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修行从清理万界垃圾场开始 » 第110章 赵敦的心思

第110章 赵敦的心思

    有了决定,黄安打算明日一大早就去师傅家。求助师傅,想办法让师傅能带他去一趟火器司,实地看看。同时,他需要顺便给赵师姐招呼一声,毕竟他这几天都不会去下林寨大院了,要给赵师姐通知一声。和师姐沟通很简单,但让师傅带自己去火器司,黄安心中只有一成的把握。真的不能再多了。但哪怕是求,也要求师傅带自己去看一眼。黄安这是下了狠心。这几天得以和师傅交流,黄安知道,师傅现在可能也有着他自己的打算。毕竟师傅现在好像也不装成之前那般绝望堕落的样子了。在是否去东境蓬州的事情上,师傅也在犹豫不决。他打算求师傅带他去火器司看一眼,至少也让他了解了现在大明火器司内部掌握的火器知识再说。只是,火器司那是随便能进去的地方吗?师傅会答应吗?黄安一直反问着自己,反复斟酌求师傅的说辞。凌晨三点才躺上床的黄安,凌晨五点半就起床了。心中担着事儿,他一夜没有睡觉,加上心急,担忧,眼睛中充满了血丝。不过,以他现在的身体素质,熬个夜绝对没问题。九种锻身法打了两个大循环,神采奕奕的他出了门。不论结果怎么样,他首先要表现得有信心。师傅家里,师姐弟三人在厨房准备早饭。黄安借着和师姐说自己决定的同时,调整情绪。三人吃完早饭后,黄安目送赵师姐离去。他打发小财迷去练武,自己带着师傅的早饭,忐忑着心情,站在了屋门前。这个点儿了,师傅应该起来了吧?他的手刚刚抬起,正要敲门。突然。“进来!”

    是师傅!“是,师傅!”

    呼!黄安深深吸了口气,调整面部表情。对于师傅能发现他站在门外,他丝毫都不吃惊。“嘎吱”一声,将门推开,黄安抬脚踏入屋内。赵敦早就察觉到了屋外站着人,哪怕黄安现在走路没声息,那个隔着一道门,他也能第一时间察觉。黄安将食盒放在桌上,趁机打量师傅。师傅竟然早就起来了,穿上了一身新衣裳。如此看来,早就洗漱过了。最起码他刚刚和两位师姐忙活早饭的时候,没见到师傅出屋洗漱。黄安一时间怔了一下。这是,要出门?他心中一跳,难道师傅做出决定了?压下心中不安忐忑,黄安将早饭摆好,将食盒放到一旁,然后才坐在师傅对面。真正面对师傅,他还是难免犹豫。赵敦瞥了黄安一眼,见黄安眼中血丝,顿了顿,没有直接吃肉饼,反而问道:“面具呢?”

    黄安愣了一下,赶忙道:“还没好。”

    赵敦眉头一皱,脸上失望之色非常明显。他突然起身,当着黄安的面,将身上厚厚的外套脱掉,又脱了两层马褂,两条裤子。然后活动了一下身子,然后才坐下。黄安此刻才察觉到,师傅刚刚的衣着很臃肿。外套穿了两件,马褂穿了两件,就连裤子,都穿了三条。师傅现在才恢复正常的衣着穿搭。师傅要戴上面具,隐瞒身形出门?黄安猜的很准。赵敦正有此打算,只是现在面具还没好,他不能出去,容易被人认出来。坐下后,他直接抓过肉饼子大口吃了起来。“面具多久有能做好?”

    …

    果然要出去,黄安眉头轻皱了一下,脑中急转,道:“五日?”

    赵敦愣了愣,摸了摸下巴,狐疑道:“为何你给你两位师姐做四副面具,只需三天,我就需要五天?”

    黄安心中臊得慌,但脸皮也厚了不少,硬着头皮道:“呃,材料不好搜寻,呃,还有师傅脸比较大,需要重新制作磨具。”

    看着结结巴巴的黄安,赵敦眼中狐疑之色更浓,他怀疑这家伙在故意拖延时间。他在害怕我带着颜儿离开?嘴角一扯,他还是没有拆穿黄安的小把戏。摆手道:“那你快去做吧,我有急用!”

    师傅赶人了,但黄安还有事情要问呢,怎么能离开。他压下被看穿后的尴尬,硬着头皮,一本正经道:“师傅,您可了解幽州的火器?弟子想要详细了解一下。”

    赵敦愣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盯着黄安不说话。看着师傅表情,黄安心中愈发紧张。这是,要拒绝?他本来以为师傅会拒绝,甚至可能呵斥自己,不要参与火器之事。可是,让黄安惊喜的是,师傅主动说了出来。赵敦不是蠢人,他对黄安的心思,尤其是对他女儿的心思,有所猜测。他喝了一大口肉粥,放下瓷碗,盯着黄安的眼睛,足足有三秒钟,然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这火器之事,我正好熟悉。今日给你说说,但一定不能传出去!”

    黄安忙不迭点头,大喜过望。他甚至都没来得及提出,让师傅带他去火器司亲眼看看的请求,师傅就主动说出来了。师傅自己就替他解决了自己劝师傅留在幽州的最大的麻烦!师傅竟然很了解幽州火器的发展状况!黄安兴奋间,难免惊讶,不过,他不多问,他现在只想了解幽州火器真实的发展现状。黄安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好师傅为何会对火器感兴趣。又为何那王判司前些日子,替刺史高大人传话,许诺幽州火器司主之位,而不是其他职位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黄安!或者说,这件事其实和他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初在丰安县,赵敦亲眼见证自己的好弟子黄安拿着一把巴掌大小的奇怪枪支,将铜皮境的郭四郎射杀,震惊万分。他入幽州之后,借着拜见上官的名义,主动去了一趟指挥使骆正大人的府上,得到应允后,去火器司详细了解了一番。毕竟,当初的他可是一心想着在幽州建功立业,重建家族的。他弟子手里的火器,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觉得自己可以入火器司。然后借改良火器,立大功,得到朝廷赏赐,和军中大人物的赏识,从而一飞冲天。只是后来齐王妃的来信,及其信中震撼的内容,才让他明白,自己在幽州建功立业重建家族的难度,高到令他绝望。弟子黄安又说过,那精巧且威力巨大的火器,不能量产。再加上姑姑信中透露出来的,他可以不需要努力,只要借助孔家的力量,就能完成此生抱负。在综合利弊后,他打消了之前在幽州建功立业的念头。他刻意疏远了刺史一系和指挥使一系的官员,哪怕刺史高大人亲自请他去赴宴,他都托病推辞了。他一心靠上了孔家在幽州的官员——武道司主孔忠,想要借助孔家的力量,快速实现自己重建赢家的希望。赵敦一心想着跟随即将轮换回京的孔忠,离开幽州,回到东境蓬州,或者齐王的封地阳州。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梦碎幽州。姑姑离开后的当天,孔家在幽州的大人物,武道司主孔忠,就派人来呵斥他。一大清早,整个幽州城官场都传遍了,他赵敦脚踩三条船,想要在两方势力之间,摇摆不定。不用想,在这种情况下,孔忠一定不会再帮他的。赵敦心灰意冷,也就有了黄安后面了解到的一切。经过这段时间的堕落,赵敦逐渐接受了现实,况且当日姑姑虽然含恨离去,但他们姑侄两,也秘密书信商量了最糟糕情况下的应对手段。他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觉得自己的弟子说得对,只要不死,就要折腾。他现在倾向于走上更难的一条道路,那就是在幽州建功立业。哪怕姑姑在信中已经言明要害了,言明她可能依旧能求得孔家的支持。赵敦虽不知道姑姑有什么依仗,但他现在,其实已经倾向于留在幽州了。靠人不如靠己。他曾靠过的一切势力,都告诉他,“靠不住,别靠了,除了自己,没人靠得住!”

    …

    孔家虽势大,但变数太多,他根本没有任何自***,就是一个傀儡!他就算要重建赢家,也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赢家,而不是傀儡赢家。他赵敦虽然没有能力,没有大的志气,但还是要脸的,他不习惯给人当狗。更何况,那孔家可是天下传名的皇族忠犬,给狗当狗?无法接受!去东境阳州,寄人篱下,只能当姑姑齐王妃的傀儡,按令行事,依旧靠不住。那也不是他想要的。齐王妃嫁出去了,不是赢家人了,这嬴家,他这个男儿来重建!只不过,他无法保证自己一定能成功,所以,他需要做两手准备。他需要面具出去一趟才行。只是,等面具好要五天,赵敦还是等得起的。他将自己知道的有关火器的一切信息,都透露给了黄安。他已经认可了这个才思敏捷,坚毅果决,且财力雄厚的弟子。他这个弟子,能帮得上他的大忙!况且,他就只有这两个女儿,必须要照顾颜儿的情绪。黄安在师傅这里,得到了第一手的详细资料。他之前的谨慎,果然是对的。那李老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明火器发展,不是停留在一分钟只能射击一次的火绳枪阶段。而是介于火绳枪和燧发枪之间的阶段。按照师傅的描述,军中现在火枪的射速,比自己老家历史上的火绳枪,高了两三倍,一分钟能射击两三次。其军中火器,主要是大炮,尤其是各类手榴弹和炸药包,用途最广。按照师傅话中的描述,黄安发现大明火器司中的火药发展程度,要比枪械好两个层次。军中以火炮为主,枪械为辅。黄安一度以为李老伯说大话骗自己,作为一个有相对专业知识的人,他明白这种状况是很难出现的。因为制约枪械发展的,只有两个东西。第一个就是火药。而第二个是钢铁材料的性质。大明武者众多,冷兵器水平相对高,这制造火器的材料——铁合金技术,该不会是他看到的这个样子才是。不过,师傅后续的解释,倒是打消了他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