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重生室:从阻止司马晋开始 » 第十六章 陈祗

第十六章 陈祗

    “陛下陛下,前线大捷啊!”黄皓捧着一封密信,满脸兴奋的向着刘禅寝宫跑去。

    “黄公公,你说什么,大捷?这北伐才多久啊你莫不是弄错了?”半夜还未睡觉正在和宫女妃子玩耍的刘禅光着脚就跑了出来。

    “陛下,这是卫将军传来蜀中的军报,那传信的骑士一进成都就大喊大捷,现在怕是半个成都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快将军报拿来与朕一观。”刘禅急道。

    见此黄皓赶忙将密信递上。

    片刻之后刘禅大喜道:

    “好好好,果真是祖宗显灵,吾儿于前线大破敌军!!”

    “黄老公,你速去传众臣议事,记住先去找尚书令告知他此事,再去寻其他众臣。”刘禅嘱咐道。

    “陛下,奴婢省得。”黄皓满脸喜色的说到。

    而此时,本已入睡的陈祗此时却被府中喧闹的奴仆吵醒了。他唤来老管家问道:“何事如此喧闹?”

    “老爷,刚刚入夜之时有自前线传达紧急军情的信使,一进成都就大呼大捷,半个成都都被吵醒了。”

    “奴仆们听到大捷的消息都喜不自胜,便在府中自发的庆祝了起来。”

    老管家如实说道。

    “什么前线大捷,如此军国大事怎么不叫醒我,速为我穿戴,我要进宫面见陛下。”听到前线大捷陈祗顿时便精神了许多,语气有些责怪的说道。

    “老爷这几日您为了那新式犁具的事情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我这不是影响你休息吗?”作为自小和陈祗一起长大的仆人,老管家此时有些委屈的说到。

    见此陈祗也无法苛责其许多。

    就在陈祗穿戴整齐正准备出府门之时,一辆宫中样式的马车就停在了他的门口之处。

    黄皓有些急切的从马车上下来,陈祗府邸值守的门房见状赶紧上前询问何事。

    “速速通报你们老爷,就说我要见他。”黄皓语速着急的说到。

    陈祗素来与黄皓交好,门房自然知道这是何人,于是赶忙便朝府中走去,正好迎面碰到了要出府的陈祗便赶忙汇报了。

    “老爷,宫中的黄公公来了说是要见你。”

    本就欲往宫中去的陈祗见状便知是刘禅要寻他进宫商议有关前线大捷的事情,便让门房先去迎黄皓进来。

    “尚书令,尚书令,前线传来大捷的军报,陛下得知要我速来通知你进宫议事。”见到陈祗黄皓赶忙说道。

    “黄公,那我等还是不要耽搁速速进宫去吧。”陈祗心知事情紧急,说着便拉着黄皓一起向门外走去。

    “尚书令,你且先去,吾还要去通知其他大臣。”

    “如此也好,那吾就先入宫去寻陛下。”

    二人也不拖沓,两辆马车便向着不同的方向驶去。

    成都皇宫中的刘禅此时也穿戴整齐正一遍又一遍的仔细查看着手中的战报,颇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陛下,尚书令来了。”一小内侍来汇报道。

    “快宣!”刘禅赶忙说道。

    不过一会陈祗便在内侍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爱卿,快来。卫将军和寡人的太子在前线大败魏军,拿下了丞相当年都未曾拿下的祁山一线,还活捉了逆魏的雍州刺史陈泰。”刘禅有些炫耀似的向陈祗说道。

    听到刘禅所说的内容之后,陈祗大惊失色,赶忙来到刘禅身前拿起密信查阅起来。

    战报篇幅不长,但是陈祗看了很久很久。

    一旁的刘禅看到陈祗半天不动便推了推他说到:“爱卿,你怎么了,莫要吓朕。”

    回过神来的陈祗,立马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请罪:“陛下恕罪,臣一时为我军大胜所欣喜,有些失态了。”

    “无事无事,不瞒尚书令,寡人刚看到此战报的时候也惊讶的不行,不过一想到吾儿得天授之能便不觉得惊奇了。”刘禅安慰陈祗道。

    “天授之能?陛下您刚才说太子殿下得天授之能?”陈祗有些惊讶的说到。

    刚刚看到战报中太子殿下斩将夺旗陈祗还惊讶无比甚至怀疑是否是太子贪墨额军中将领的功绩,可是听刘禅这么一说仿佛有些拨云见日的感觉。

    见说漏了嘴,刘禅便选择和盘托出了,毕竟陈祗还是可以信任的忠臣。

    待到刘禅说完,陈祗已经激动的眼眶通红,他是真的没想到居然是汉室先贤显灵太子,岂不是说明天意仍然眷顾汉室吗?

    陈祗小时候是个孤儿,在司徒许靖家长大。二十岁就颇有名气,不久被朝廷任命为选曹郎,可谓是深受国恩。

    其人矜持严厉,相貌威武,擅长多种技艺,还懂得一些旁门左道,费祎对他另眼相待,故此破格让他接替董允担任内侍。

    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遇刺身亡后,姜维开始频繁北伐。而正是陈祗在背后全力支持姜维北伐,洮西大捷就在此期间发生的。

    随着陈祗在朝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大将军姜维虽然班位在陈祗之上,但是因为他经常率兵在外,朝中事情过问得不多。陈祗深受刘禅的宠信,又与宦官把关系搞的非常好,在朝中权力竟超过了姜维。

    历史上陈祗执政时期,不仅政治清明,就算是宦官黄皓也与他交好,其人游走于刘禅姜维黄皓之间,维护着蜀汉较为脆弱的政治生态。

    蜀汉其实是有很多严重的的内部问题的,但是总有人能把问题压下去并且把所有派系的人拧成一股绳。

    诸葛死后有蒋琬,蒋琬死后有费祎,费祎死后有陈祗,而陈祗正是维系蜀汉最后平衡的一根绳,当他倒下的那一刻,蜀汉常年累月所积攒的内部矛盾则一触即发,大厦倾倒只在朝夕之间。

    在原本历史上若是陈祗还活着说不定蜀汉的国祚要比曹魏都长。

    正是因为陈祗死了,在军方与朝廷不和之时没人能够消解矛盾,这才有了诸葛瞻等人上表夺姜维兵权,时逢姜维北伐失利,不敢回成都,才给了魏国机会。

    就在刘禅和陈祗叙话之时,黄皓已经回返宫中,朝中的重臣们也都陆续进入了皇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