,发了一封全体邮件。

    “大家好,感谢大家参加支持程都团队发展的活动。有人可能以前没去过程都,所以在此提醒一下,由程都机场到酒店的打车费用,约五十元,从酒店到公司用,约三十元,大家去的时候提前准备好零钱,以免麻烦。”

    谁都是聪明人,这个邮件发出去后,再也没有多报的事情发生了。

    现在和国方面,有很多涉及部门整体上的事,也是直接联系他了。有一次高木找他,说程都做的一个项目,品质非常好,客户测试时,一个bug也没有,和国对此非常惊喜,让他调查一下原因,是不是项目经理管理的特别好造成的。

    一打听,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是李晓薇担任的,在业务和技术上由d市的赵立青提供支持。

    项目虽然是用了很多新人,但给的时间比较充裕,李晓薇管理安排的很好,测试非常充分,而且赵立青几乎把所有的代码都一行行的检查了一遍。

    给和国的最终报告当然要抬一抬自己带出来的人了,夸奖了一下李晓薇虽然是第一次带项目,但项目安排的非常好,合理利用时间,项目内部检查非常充分。赵立青业务和技术非常成熟,最后的把关非常严格。

    这件事本身,项目是怎么管理的,叶奕凡并没有在意,他最震惊的是和国人的见微知着,通过一个项目的品质,在员工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关注他,为部门培养提拔后备人才做准备的意识。

    从此事也联想到了自己为什么被他们赏识,可能也是经过了一次次项目的成功,一点点被他们关注了。估计他们认为有发展前途的员工,要做一个记录,为以后的提拔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