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历史重生室:从阻止司马晋开始 » 第十九章 新城之战(上)

第十九章 新城之战(上)

    西线战场上季汉和曹魏双方的军队正焦灼的战斗着,而另一边的东吴诸葛恪携东兴之战的余威更是让东线战区一众曹魏高层头疼不已。

    寿春城中,司马孚与毌丘俭和文钦正在商讨出战诸葛恪的进军方略。

    “太尉,如今既然朝中大军已至何不尽快发兵支援新城。”坐于司马孚下手的文钦有些焦急的对司马孚说道。

    一身甲胄且甚为壮硕的文钦眼睛里闪烁着桀骜的光芒。

    而其身旁看起来像个文雅士人的毌丘俭却闭目不语,反而饶有深意的看了司马孚一眼。

    “文刺史,你作为我大魏的一员宿将岂能不知,在战场上有些时候作为进攻的一方,往往需要对方的助力才能使得目的达成。”

    “我们应当使用计策诈术智取,不要与敌人硬拼。”

    司马孚淡淡的说道。

    “可是太尉,而今那诸葛贼子率军二十万,已经猛攻合肥十数日了,合肥城内就三千士卒,若是我等若再做拖延,到时新城有失,后果不可预料啊!”文钦急的大吼道。

    见文钦如此急躁,司马孚也有些头疼。

    实际上司马孚之所以如此行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两军虽然兵力相当,但是之前司马昭东兴一战的惨败让魏国在淮南地区所蓄养多年的精锐兵士一战而折损殆尽。

    可以说此次从诸葛恪兵围合肥之时,魏军士卒便士气低迷,而吴军则是在诸葛恪的带领下气势如虹。

    司马孚甚至觉得自己如果贸然将二十万军队开到合肥新城之外与攻城的吴军决战,很可能会被气势如虹的吴军击败。

    其实司马孚想的不错,此时诸葛恪率领二十万东吴大军正等着围城打援呢,其意图甚至就在于围歼魏军的援军主力。

    所以司马孚迟迟不去支援被围困已久的合肥,就是想用高大坚固的合肥新城城墙以及城内心怀死志的士卒来消耗诸葛恪二十万大军的锐气。

    目的是等待诸葛恪的军队久攻合肥不下,气势殆尽之时再乘机掩杀吴军后方与城内士卒成前后夹击之势。

    此策略的确不错,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合肥城内的士卒实在是太少了。

    诸葛恪坐拥二十万大军而合肥城内的魏军总共也才不过三千之数,甚至城内连魏军高级将领都没有,军衔最高的不过是一位名叫张特的牙门将军。

    张特字子产,幽州涿郡人,是原曹魏镇东将军诸葛诞的部将。但是诸葛诞认为张特其人才疏学浅,打算将他遣返回洛阳担任护军。

    可张特还没来得及出发去洛阳就赶上了司马昭东兴之战的大败,导致毌丘俭替代诸葛诞出任曹魏东路战区主帅。

    于是还未出发的张特便被毌丘俭派到了合肥新城担任驻守将军。

    东吴军队围城之后,张特派出斥候刘整人马乘夜色潜出城外传递军情并求援。

    结果刘整行事不密导致被吴军斥候所抓获。

    之后吴军对刘整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逼问他有关于合肥新城之中的情况。

    刘整其人却颇为刚烈,对凌虐于他的吴军士卒骂道:“吴狗,尔等要杀便杀,吾宁为魏国之鬼,绝不愿苟且偷生。”

    再之后,张特得知司马孚率领魏国大军赶到合肥的消息后,又派遣了一名叫郑像的士卒出城传信。

    诸葛恪的斥候发现了有人出城的迹象,便汇报于他。随后诸葛恪便命麾下骑兵沿着整个包围圈进行地毯式搜索,很快便将郑像抓了回来。

    诸葛恪命令手下士卒把马缰拴在郑像的脖子上牵着他到城外游行,并强迫他对城头上的守军喊话,就说救兵已经回洛阳了,不如赶紧投降。

    诸葛恪恼羞成怒,命令吴军士卒用刀柄猛砸郑像的嘴巴。

    即使满嘴的牙齿都被敲掉了,但是郑像仍然在大声喊叫,至死也未曾屈服。

    而寿春的司马孚接到了张特的求援却也依旧按兵不动,至此吴魏双方此战之局势便陷入了焦灼之中。

    而就在此时名义上由姜维派遣实际上是为了太子刘璿的特使便已经来到了合肥城外诸葛恪大军之中。

    其人正是太子洗马李密李令伯。

    早在姜维和太子刘璿制定和增改北伐战略的当天,李密便在太子的指示下前往合肥战场了。由于一路遥远加上为了躲避魏军关口,今日才到。

    “汉臣李密,见过诸葛太傅。”李密不卑不亢的说到。

    “令伯,何须如此恭敬,你我不是朋友吗”诸葛恪笑呵呵的说到。

    之前李密出使东吴的时候由仪表于颇有风度且言辞犀利,辩才无双,在东吴名望甚高,当时还未执东吴牛耳的诸葛恪见此便与李密交好,二人甚至在过去几年还书信频繁。

    “若论私交我与诸葛太傅确为友人,而今李密为两国大事而来,自当以公事论之!”李密拱手拜之。

    诸葛恪见此无奈只得说道:“随你,随你,你高兴就好。”

    “不知令伯又是为何事而来啊。”诸葛恪又问道。

    “为救太傅麾下二十万军马而来。”李密淡淡的说到。

    “哈哈哈哈哈”诸葛恪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大笑不止。

    “令伯,我看你是你们卫将军派来笑死我的吧。”诸葛恪大笑着说道。

    李密深知诸葛恪此人虽然才智尚佳,却甚是自傲。

    想要劝说于他就要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李密上来就让诸葛恪觉得自己所说的言语犹如天方夜谭一般毫无可信度。

    然后慢慢一点一点的取信于诸葛恪,让他逐步相信。否则直接说明来意诸葛恪甚至会充耳不闻。

    “想必太傅已经率部围攻新城快有一月有了罢?”李密还是语气平淡的问道。

    见李密脸上毫无笑意,诸葛恪也逐渐平复下来。

    用正常的语气对李密说道:

    “的确如此,不过就我观之三日之内,魏军必会开城请降,就算他们不投降,三日之内我军也能攻克合肥。”

    诸葛恪一脸信誓旦旦。

    “太傅不愧是太傅,预料之精准与我卫将军之料一般无二。”李密突然有些谄媚得说道。

    “嗯?”

    “姜维也算到魏军将于三天内投降?”诸葛恪丝眉头微微皱起毫不信的说到。

    “令伯,你真当姜维是仙人吗?他远在雍凉在那么久之前就料到魏军会投降?”诸葛恪嗤笑道。

    “卫将军还说,城中守卫的魏军将领会在今晚遣人来投降与太傅,并且要太傅等待两日之后再进城受降。”李密此时继续平淡的说到。

    “好!”

    “令伯,那吾就看看今晚是否如你所说,如若不然,这姜维戏耍于吾,吾定要其好看。”诸葛恪大声说道。

    随着天色逐渐黑去,合肥城中一魏军士卒坐着吊篮来到了城墙之下。

    “有魏狗做吊篮下来了。”随即便被两队吴军士卒擒住并扭送诸葛恪大帐之中。

    “什么,魏军派人前来请降?”

    大帐之中的诸葛恪,略微诧异的说到,随即脸色恢复平常,一脸得意的对李密说道:“令伯,吾之眼光如何?”

    “太傅果非常人也!”李密抱拳说道。

    诸葛恪见李密神色平淡,便又戏谑得说道:“令伯不与我一起前去看看吴军请降之事是否如你们卫将军所说?”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随即二人便在东吴士卒的带领下来到了关押魏军合肥守军请降士卒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