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飞燕伏龙传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景隆兵败

第三百八十六章 景隆兵败

    燕王听了顿时大喜过望,笑道:“太好了,时机到了!”随即问马不平道:“马少主,这战马训练的可能上杀场?”

    马不平道:“王爷放心,这些战马本来就精良无比,如今一经训练皆都可以上战场了!”

    燕王听了点点头,道:“那好,来啊传令下去,让所有将士官兵都到校场听命!”

    姚广孝听了知道燕王这要下令开战了,连忙吩咐众人赶紧去通知所有将士,自己则与朱高炽、朱高煦以及马不平陪着燕王赶往校场。

    不多时,燕京城所有将士官兵皆都整装赶至校场,号鼓齐鸣,威风凛凛。

    燕王朱棣和军师姚广孝发下命令,调配好将士,留下朱高炽、朱高煦二位王子以及姚广孝、铁罗刹和佟大千等人带领几千兵将留守燕京城,朱棣自己则决定今夜子时亲自带领所有将士以及柳眉残等华山派一众道士、李三通、赵百里、高有德、霍未山、柳长眠等一众江湖中人出城偷袭朝廷大军。

    马不平知道自己的老岳父李春成还在朝廷大军之中,担心两军一旦开战,会伤及李春成,便请求燕王让将士们留意,最好不要伤及李春成。

    燕王听了心中很是犯难,因为他知道一旦开战,将士们只有奋勇杀敌,方才可以战胜敌人,哪里还顾得上去分辨谁能杀谁不能杀?再说了那么多的将士谁都不认识李春成,如何留意?但为了安抚马不平,只好点头答应,并对将士们讲明留意李景隆大军里的一个郎中大夫叫做李春成的,见了不要杀。

    马不平听了虽然也知道事情难办,但也只能这样,心中才略感欣慰,这时佟大千体谅马不平的心情,想到别的将士们根本就不认识李春成,如何留意,自己弟兄几个却认识李春成,虽然自己瞧不见,但却熟悉他的声音,不如一同前去出战,到时候遇上了李春成,也好保全他的性命,如此也算告慰一下少主夫人李诗萍的在天之灵,想罢便上前对燕王表明心意,说自己弟兄几个也愿随军出战,燕王应允。

    李景隆大军果真已经粮草不济好几天了,全军将士连肚子都吃不饱,纷纷怨恨叫骂,骚乱不已,李景隆一面安抚大军,一边接连派人前往京城催促粮饷,但此刻朝廷已经没有粮草可以调用,催的建文帝已经朝中几位大臣焦头烂额,四处想办法筹集粮饷,可朝廷大军人数太多,需要的粮饷也不是一个小数字,那么多的粮饷要想筹集也绝非一夕一日就可以办到的,何况自从李景隆帅军开赴燕京一来,朝廷已经征收多次粮草了,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已经无力承担。

    不一道长见道军营已现骚乱之像,而朝廷粮饷供给又迟迟不到,心中更加担忧,生怕此时燕王在此带兵来袭,大军恐怕难逃溃败之果,情急之下,又联合几个将军,前往李景隆军帐,劝说李景隆赶紧撤兵班师回朝。

    李景隆虽然心中烦恼,但仍不肯就这么回去,心想若是这般灰溜溜的回去,难免不被别人耻笑,咬咬牙说什么也不肯听从不一道长的劝说。

    不一道长见李景隆一意孤行,再加上眼前的情况,心中明白败局已定,无奈之下,连忙派冲虚林绿衣夫妇二人赶紧赶往济南城,通知铁铉盛庸米锦,让他们做好应对准备,一旦大军溃败,李景隆帅军南逃,燕王定会乘胜追击,途经济南时,好让他们有个事先准备,冲虚林绿衣夫妇二人见事态紧迫,不敢耽搁,立刻启程赶往济南府。

    当夜子时一到,燕京城门大开,朱棣骑着飞龙踏燕引领三军将士杀出城去,浩浩荡荡,但队伍整齐有序,毫无杂乱景象,也无一人说话,除了马蹄脚步之声,再无其它声音。片刻之间大军已经开到李景隆军营处,此刻朝廷大军连续多日不交战,士兵都一松懈,加上粮饷不及,将士们怨声载道,哪里还有心思关心战事,除了巡逻站岗的全部都早已睡下,那些巡逻站岗的也都躲到一旁偷懒打盹去了。

    朱棣发令燃起火把,三军将士呐喊声大起,如雷震耳,惊天动地,霎时惊起朝廷大军,惊恐间发觉燕王大军来袭,连忙纷纷起身来穿衣披甲,混乱嘈杂,你推我搡,叫嚷呼喊,乱做一团。

    李景隆闻讯急忙起身,招呼将士们赶紧迎敌,但怎奈燕王大军早已杀将开来,凶狠残暴,见朝廷兵将举刀就砍,吓得那些还没来得及穿上衣服的将士纷纷抱头鼠窜,大喊大叫,那些被砍伤倒地还没死去的,惨叫连连,哀嚎不已。

    燕兵准备充足,而朝廷大军没有防备,霎时间就没杀的血流成河,死尸遍地,李景隆匆忙穿好衣服,带人出帐,召集人马赶紧御敌。此刻整个朝廷大军军营已经乱做一团,将士们四下里逃窜,李景隆看了心中万分着急,这时不一道长、杨一镖等人急匆匆赶过来,帮着李景隆召集人马。

    李景隆此刻已经慌了,不知该如何才好,见了不一道长,好似见了救命稻草一般,也顾不得自己是大元帅了,近乎哀求的问道:“道长,那燕王果然……果然狡诈……他挂出免战牌……没想到他会突然袭击……道长……你看……现在咱们该如何是好?”

    不一道长见到眼前的此情此景,心中真是又恨又气,本欲责怪李景隆几句,可见到此时事情急迫,也就不再说别的,只道:“赶紧召集人马,能打就打,不能打赶紧撤退,好歹咱们先保存人马再说!”

    李景隆此刻已被眼前的景象吓傻了,再也端不起大元帅的架子,也没了胜势凌人的气势,脸色惨白,冷汗淋漓,听了不一道长的话后,连连点头道:“是、是、是、道长言之有理!”说罢连忙在次召集兵马。好歹召集的差不多了,此刻燕王大军越杀越勇,越杀越凶,杀的朝廷大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连连后退。

    不一道长见了心中顿时感到悲哀,感叹大势已去,可也没有丝毫办法。只好招呼李景隆赶紧帅军撤退。李景隆此刻毫无主意,全凭不一道长已经几位将军做主,带领大军溃退,燕王大军乘胜追击,追出一百多里地方才罢休,得胜返回燕京城。

    李景隆大军成惊弓之鸟,丢盔弃甲,狼狈不堪,虽然跑到疲惫,但为求活命不敢丝毫停留,依旧往南逃跑,消息传到京城,建文帝大为震惊,满朝文武也都惊骇不已。

    佟大千等兄弟五人于乱军之中寻到李春成,把他带回燕京城,此时李春成已经有些精神恍惚,但他尚且认得马不平,见到马不平时,不禁想起爱女李诗萍来,忍不住哀声大哭,惹得马不平也悲声不已。

    马不平好生善待李春成,并带他到了李诗萍墓前看了看,李春成回来后伤心过度,不几日竟然病重,马不平好生伺候,但李春成是悲伤攻心,药石不医,过了一个多月竟自逝去,马不平大悲,佟大千等人也都伤心欲碎,大哭一场,燕王派人帮着把一代名医安葬在李诗萍墓旁不远处。

    自马不平身体恢复后,为报答燕王礼待之恩,更为了早日攻破京城找建文帝报自己的血海深仇,他更加尽心尽力的帮助燕王训练战马,燕王得马不平相助,犹如虎添翼,军事力量更加强大,和朝廷大军交战,势如破竹,节节胜利。

    朝廷大军由于李景隆带兵无术,加之朝廷供给不足,战马被柯东华训练的一塌糊涂,根本抵抗不住燕王的大军,节节败退,至建文元年腊月,李景隆帅兵撤回德州,准备等来年开春再北上进攻燕京。

    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帅军攻打山西大同。李景隆率军援救,兵出紫荆关,等赶到大同时,燕军早已回师,无功而返。

    齐泰等一些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弹劾李景隆,说他带兵无方,而建文帝认为李景隆用兵不顺,是因权柄太轻,便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到了四月,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上,与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会兵真定,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结果再次被燕军击败,只得抛弃全部辎重,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

    铁铉身为山东布政使,职责镇守济南城,见到李景隆步步败退,来到济南,知道济南是最后一道屏障,遂和不一道长、盛庸、米锦、冲虚商议誓死守卫济南城。

    燕王朱棣帅兵攻至济南城,李景隆为报燕京兵败之仇,不听铁铉等人苦劝,命令铁铉外出为大军筹集粮饷,而他则带兵出城与燕军交战,一番恶战后,李景隆再次兵败,燕王朱棣则乘胜攻打济南城。

    济南城里盛庸留为都指挥,和不一道长、冲虚林绿衣等人一起誓死守卫济南城,朱棣帅兵几次围攻都没攻克,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筹集粮饷的铁铉闻讯,知道济南城危机,急忙赶回来,帮着一起死守济南城。

    燕王见连攻几次都不能攻克济南城,心中着急,召集众人大帐议事,问众人可有什么好计策可以尽快攻克济南城。

    军师姚广孝道:“王爷,之所以济南城久攻不可,属下以为非是他因,就因为济南守将乃是铁铉!此人性情刚决,有勇有谋,非李景隆所能比也!”

    燕王朱棣听了道:“嗯!这个铁铉本王也知道他,此人处事果断,谋略过人,早年就深得太祖器重,当年太祖还曾赐‘鼎石’二字于他,确实是个难对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