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那些此去经年的梦 » 第三章 孤寂

第三章 孤寂

    “孤寂”这词对于我再熟悉不过,曾经的我有多么厌世、多么恐惧变故,在高三毕业的那一天,全部化作尘埃,只留淡然一笑,笑着唱着《北京东路的日子》,看着那群捣蛋的孩子偶尔纯真的一面,被她们拉去合影,听一些文文静静的孩子相顾一笑后静坐长谈。清风中,她们凝望垂柳,感慨良多,而我在那一刻的心,反而很平静。

    那年,在北京一处再寻常不过的大学,几个学生临近毕业,面对各奔东西的前方,不禁蓦然回首,抱着满满怀念,怀着无限留恋与不舍,唱出了那首如今火遍中国的歌,也唱出了当时面对离别一言难尽的心,虽说未提半句感伤……

    如今大学临近毕业,面对那首歌,感受比高中时深刻百倍,当我们面对星空静坐笑着调侃起那些回不去的时光里各种回忆时,深感自己像个历经岁月蹉跎的老人。

    我相信再五年,闯荡天涯奔波疲惫的我们磨去了自以为成熟持重的轻狂与嫉世愤俗的锐气,终于甘愿永远停留一处还有一丝温暖的港湾时,还会感叹,感慨当年大学刚毕业还未踏上真正奋战征程的我们是多么年轻,那时感慨光阴易逝,如今真的韶华不再,想回去都已无路。

    花易凋零,却可重开,而射线般的人生里,只能人之常情地矫情文艺几句小忧伤,然后清空负面情绪,留一些空间,且行且珍惜,毕竟前方注定道阻且长……

    初到大学那年,我的心态远不如现在,那时的我很反感一些人为小事吵来吵去,有时我在某一环境中,看着周遭的噪杂、混乱,以及彼此互损的一些不堪入目的话,在强忍之后,发现不能控制听力,不能与那些隔绝,不能真像佛家那样入定,而自己又不能改变位置时,便恨不得站起来一脸杀气道:“能不能给我闭嘴!能不能安静会儿!吵死了,这等小事也值得计较?呵呵……”值得我庆幸的是,我们宿舍跟这种环境并不沾边。

    有时,我很喜欢“孤寂”这俩字,有时,我很反感长久与这俩字亲密,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与这俩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她的到来,让我渐渐淡化了对这个问题的纠结,反而把有关这俩字的注意力转移到来她身上。

    她叫童杉,名字听上去很温馨,最初我以为是桐杉,于是纳闷起她家人是多么喜欢这俩树啊,后来才知是童话的童。

    杉,听起来像个清纯女孩的名字,虽说她看上去很独立,男孩子打扮,但我总感觉她的内心深处,住着一个女孩子样的她。

    总感觉她和我一样,经历过不少不敢回想的阴霾,使得内心在一些时候容易被孤寂占据,在一些时候失去安全感,却依旧一副坚韧打不垮的表象。

    总感觉她和我一样,童年与童话不沾边,而是承受现世的各种寒冷。所以,我们都学会了梅的隐忍,都养成了一副好脾气,好心态,有时候,都有内敛的一面。

    童杉这名字若冬日的暖阳,很明媚很梦幻。

    她的网名同她的真名一样顺口,甚至更简洁,只是一个字:幻。她似乎很喜欢这个字,初中的某段时期,我也很喜欢这个字。

    有时,心被某一事物占据,便装不下道旁的景,只有一个人踏上旅程,静下心来时,才会找到一闪而过的似曾相识的如梦景致。

    我总喜欢提到“梦”,只因过去的我喜欢白日做梦,只因一些梦比现实温馨,大一时虽不像以前那般沉迷、悲观,却依旧充满怀念之感。感觉她也好静,会不会很多时候也爱观景,也会从细节中发现不少浮躁的人永远无法发现的美。

    有时候人不是太闲,而是宁愿徘徊在还在乎自己的人周遭,也不愿自己静静地坐一角落忙自己想忙的事。有时候我就是那样,所以我可以理解,一些人曾被孤寂占据了太多时间和内心的空间,对它战栗,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永远摆脱那孤寂,但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时又渐渐习惯孤寂了,会发现,有时它也是种难得的美好,它能让你在忙于生活疲惫了一天的时候静下心来观景,赏心悦目,发现其中的细节美,陶冶情操。徘徊在热闹与孤寂之间,渐渐去习惯过渡,便会觉得其实日子可以过得很好。

    写着写着不禁会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许多事,有一次我在向她讲那些事的时候她笑了,我也不禁大笑。

    那是开学的第二天,思雨来后不久,我正准备换衣服,就见床下坐着一男子,正在与另一舍友面对面坐着,于是便以为的那舍友的哥哥送来什么东西,顺便坐在那里,便想着等会再换衣服吧。

    后来,我发现他似乎并不急着走,静静坐在我的下铺,一言不发。

    我扶额忧叹:“唉,这哥怎么还不走啊!当时的我真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被子上或一被子砸死他!丫的今天不是我死就是他死!我强忍着没摆出抓狂的姿态,怕影响不好。

    这货也太不要脸了!天快黑了还不走!

    于是,那夜,那哥睡在了我下铺,直到第二天他穿衣服时我才反应过来——女的!!

    她很少说话,可悲的是,好不容易听她说句话,竟没听懂她说啥。哪里人啊?宿舍里还有比我家离学校更远的人么?!等等……这发音,像普通话……

    更可悲的是,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跟她说句话,被她直接无视。相信她不是无缘无故有意不理我。于是当时我心里不是一般纠结,直呐喊:苍天啊大地啊!她到底是听不清还是听不懂?!

    那次,便是我用她插板充电的那次。

    后来经我的一番“调查研究与探讨”,发现她不仅听声音困难、讲话不清,还不太懂方言!

    有舍友说跟她说话不仅要说普通话,声音还要大!

    之后隐隐约约有听几个路人议论过她,说她耳朵有疾,戴着助听器。

    至于她说话不清、不懂自己本地的方言,是因助听器的关系,她用助听器听的最多的就是母亲教她的普通话,对方言不是很熟,也因助听器的关系,她学说的普通话并不清晰,这是一次与她一起的旅途中她告诉我的。

    她看上去不怎么爱说话,可以忍受我所承受不起的孤独,起初我是这么想的,总感觉她那宁静让人心静、心安。

    她应该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吧,虽然表面上是给人一种不易接近的感觉,像一种百年孤寂的沉淀。一些舍友也曾有过以上某些方面的似曾相识之感,并一致看出了她其实是个易害羞的人。

    我也是后来才发现,她不仅腹黑,还**,和我一样挺爱说话的,只不过她似乎和我一样怕生,有时和我一样缺乏安全感。不同的是,她看上去比我坚强、独立得多。其实,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拥有或融入了幸福,便容易患得患失。

    人一直孤独下去不可怕,一直一起走一段长路不可怕,并且很快乐。一个人起初独自走一段路,中途有人陪,突然有一天,那人说不在就不在了,连声招呼都不打,才是最可怕的。我就是这么个怕失去的懦夫,但我一次又一次选择了无悔地拿起,怕失去是因曾还有得到过什么,没有谁会因负面情绪而不愿得到幸福,即便再懦弱。虽然,有的人,相聚的那一刻便忧伤将临的离别……

    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面对一群陌生的人狂欢,灯红酒绿的喧嚣中,人往往会感到落寞,人来人往,谁在乎过你的存在……

    不过有时,习惯就好,但就怕在冷与热之间,毫无过渡地让你来回习惯。但能享受这些无可奈何,才说明你活着,没了这些,逃避这些而走向极端,终会生不如死,或者,心如死灰。

    尘世尘世岂无尘埃,故而浮生难免大起大落,总感觉她就是个早已习惯了一个人旅行的人,只是,我很容易记住那一个个年光里的过客。

    PS:

    由于一开始不太了解有关她戴助听器具体的事,所以发现用QQ聊或写纸条和她聊比跟她说话方便得多,渐渐习惯了这种无聊的事,虽说有时爪机都没了流量,不心疼笔油也心疼流量,但想想网聊瘾如此,就算没流量了,不跟她聊也会找别人,所以就无所谓了,就这样吧,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