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飞燕伏龙传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上封古寺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上封古寺

    冲虚怕林绿衣伤心不敢再提自己所担心的林龙佛夫妇嫌弃自己出身的事了。

    这时听了林绿衣的话后正色道:“我冲虚对着南岳衡山发誓,我对林绿衣要永远永远的好,到老到死也不会改变!要是我冲虚不遵守誓言的话,便叫我冲虚五雷轰顶,不得好……”

    那句‘不得好死’还未说完,林绿衣早已急的再次伸手捂住冲虚的嘴巴,道:“你干嘛要发这么重的誓呀!只要……只要你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要永远对我好就行了!”

    冲虚任由林绿衣的手捂着嘴,嘟囔着发出呜呜的声音说道:“这是我发自内心的!”

    林绿衣听了冲虚那呜呜的声音忍不住呵呵娇笑,松开捂着冲虚嘴巴的手,笑道:“你不许我说那个字,我也不许你说那个字,咱们俩都要记住了,以后咱们都不许再说那个字!”

    冲虚点点头道:“行,我听你的,以后咱们俩谁都不准再说那个字!”

    林绿衣笑道:“那咱们再拉个勾!”说着话伸出手指来。

    冲虚见了笑道:“那就拉个勾吧!”说着话也伸出手指和林绿衣的手指勾在一块,和林绿衣齐声说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要是变了就是小狗!”说完二人忍不住皆是哈哈大笑起来。

    林绿衣看看天色对冲虚俏皮的笑道:“冲虚哥,休息的差不多了吧?”

    冲虚道:“行了!歇够了!”

    林绿衣道:“那咱们赶路吧!”

    冲虚道:“好,咱们走!”说完二人相视一下,嘻嘻哈哈的笑着朝山顶爬去。

    二人一路有说有笑的倒也不再觉得累乏,等到太阳偏西之际,二人已经登到衡山祝融峰顶了。

    只见那祝融峰峰头花岗岩裸露地表,黑石嶙峋,峰背巨崖,壁立千仞,望月台旁侧,奇石堆叠,耸出十余丈,成为峰顶最高点,远远的早已看见上封寺了。

    此刻夕阳余晖照在祝融峰上别有一番景致,秋风吹来,凉意袭人,林绿衣道:“好美的景致啊!”

    冲虚道:“绿衣,你看那边!看那块岩石像什么?”

    林绿衣循声顺指望去,只见远处一块大岩石,岩上有巨石翘首,宛如一只巨龟,林绿衣拍手笑道:“好像一只大乌龟!”说完呵呵大笑。

    冲虚笑道:“那是不语岩,不过那大岩石还真像一只大乌龟!”说着话又和林绿衣奋力爬上不语岩,对林绿衣道:“这里被称为‘金龟朝圣’。看见没有岩下不远的绝壁上有两石凌空,与悬岩相接,看上去摇摇欲坠,被称为会仙桥,每当月明之夜,这里隐约可以听到丝竹之音,传说是神仙们在桥上饮酒奏乐。”

    林绿衣俏皮的笑问道:“那你听见过没有?”

    冲虚一愣随即明白林绿衣是在打趣自己,不禁笑道:“那倒是无缘得闻仙人之乐!”说完二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二人正开怀大笑之间,忽见从远处上封寺山门口急步奔来一个身着黄色僧衣的小和尚,远远望去,但见那个小和尚十四五岁,长得眉清目秀,二人正诧异间,那两个小和尚已经来到面前。

    冲虚心中不禁暗自赞叹道:“都说上封寺和少林寺乃是同宗,武学和少林寺不相上下,今日得见这小小年纪的僧人便行走如飞,可见上封寺的武学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时就见那个小和尚对着林绿衣和冲虚便是施了一礼道:“敢问这位女施主可是姓贵林?从括苍山而来?”

    林绿衣闻言一愣,不知那小和尚缘何知道自己的姓氏,便好奇地问道:“不错,小女子正是姓林,也正是从括苍山而来!”

    那小和闻言双手合十笑道:“阿弥陀佛!”

    林绿衣好奇地问道:“但不知小师傅怎么知道我的姓氏?”

    那小和尚道:“实不相瞒,我们寺中主持悟性大师说今日可能有位从括苍山远道而来的林姓贵客到访,小僧等候多时了!只因我家主持悟性大师正在寺中处理一些寺物,不能亲自前来迎候贵客,便叫小僧在山门前等候。适才小僧在山门前见到二位,心想定是贵客到了,于是迎上前来,询问一下,果然如我家主持悟性大师所言,贵客到了,小僧有失远迎,还望贵客见谅!”

    冲虚和林绿衣见那小和尚说话彬彬有礼,谦逊有加,心中暗赞上封寺的礼规,林绿衣连忙还礼道:“小师傅太客气了,我们前来造访上封寺,拜访悟性大师,劳得小师傅前来迎候,实在是不敢当!”

    那小和尚双手合十道:“贵客不必客气,悟性大师有吩咐迎候到了贵客,让我带领贵客先到禅房歇息,等到主持悟性大师处理完寺物之后就来会见贵客!”

    林绿衣道:“那好吧,一切听从小师傅安排!”

    那小和尚点点头,道:“二位随小僧来吧!”说着话转身带领着冲林二人朝上封寺而去。那小和尚领着冲虚和林绿衣来到上封寺山门前,只见那上封寺被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庄严肃穆,古迹荟萃、佛音袅绕。

    林绿衣忍不住赞道:“好一座上封寺!”

    那小和尚领着二人进入山门,见正中央供奉着一尊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盘腿而坐笑眯眯的弥勒佛,两壁则供奉着掌管人间风调雨顺的四大金刚,塑的威武刚猛。

    冲林二人对着大肚弥勒佛拜了几拜,林绿衣瞧这四大金刚有点害怕,不敢多瞧,自然是不敢再去拜,冲虚一人对着那四位尊神各自拜了几拜。

    那小和尚边走边说道:“上封寺右上为观日台,左上为祝融峰,峰上的祝融殿后是不语岩,岩上有巨石翘首,宛如一只巨龟在奋力向上爬行,被称为‘金龟朝圣’,就是刚才二位游玩的地方!”

    冲虚和林绿衣听了想起刚才的对话,不由得相视一笑。

    那小和尚接着说道:“上封寺建于自隋大业年间,距今已有七八百多年历史了。上封寺在东汉时期本为道教的宫观,称为‘光天道观’,隋朝初年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南巡至此,下旨改观为寺,赐名‘上封寺’。”

    冲虚听了暗自点头赞道:“上封寺果然名不虚传,这么一个小小的知客僧对本寺的历史渊源也都如此的了如指掌,真是令人佩服!”想到这里忽的又想起自己天师教的师兄弟又有几个能如这个小知客僧这般对自己的道观了如指掌的呢,想到这里不禁感到汗颜。

    那小和尚看看冲虚问道:“这位道长,你可是来自天柱峰天师教的?”

    冲虚闻言一愣,道:“小师傅你可真是好眼力,不错我正是天师教的!但不知……不知小师傅缘何以知道?”

    林绿衣听了那小和尚一语道破冲虚的来历,也是感到更加的惊奇,刚才那小和尚说是悟性大师知道他们要来,让他前来迎接,本就是十分的惊奇了,这会儿又见那小和尚道出冲虚的来历,不禁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心中暗道:“难道这上封寺的悟性大师和这小和尚都会奇门法术,能算卦知前后不成?”

    正在诧异间就听那小和尚笑道:“二位不必惊异,小僧是从这位道长的道袍得知他是天柱峰天师教的人!”

    冲虚闻言更是不解,那小和尚接着解释道:“实不相瞒,您们天师教的掌门刘天师经常到我们上封寺来会见我们主持悟性大师,刘道长来时会带着几个年龄和您差不多的小道长一同前来,时间长了,小僧也就记得他们穿的道袍了,而道长您穿的的道袍和他们穿的道袍一般无二,因此小僧斗胆猜测道长是和天柱峰天师教有渊源!”

    冲虚听了道:“原来如此,小师傅果然有心计!真不愧是上封寺修行的!”

    那小和尚笑道:“道长你过奖了!”

    林绿衣心中暗道:“哎——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这小小年纪的僧人会什么法术呢!”想到哪小和尚原来不是会什么法术而是通过道袍得知冲虚是出自天师教的,不免有些扫兴,但心中仍是不解缘何那悟性大师会知道自己会来上封寺的。

    三人过了山门,眼前便是大雄宝殿,只见那大雄宝殿单檐歇山顶,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黄色琉璃瓦盖顶。檐下柱头上挂一朱红大大匾,上刻‘大雄宝殿’四个金色大字,殿前香炉中焚燃着百株高香,香烟缭绕,殿内僧人高诵佛号,还不时响起激昂的钟钹之声。

    林龙佛曾经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林绿衣自幼常听父亲谈论佛法,因此知道大雄宝殿是佛寺中供奉佛祖的大殿。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故此佛家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那小和尚道:“现在僧众正在习课。”说着话那小和尚像冲虚和林绿衣介绍道:“此乃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所以叫做大雄宝殿!”

    正说着话忽听得钟钹之音和众僧诵佛之声忽止,随即就见几十位老老少少的僧人鱼贯而出。

    那些个僧人行走有序,眼不斜视,转眼间边去的远了。

    冲虚见了不禁又是一阵暗赞。那小和尚道:“二位,请进殿内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