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名高北斗 » 第3章 郡主的愁

第3章 郡主的愁

    想着,景淑淑禁不住又长长叹了一口气,又不敢再想下去了。

    过了一会儿,她忍不住喃喃道:“看这春天,这天气,多好啊!多祥和啊!多温和啊!……可这世界,却是多么的让人窒息!……”

    跟着,她禁不住又想:“回去?还能回去吗?回得去吗?……”

    “原来那个男女平等的世界,是多么的好啊!”

    “或许,死了,就能回去了。可或许,也只是或许而已。难道为了这个或许,就去死?结束自己的生命?”

    景淑淑自认没有这样的勇气去赌;而且,万一死了,又没有回去,那不就白死了!

    再说,在原来那个世界的那个身体,已经被搅碎了。

    回去了,灵魂重新附人?

    “不,不……唉!……唉!……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忽然,一对玉色的蝴蝶,大如团扇,飞来了庭院。

    景淑淑见了,便忽然想起原来那个世界,曹雪芹的章回小说《红楼梦》来……

    里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想到了这,不由的立刻来了兴头,也要学学薛宝钗,去扑蝶玩一玩。

    景淑淑拿起把扇子,起身,出去,可走到门口,正要踏出去,忽然,兴头又没有了。

    人便颓然的依在门框上,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又回去,坐下,不自禁的又叹了口气。

    “薛宝钗、林黛玉,红楼十二钗里的两个,她俩……还有另外那十钗,那个结局好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悲剧啊,都是悲剧结局!如今,我……我在这里的结局?最终,多半,也会是悲剧!悲剧结局!现在薛太后掌权,父王处境十分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杀,或被削爵罢官。宣王尚若缺,不就是被削了爵,罢了官了吗。我家自来与他家交好,父王也一心拥护皇室,反对薛太后干政,这自然更加为薛太后所不容……”

    想到这里,景淑淑又忍不住浑身一颤,一股寒意自心底生起,而后,迅速走遍全身。

    景淑淑只得又使劲的不停的摇头,不要再想了,不要再想了……

    极力控制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只呆呆的坐着发呆。

    可这是很难办到的,越要控制自己,什么都不要去想,头脑反而越要去想。

    无奈之下,景淑淑只得转移,去想些别的……

    “薛宝钗扑蝶,来到滴翠亭,听到亭子里,红玉和坠儿的话,怕红玉人急造反,狗急跳墙;若红玉生起事来,自己也没趣,便要使个金蝉脱壳之计,嫁祸给林黛玉……这么一个心里藏奸的人,又有什么好学的呢?学她干嘛!”

    顿了半晌,景淑淑不禁又想:“可在这古代,该死的、无人道的古代,要想好好的活下去,还真的必须学她,活成她……在原来那个世界,我自然是活成林黛玉的……”

    想到这里,景淑淑又不自禁的叹了口气,跟着,便想起了林黛玉作的那首《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跟着,不禁又想到《牡丹亭》里,杜丽娘游园的词句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景淑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又哗哗的,掉了下来……

    景淑淑在原来那个世界,是个理科生,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

    毕业后,进了一家会计事务所。

    事业心很强的她,一心,便扑在了事业上。

    事业很顺利,三十岁时,便自己买了房,买了车。

    在事业上,她向来很自信,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有掌控感,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

    她很喜欢这种掌握感;但在感情上,却从来没有这种掌控感。

    谈了两次恋爱后,便开始有点害怕恋爱了。

    她对恋爱,除了肉体上的需求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

    可谈的两个男友,都没有。

    事业有成了,房车都有了;她反而,感到越加的孤独、寂寞和空虚了。

    也更加的希望,能找到一个精神上能产生共鸣的伴侣,能聊到一个频道上的人;对肉体上的需求,愈加的没有那么强了。

    在她的体验里,只有精神上的需求和满足,才是最长久的满足和快乐;肉体上的,不过是一时的。

    既然,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便只能到书上去找寻,寄托于书籍,用书籍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寂寞和孤独。

    以前,她只看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不喜欢文学。

    为了寻找精神粮食,看了几本文学名著后,便喜欢上了——

    尤其是对《红楼梦》和《牡丹亭》,还涉猎了《金瓶梅》……

    对于一个已谈过两次恋爱,已三十岁的人,看《金瓶梅》,自然已没有什么了。

    而且,看《金瓶梅》和看《红楼梦》,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红楼梦》写的是贵族,写得很高雅,很诗意化。

    《金瓶梅》写的是市井,自没有那么高雅了,还有许多露骨的描写。

    可两者对照读,也不失为两道互补的精神粮食美餐。

    一个描写的是古代贵族生活文化,一个描写的是古代市井生活文化。

    刚开始,她还是很同情潘金莲的。

    潘金莲对自己的命运,一直不能自主;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卖,而且,还卖两次;又被张大户,嫁给武大郎……

    她喜欢武松,站在女人角度上来看,自是无可厚非。

    不过,那样勾搭武松,在伦理上,就是现在,也是不妥的,是很不要脸的事。

    离了婚,再去追小叔子,就没有什么了。

    当然,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毒死武大郎了。

    杀人凶手,就再也不值得同情了。

    而后,没几个月,一次旅游散心,便莫名其妙的,被穿越来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