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一品军师:诸葛亮他跳槽了 » 020、袁氏椅和袁氏桌

020、袁氏椅和袁氏桌

    依旧是红门白墙黑瓦的房屋,加上门前一左一右的石狮子,和那两坛花木,以及上等木材所制的栅栏,甚至还不缺小院落,花园、凉亭和回廊等处一个也不少,看起来温馨美好,竟比一般客居之地,还要优美气派多了。

    更让诸葛亮和周瑜惊奇的是,当他们进屋之后,见到屋内不仅有漂亮的屏风以及案几之类的家具,更有制作精良的椅几和桌几——

    目不转睛地,诸葛亮忍不住地再三打量那套椅几和桌几,与他以往所见的不同:先说椅几,那椅腿有四条,却用一支变形的木块来支撑,使得整个椅几的下方成了悬空,怎么看怎么不稳当;再瞧那桌几,四四方方,竟比一般的桌几要高大一截,但若跪坐用桌,显然是够不着桌面的。

    “这是……?”手指椅几和桌几,诸葛亮眼眸闪闪,兴致勃勃地望向郭嘉和沮授,阐释了甚么叫做“不懂就问”。

    郭嘉和沮授相互地看了一眼,又把目光转向四名一直默不作声的婢女们。

    一名婢女得到眼神指示,抿嘴一笑,笑道:“小先生,小将军,此乃“袁氏椅”和“袁氏桌”——此是老爷所创!甫一做好,便极受众人推用……如今,整个北方,几乎都用上了这些呢!”

    “袁氏椅”?

    “袁氏桌”?

    诸葛亮:“……”

    周瑜:“……”

    诸葛亮和周瑜不得不发出一声惊叹:袁公才干,何其全也……不愧是一代北主!

    “还不止呢!”郭嘉两眼弯弯,适时地补充一句,“可惜,你们不打算久居邺府,否则在下还真想替你们多多介绍……对了,“月旦评”上,亦会出现这类新奇的玩意儿——两位可有兴趣一瞧么?”

    目光一闪,诸葛亮满脸好奇,爽快地应道:“先生三番四次地提及,小子再不识抬举,岂不成了笑话?——还请先生放心,即便先生不让小子去,小子也会偷偷地前去……”话锋一转,诸葛亮瞟向周瑜,笑眯眯地补充:

    “周……周家兄长,小子还等着你的新曲呢?”

    周瑜从容地点头,应道:“好说好说,到时便让你听一听为兄的新曲。”

    “为兄”二字,刻意地被周瑜重重地咬字。

    诸葛亮:“……”

    ——哼~谁是他“兄长”啊?!

    抬起头来,周瑜看向郭嘉,追问:“郭先生,请问“月旦评”……会上需要准备甚么?”

    郭嘉用胳膊肘了一肘沮授,嘿声道:“沮兄,问你呢?”

    沮授斜视郭嘉,淡淡地道:“这次的题目:一是赛诗,二是品曲,最后一项是如何解决吕……”

    戛然而止。

    露出一抹懊恼,沮授清了清喉咙,再道:“你们只管准备好诗和曲罢?——小先生备诗,小将军备曲,你们一人一样,错开展现,也能落个轻松……当然,你们若想全部参与,也不是不行。”

    “明白了。”诸葛亮朝沮授拱了拱手,“多谢沮先提指点——后天,小子和周……周家兄长,定会准时赴约!”

    周瑜亦行了行礼。

    郭嘉拍了拍手,高兴道:“妙极,妙极,在下就等着你们两位的大作啦?——你们且在这里四处逛一逛,有甚么不懂的,只管问她们,她们会替你们解惑的。”郭嘉把嘴努了一努,努向了那四名婢女们。

    诸葛亮和周瑜再次地拱手拜谢。

    之后,郭嘉和沮授把人送到客居,算是完成了任务,也痛痛快快地鞠个躬儿,与诸葛亮和周瑜拜别。

    郭嘉和沮授微笑地离开。

    但当屋门关上之后,郭嘉和沮授则结束了脸上的笑意。

    郭嘉和沮授步行一段路程,直至看不到身后房屋为止。

    寂静的园子里,终于能够让郭嘉与沮授畅快地谈论了——

    “沮兄,沮兄,你怎么看待此二子?”郭嘉若有所思地问。

    沮授皱了皱眉头,摇头道:“看不出来——这两个小家伙虽然相貌堂堂,但论才智,却也没有太多惊艳之处……或许,是咱们与他们相处的时日少了?”

    “沮兄——”郭嘉扶了扶额,“只才片刻,能了解甚么?不过,奉孝倒能肯定,这二人虽说年少,却皆属才智之辈……你且注意到诸葛亮那小家伙么?你看他当时,当嘉说起主公的陈年旧事时,他竟没被误导!再观那周瑜,敢说主公“明月几时有”是词的,除了蔡邕先生这一人,还有几人?——由此观之,此二子不可小觑。”

    沮授怔然,怔怔地道:“是、是么?——倒是授着相了……授只当他们是一般才子呢?”

    “一般才子?”郭嘉哂笑了一笑,“真是一般才子,主公焉会反复地提醒?——这般重视他俩,可见他俩言行举止,必有厉害优势……这几日且先别打扰他们,待到“月旦评”上再说罢?到时自能看清他们是何等才士。”

    “好罢。”沮授拂了拂袖,“……说起来,你有想好如何应对吕军了么?”

    “有啊!”挑了挑眉,郭嘉一脸坏笑,“但要保密,直到“月旦评”——话说,你猜,他们会不会猜到月旦评的第三环节就是讨论吕布的?”

    沮授:“……”

    沮授加快了脚步。

    郭嘉伸手,伸手一拍,却拍个空儿。

    郭嘉调侃道:“沮兄怎地不说话了?”

    “……”沮授头也不回地走了。

    邺府,客居。

    诸葛亮和周瑜在四名婢女的陪伴下,将屋内及周边大大小小各个地方逛了个遍,尔后再让四名婢女们屋外侍候。

    总算,待到屋里安静下来,周瑜和诸葛亮也开始讨论起来——

    一高一矮相互地瞪了彼此,不约而同地后退两步,皆道:“哼!”

    诸葛亮先发制人,哼道:“周……周瑜,你为何要提及“甘夫人”和“糜夫人”?——你是何居心?”

    周瑜道:“随口说的。”

    “随口?”诸葛亮眯了眯眼,“随口也能叫出“桥倩夫人”?——“桥倩夫人”也是你编的?”

    周瑜面不改色道:“的确……为兄还没来得及问袁公他有没有纳别的夫人,诸如丁夫人、卞夫人、环夫人、刘夫人——哦~对了,袁公的正室是“刘夫人”,这个不算!”

    拍了拍脑袋,周瑜满脸恍然。

    诸葛亮:“……”

    叹了一口气,诸葛亮退后一步,心和气和道:“小子无礼,还请周家兄长原谅。的确,北主势强人多,多纳夫人又有何妨?其夫人又何其多也!或者没甚么桥倩,若有甚么周莹,也尚未可知。周家兄长,你说对不对?”

    “胡闹!”周瑜抬手,玩笑地作势要敲打诸葛亮,却被诸葛亮躲了过去。

    收回手来,周瑜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为兄认输,且先不提这事,行么?——言归正传,对于“月旦评”这事,你有何看法?”

    “能有甚么看法?”一说正事,诸葛亮板起脸来,“一时拿不到解药,不就是想让咱们参加这个“月旦评”么?——周家兄长你信不信,假如咱俩不去,指不定有人会想办法让咱们前去?”

    “相信,相信,为兄相信。”周瑜揉了揉额头,“袁公对你势在必得啊!”

    诸葛亮:“……”

    抽了抽嘴,诸葛亮道:“周家兄长,你在胡说甚么。”

    周瑜挑了挑眉,调侃道:“难道为兄说错了?——这么拐着弯儿,变着法儿,让你不得不北上一趟,若说北主对你不在意,为兄却是不信……好罢,不打趣你了,见了北地的民风民俗,你觉得北主是你心中的明主么?”

    这话题实在太跳脱了。

    事实上,当今汉室衰微,诸侯群起,以致天下大乱,有识之士更想寻到明主,一展所长——而那有能力者,自当招贤纳士,逐鹿江山!观看北主袁绍,广招贤士……如今,北主袁绍虽未透出半点招揽之意,但见他又派人访才,又持有独门解药,更兼对门上拜访的贤才们礼遇有加,这样还不能说明他的心思么?

    诸葛亮不答反问,问道:“北主对周家兄长你也十分重视啊!不知周家兄长你是甚么看法呢?”

    周瑜:“……”

    诸葛亮:“……”

    ——好罢!不必问了:他俩皆有主意!

    定了定神,诸葛亮道:“周家兄长,不管北主袁公是不是明主,你当真参与那“月旦评”里赛曲之争?”

    “你不是替为兄应了么?”周瑜反问。

    即便得不到甚么所谓的名次,若能借机了解北主的实力,对周瑜未来的筹划,亦有好处!

    诸葛亮微笑,笑道:“说得对,说得对!那么,小子也要加把劲儿,好歹不能输得太难看!”

    ——即使不会投靠北主袁绍,诸葛亮亦不想藏拙!身为一流才智之人,他更想借机与北主的那些文士们或谋士们切磋一番!

    无声地对视半晌,诸葛亮和周瑜眼里闪过激烈的火花。

    在这之后,诸葛亮和周瑜各居一方,为接下来的“月旦评”而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