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北漂女儒商 » 第十一章 举办婚礼

第十一章 举办婚礼

    胡蝶父亲和大舅招呼着大家进屋喝茶,邵飞和司机帮忙把车上的东西往家里搬。

    胡蝶放下包,直接奔厨房,看见妈妈的背影,在灶台旁边切菜。胡蝶的妈妈听见她走过去,但是没有回头,在赌气,眼里都是泪花。

    胡蝶走过去:“妈,我回来了。”

    胡蝶的妈妈转过身来:“你个熊孩子,你还知道回来啊。”说着一直手巴掌就要打过来,但是伸到办公中又放下,舍不得,胡蝶心里知道。

    胡蝶过去抱住了妈妈,母女俩抱头痛哭,两个人心里都有各自的辛酸和委屈。

    胡蝶这是有记忆以来第一次主动抱妈妈,也是后来听妈妈聊起过,这是第一次母女俩这么亲近,胡蝶从一年级就开始寄宿上学,一直到母亲不让上大学胡蝶赌气,这么多年母女俩的恩恩怨怨,每次见面都没有好好跟对方说话。

    胡蝶这时候想,我欠母亲的这个拥抱已经太久了。

    母亲擦了擦胡蝶的眼泪,摸着胡蝶的肚子,语重心长的说:“小蝶啊,你很快也是要当母亲的人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记得无论你在外面受什么委屈,你都是我的女儿,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想不开,活着是妈妈对你最基本的请求。”

    胡蝶的话哽咽在喉咙,说不出来:“一直点头,嗯嗯嗯。”

    这时候婆婆来到了厨房,是嫂子带着进来的。

    :“亲家母,辛苦你了,在忙着做饭,我来一起帮忙吧。”

    婆婆坐下帮忙烧火,胡蝶家是农村老家,还是烧干死的树叉子,树枝的。

    :“没事,以后我家胡蝶要是不懂事了,你尽管说她,她从小就离开家,上学也一直都是寄宿,我教她的不多,亲家以后多多担待点。”

    :“哪的话啊,小蝶这么优秀,能干,我们邵飞能娶到她是我们老陈家的福气。”

    两人在厨房寒暄着,胡蝶也在厨房帮忙着切菜,和嫂子一起洗碗筷,准备盘子装菜。

    酒菜上桌,双方家长坐下,邵飞的父亲和大伯坐上座,胡蝶的舅舅和父亲挨着他们一次坐下,接着是胡蝶的大哥,二哥。

    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做了两桌,喝酒的坐一桌,不喝酒的阿姨,姑姑他们坐一桌。他们开始倒酒,夹菜,互相说着以往的成就,说着感谢对方养育优秀儿女的话语。

    饭后,几位长辈坐在客厅里协商着蝴蝶和邵飞的婚事。

    邵飞父亲说:“咱们先让他们俩把结婚证办了,才能办准生证。”这男方的家长关心的角度果然不一样哈,这就想着抱孙子了。

    蝴蝶的舅舅也插上话:“那这结婚证办了,结婚的彩礼你们准备多少呢?”

    邵飞的大伯开始说:“这个邵飞家条件也就摆在那,家里还是老房子,邵飞父母供三个小孩上学,家里几乎没有存款了。这彩礼就邵飞自己想办法吧。”

    把难题推给了邵飞和胡蝶,这可难倒他们俩了,手里哪有钱啊,还了胡蝶的学费,这次还租了门面。

    胡蝶的父亲看出来两个小孩不容易,在大老远的北京打拼,都是孩子,一样心疼,再考虑到胡蝶肚子里的孩子不能等。

    胡蝶的母亲说着:“邵飞看着给点这边办酒买菜的钱就行,其他的就不用了。”

    邵飞的父亲母亲听到这话,立马站起来了,给邵飞的父母鞠了个躬:“感谢亲家公,亲家母的大量,我相信两个小孩以后一定会孝顺你们二老的,以后有钱了一定给补上。”

    就这样,他们选了离过年时间最近的黄道吉日,准备办酒席。

    胡蝶的母亲也去把户口本给拿过来,交到胡蝶的手里:“孩子,回北京了,就把结婚证领了吧,以后好好过日子。”

    腊月二十几,胡蝶起了个大早就去美发店盘头发,穿婚纱,那一天穿着粉色夹棉婚纱,头上披着纱巾,自己都被镜子里的自己美到了。(白色的容易脏,而且胡蝶的观念中穿白色的不吉利,只有在老人过世的时候才见别人穿着一身白的衣服。红色的婚纱显得脸黑,胡蝶就让邵飞从网上买了一件粉色的婚纱。)

    等胡蝶画完妆回到家中的时候,接亲的队伍已经到了,福建那个小山村里,女方办正席是中午,中午吃完饭接亲队伍才去南方家办晚宴。

    胡蝶家是大家族,喝喜酒都是全家大大小小四五口人一起都过来吃饭的。

    胡蝶的妈妈拿着银色铝的酒壶,带着邵飞挨桌给胡蝶的长辈敬酒,也就是改口。

    胡蝶的妈妈说:“这是大舅。”

    邵飞就叫一句:“大舅,我给您倒酒。”

    大舅拿起酒杯:“诶”

    邵飞给倒上酒,大舅随即拿出一个红包给邵飞。

    就这样:大舅、二舅,七大姑八大姨都挨个敬了酒,收了改口红包。

    宴席结束后,客厅的桌子上放着三样东西,簸箕装米,还有头梳和镜子。

    胡蝶由村里辈分高,福气好的长辈奶奶牵手(这种奶奶被认为是家庭幸福美满,有福气的女人)坐到大厅正上座)。

    奶奶边梳头,嘴里念叨着:“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接着是新娘子的侄子或者侄女过来敬茶:“姑姑,请喝茶”

    新娘子再给侄子一个红包,大吉大利!

    走完这趟仪式以后是准备新娘子的嫁妆,虽然邵飞只给了一点点买喜酒的菜钱,但是胡蝶的父母还是准备了嫁妆,礼数不能少。

    胡蝶的母亲给邵飞和胡蝶一人买了一只戒指,都是黄金的,母亲说:“黄金的戒指保值,家里也没有什么传家宝,就买了这个给你”。

    送亲的亲戚都在忙着搬东西到车上去,有电子灯盏,寓意香火延续,从新娘家一直亮着到新郎家不能灭,以前还没有车的时候,那时候是用火笼,火笼里装着着的木炭,有一个人拎着。

    红色的脸盆、毛巾、梳子;还有被罩、被子;另外有两个箱子,箱子里面装满了新娘子的新衣服和亲戚纳的千层底布鞋,衣服上面装满染好红色表皮的花生,大枣和桂圆干,寓意也是早生贵子,幸福美满的意思。

    新娘子出门是伴娘给撑着红伞,然后是由哥哥抱着,或背着上轿车,如果没有则要由长辈如伯父、叔父之类背出去,不能自己走出门,否则会被认作没有良心,毫无眷恋娘家之意。

    这种时候,新娘子的心情很低落,马上就要离开家,从此以后就是别人的儿媳妇了。新娘子的母亲和阿姨,舅妈,姑姑这些女长辈也会到轿车旁来送新娘子。

    胡蝶摇下窗户(抱上轿车的新娘子是不能穿鞋下地走路的,一直到新郎家下轿车也是要抱着进屋,鞋子由伴娘拎着的。)和母亲,阿姨他们道别,阿姨舅妈他们都过来一个个轮流着给新娘子红包,五十元,壹佰元不等,这里的风俗叫上轿钱。

    胡蝶边收钱,边流泪,母亲过来抱着一起哭,阿姨和姑姑他们也都过来,抱在一起哭,忍不住分别的痛。(对于新娘出嫁哭泣,不仅是告别娘家前往夫家的伤心,更是一种寄托,象征着从此告别父母,成为一家之妇,哭是真情流露,更是一种“孝道”的表达方式。如果不哭,往往会被视为不孝,嫁出去就会忘本,会被人戳脊梁骨。)

    新郎家,邵飞那边接亲的队伍里有人喊,吉时到,咱们抓紧时间出门,要不赶不上那边的晚宴了。

    随机鞭炮声响,车子缓缓开出家门口,胡蝶往回看,父亲也在后面一遍挥着手,一边抹着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