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飞燕伏龙传 » 第四百零一章 怒杀逆子

第四百零一章 怒杀逆子

    徐州坚守不出,朱棣遂不再理会,继续南下。三月,燕军进逼安徽宿州,盛庸见到燕军一路南下,与不一道长、冲虚等人带兵来追,不料在淝河中了朱棣所设的伏兵,只得退回宿州。

    朱棣遣将断徐州饷道,铁铉等率兵围攻,互有胜负。燕军进达睢水之小河,搭浮桥。次日,铁铉领军夺桥,双方隔河僵持。数日后,朝廷大军粮尽,朱棣决定偷袭。半夜,渡河绕至朝廷大军后面,但徐辉祖援兵正好赶到,双方战于齐眉山,朝廷大军大胜,斩杀燕将多名。

    朝廷大军再次获得胜利,再加上暑热,燕军陷入窘境。燕军众将请求北返,择地休整。

    朱棣不同意,对众兵将道:“想要渡河者的站到左边,不愿渡河的站到右边。”话一说完,大部份人站到左侧,朱棣见了勃然大怒怒。

    这时姚广孝强力支持朱棣,对一众兵将道:“这点儿苦算什么?昔日汉高祖十战九不胜,终得天下,此时王爷失败几次,也并无大碍,只要将士们齐心协力坚持下去,那王爷自当能与汉高祖一样,打下天下!到那时你们都是有功之人,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众燕军听了心神大震,齐齐高呼,坚定了燕军坚持的决心。

    燕军与朝廷大军接连几次大战,多以胜利为主,于建文四年六月燕军于瓜洲渡江,击败退守此地的盛庸。随即燕军至镇江,守将率城投降。燕军驻扎于龙潭此地距京师金陵东约六十多里,朝廷闻讯大震。

    朱允炆徘徊殿间,召方孝孺等群臣问计商议。有不少人提议逃往内地以图兴复。

    方孝孺听了道:“城中尚有二十万兵,应坚守待援,即使真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的。”

    建文帝听了心惊胆战,道:“这……这……难道真的要朕以身殉国?”说着神色慌张的望向牛思松。

    牛思松此时也无计可施,只是好言好语的劝慰道:“皇上不要惊慌,各位大人会有退兵之策的!”

    方孝儒听了叹口气道:“眼下陛下可以再派大臣、在京诸王前往燕军军营,和燕王谈判以拖延时间。”

    建文帝听了连忙点点头道:“好!好!好!就依方卿家之意速速派人前往燕王军营和谈!”遂又和众臣商议,派李景隆、茹瑺等去燕王军营见朱棣,再次谈判。

    朱棣见到李景隆等人表示割地无名,只要奸臣。建文帝见李景隆谈判无果,又派谷王朱橞、安王朱楹等第三次前往谈判,依旧无果。

    朱允炆无奈只得派在京诸王和武臣们守卫各门。不一道长、铁铉盛庸等人在济南闻讯大惊,欲带兵前往京城救援。

    不一道长暗自思量一番道:“铁大人和盛将军你们二人还是在此留守吧!万一京城失守,我们可带皇上暂时来济南,若是你们一同前往,万一济南再失守了,那真的一点退路也没有了!”

    铁铉盛庸听了想想也是,只好同意,不一道长连夜与米锦、冲虚林绿衣夫妇、杨一镖、牛启望等一众带领一批人马赶往京城救援,到了京城见过建文帝后,留米锦、林绿衣于宫中,自己则与冲虚、杨一镖、牛启望等一众江湖人士,带人出宫帮着守卫京城。

    左都督徐增寿里应外合勾结燕王事发,被满朝文武官员围殴。次日,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

    燕王帅军攻至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是谷王朱橞和李景隆。不一道长等人知道他们二人不能守住金川门,连忙带兵赶到帮着守卫,但谷王朱橞和李景隆见到燕王大军早已吓破了胆,哪里还敢抵抗,不顾不一道长的极力反对,竟然帅兵开门迎降。

    不一道长大怒,帅兵出城和燕军交战。无奈燕王兵广,自己势单力薄,杨一镖等一些江湖人士战死,冲虚见无法抵抗燕军,只好护着师父与牛启望一同退回宫中。

    燕王知道朝廷大势已去,也不追赶,任由他们逃走,自己则催马进入金川门。

    不一道长仓惶进宫见驾,冲虚、牛启望殿外等候,建文帝得知金川门失守,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投降,吓得一屁股坐在龙椅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牛思松见了心中惊恐万分,暗道一声不好,想趁着燕王尚未打进金銮殿之际悄悄溜走,趁建文帝发呆,一众文武惊慌失措之际连忙悄悄退至殿门外,刚要转身逃走,忽的撇眼见到殿外等候的父亲大刀牛启望。

    牛启望已经伤痕累累,满身是血,双眼布满血丝,一脸愁容,见到儿子不禁一愣。

    牛思松道:“爹!你怎么在这里?”

    牛启望叹口气道:“松儿,金川门失守了,李景隆他们投降了,燕王大军马上就要到这里来了!”

    牛思松听了心中惊慌不已,连忙说道:“那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赶紧随我逃走吧!”

    冲虚听了一愣,看看牛思松,道:“牛思松,你怎么这么说话?”

    牛思松瞧了一眼冲虚,恨恨的道:“呸!我们爷儿俩说话,关你什么事?滚到一边去,你愿意在这里等死,老子可不愿意!”说着心中着急,奔过来,拉着牛启望的手急声道:“爹,快随我走,再晚可就连不及了!”

    牛启望一把甩开牛思松的手冷声说道:“松儿,我来问你,你表妹夫妇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思松听了一愣,连忙说道:“爹,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说这事?赶紧走吧,保命要紧!”

    牛启望瞪着牛思松道:“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牛思松道:“这……哎呀……爹,你……我说你这都什么时候了,说话间燕王大军马上就到了,赶紧随我逃命,过后我再和你说明!”

    牛启望一把拉住牛思松的胳膊,冷冷的说道:“逃走?我们牛家还没出一个贪生怕死之徒,哼!皇上还在宫里,你爹不能走!”说着咬着牙继续问道:“松儿,我问你,你表妹夫妇的事是否真的和你有关?”

    牛思松一惊,连忙说道:“这是谁说的,我……我怎么能那样做?马不平他……他意欲刺杀皇上,那是他咎由自取,和我……和我有什么关系?爹你不要听别人胡说!”说话间心中有愧,不禁脸色剧变。

    牛启望盯着牛思松,道:“军中人人都在传言,自打你进宫后,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使得皇上对你言听计从,不一道长也和我提及过,本来爹还不信你会做出这等混账事来,哎!可我瞧你这样子,定和你有关!”说完气恼攻心,使得双眼冒火一般。

    牛思松从来没见过父亲这般样子,不禁心中惊惧万分,道:“这……这……爹你难道不信我?”

    牛启望道:“并非是爹不信你,而是你实在让爹太失望了!哎!我牛家虽然世代都是江湖中人,但代代都是忠义之人,没想到到了我牛启望这一辈,却生出你这么一个不肖子孙来!”

    牛思松听了心中万分恐慌,连连挣扎,想挣脱牛启望抓着他的手,可无论怎么挣扎,始终无法挣脱。

    牛启望死死的抓着他,继续道:“你心胸狭隘,使用卑鄙手段,害了诗萍两口子,使得朝廷大军惨败如此,还有害得你姑父伤心致死,这一切一切都是因你而起!”

    牛思松听了惊慌失措,连连争辩道:“不、不、不……这……这事和我没关系……”

    牛启望道:“没关系?哼!要不是你设计害了诗萍夫妇俩,马不平也就不会逃离朝廷而投靠燕王,他就会继续帮着朝廷训练战马,那朝廷也不至于到今天一败涂地的地步,若不是你设计害死诗萍,你姑父又怎么死掉?哼!你……你真是一个猪狗不如的畜生!”

    牛思松听了又愧又怕,道:“我……我……爹……不管怎样……我到底是你的儿子,你……你……爹……我求求你了……咱们先逃命……别的事……以后再说……”

    牛启望听了仰天长叹一声,双眼流泪,道:“以后?哼!没有以后了!”说着忽的松手推开牛思松,紧接着右手中的关公大刀抬起,照牛思松胸间刺去。

    牛思松没有提防牛启望会对他下手,猛的被牛启望一推,身子一打晃,惊慌间连忙脚下发力,刚刚站稳,胡觉胸前一阵疾风袭道,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噗的一声,关公大刀已经当胸穿透,顿时一阵剧痛袭来,这时他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吃力的抬手指着牛思松道:“你……你……爹……没想到……你……你……”说着头一歪,已经气绝身亡。

    牛启望泪眼朦胧,心中如刀割一般疼痛,痛苦的望着牛思松,道:“松儿……这都是你自己咎由自取……”

    冲虚瞧得目瞪口呆,这事变化的太突然,万没想到牛启望会突然挥刀杀子,呆愣间见牛启望失声痛哭,连忙上前安慰道:“牛老英雄,你何必如此?”

    牛启望望着已经死去的牛思松,痛哭道:“不是我牛启望绝情,而是他罪孽太过深重,唯有一死才能谢罪天下!”说着老泪纵横,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