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单挑三国:开局教化张角 » 第四十五章 山阳坛会

第四十五章 山阳坛会

    六月初五,芒种日。

    白鸵垴,山巅议事大殿。

    恢弘的大殿占地近一亩,傲立在山峰顶部的平台上,宛如静静趴卧的熊虎一般。

    大殿高两丈,廊道及里侧有数百根红色承柱支撑,状貌巍峨,也不知是如何建起。

    在大殿前部夯土广场及周边,皆有身材魁梧、不苟言笑之卫士守卫。

    这些卫士身高普遍在七尺八以上,手中武器大都是混铁长枪及长刀。

    只是,他们的身上却不见甲胄,仅是罩着一件单薄的土黄色衣袍。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凶悍。

    因为单从他们那微微袒露而出的厚实胸肌,以及煞气逼人的眼神,便可看出其不凡。

    此时此刻,半山腰处正不断有人拾阶而上。

    来到广场之后,大部分人的武器都会被卫士强制卸下留存,但也有很少一部分人被允许携带入殿。

    及至辰末二刻、日头正红之际,已有一百余人相继入了殿,将殿内的席位几乎占满。

    只是,大殿最里侧的席位布局却让殿内之人大皱眉头、暗呼奇怪。

    因为在那十二级阶梯之上的高台上,向来都只有三尊席位,而且是一大两小,象征中为主、左右为辅。

    可此时,在高台最左侧微微前凸的位置,却又多出了一张座椅。

    这张座椅的位置虽有些奇特,但大小与两张辅椅一般,这其中所隐含的意思让众人一时间有些心绪难平。

    百余息后,随着几道脚步声传来,殿门处忽然一静。

    其余人感到奇怪,便也看了过去。

    当看清来人之后,不少人皆是呼吸一顿,面露古怪之色。

    经历了前日晚间的那场对峙,几乎所有核心弟子皆已知晓张渊其人。

    对于张渊之样貌及亲随特征,很多人都有所了解。

    众人此时惊异的不是张渊之到来,因为对方是天公令使,自然有资格参与坛会。

    众人惊异的是,这张渊竟然将所有亲随都带了过来,而殿外卫士竟然不曾拦阻……

    要知道,哪怕是马元义、张卫等核心弟子的领头者,也无带人踏入议事大殿之权。

    想到此处,不少人又意味莫名地盯向了最前端单独成一行的两个蒲团。

    在那两个蒲团上,跪坐着的乃是天公两大亲传,即马元义与张卫。

    只是,让人群失望的是,张卫始终不曾回头看上一眼。

    而马元义虽然回头瞄了一眼,但也只是十分平淡的瞄了一眼,并无任何神色变化,更无其他异动。

    殿门处,张渊停脚打量。

    发现殿内已然跪坐了一百四五十号人,这些人有老有少,有高有矮,但却清一色的男子。

    同时,人群也大致隔成了三团。

    最中央的人数最多,足有八十来号人。

    而左右两团,则各只有三十余号人。

    其中,最前方的马元义及张卫便是在正中央的正前方。

    目光前移,在下方三级阶梯之上,有一个蜿蜒的平台。

    平台宽约一丈,上面分列着八个席位。

    若是猜得不错,这应当是风雨二师、五方山主,及圣女张妍等八人的位置。

    而在后方九级阶梯之上,则有四座席位。

    当张渊看到最东侧那稍稍前凸的座椅后,眉头不由得一挑,眼中闪过一抹神光。

    不过也只是扫了一眼便端正了目光,继续观察。

    最中央的那尊席位毫无疑问是张角之位置,左右两座当是张宝、张梁之位。

    而在中央座椅的后方,却还摆着一张硕大的供桌,供桌上有水果、糯米及五牲之头颅。

    此外,供桌的中央部位还有一尊炉鼎,炉鼎旁侧尚有香烛静置。

    供桌之后,尚有一尊高大的神像。

    那神像材质似金又似木,高三丈,五官极为模糊。

    但从抽象的纹理中又能隐约感觉出神像面部似有悲悯之色,端的神异,也不知是何方匠人雕琢而出。

    “张令使,诸位之席位在那里。”

    带路的卫士忽然出声,将张渊的注意力拉了回来。

    张渊扫了眼最东侧的几个蒲团,微微颔首。

    “晓得了。”

    那名卫士微一点头,朝着张渊抱了抱拳,便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走吧。”

    张渊轻声招呼一声,而后便当先朝着最东边那几个看起来有些孤零零的蒲团行去。

    “是!”

    赵毅、杜远等人赶忙跟上。

    过程中,位于东侧的那一团核心弟子中,有一位老者始终以眼角余光注视着张渊及杜远,眼中有嫉恨、恼怒之色不断闪现。

    只是不知为何,他却始终不敢正眼怒视,似是在忌惮什么。

    ……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张妍、白元等人亦是相继到来。

    张渊旁侧,马武低声介绍着其余未曾见过之高层。

    “主公,那位眯着眼一脸笑意的白须老者便是风师。

    昨日晚间,属下去寻了刘辟与龚都,便是您在上山时碰到的其中两人。

    通过攀谈,属下了解到了不少情报。

    比如,风师名为罗立。”

    “那位农夫装束、面上皱纹如沟壑的老者,便是雨师。

    雨师本名雷彬,也不知这副样貌是否便是其真身。”

    “白元白山主旁侧那位一身黄袍、鼻头上有黑色痦子的中年,便是东方山主黄旭。

    黄旭有一子名为黄永,别号黄龙,也是核心弟子。”

    “那位面色光洁、举手投足间颇有些儒雅的中年道人,乃南方山主云辰。

    云辰嫡子早亡,只有一位庶子名云浮,别号浮云,亦是核心弟子。”

    “那位正朝您看来的黑脸老者,乃西方山主左灿。

    左灿之子名为左校,实力不凡。”

    “最后进来的那位颌下有一缕黑毛的中年,便是北方山主吴平。

    吴平膝下并无子嗣,不过早前收养了一位义子。

    那名义子名为吴鹿,别号五鹿,同样是核心弟子。”

    张渊一边听着马武的介绍,一边也在仔细打量着所谓的二师及五方山主。

    只是,这七人的灵神境界及适性,他却都无法看穿,暂时难以摸清根底。

    及至巳时初,殿内忽然吹来一股轻风。

    待得风声散去,那最上方本来空无一人的三个座椅上,却无声无息地出现了三道身影。

    看其模样,却正是张角、张宝、张梁三人。

    如此神奇且诡异的一幕,非但不曾让人惊惧,反而还引来一片狂热的眼神。

    其后,随着马元义一声高呼,所有人俱是朝着张角等三人拜了下去。

    “拜见天公道主!”

    “拜见地公道主!”

    “拜见人公道主!”

    眼见罗立、雷彬、张妍等人亦是拜倒下去,张渊不由嘴角一抽。

    虽然心中很是不愿,但此般情况下,特立独行无异于引火焚身。

    是以,张渊也只能朝赵毅等人使了个眼色,跟着拜倒下去。

    “福生无量,黄天古仙庇佑。

    众弟子请起~”

    张角竖起右手食指与中指,随着下颌微微前倾,同时宣了声道号。

    其后,张角一抖拂尘,温声止礼。

    在张渊的眼中,此时此刻的张角与往常同他相见时大不相同。

    无论是狭长的眼眸,还是古朴的面容,又或者是气势,皆威严十足。

    哪怕是话语声,也自带一股神奇的力量,让人难以生出违逆之心。

    “谢天公!”

    殿内人群直起腰背,齐声称谢。

    张角扫了眼整个大殿,见只有不到十个蒲团空着,不由满意颔首。

    “此次坛会关乎圣道大业,无比重要,是以特选在圣道本部举行。

    本道主通令各方时,言明与会之人当在九成以上,且每地皆需有人前来。

    而今瞧来,仅有不足十人未能赶至,且皆是因要务缠身。

    如此,足见我圣道弟子之忠心,水波可映!”

    “道主之令,乃黄天之命,弟子们自当恪心遵从!”

    马元义铿锵出声,语气激昂。

    其余人亦是不断点头,深以为然。

    张角温和一笑,忽地站起身来。

    这似乎是一个信号,因为张宝、张梁,乃至一众核心弟子,皆是起身。

    “本道主秉承黄天之志,谨奉古仙之命,将不惜一切、解救天下黎庶于水深火热之中!

    太平道者,当以济万民之太平为己任!

    太平坛会首项,供奉黄天古仙!

    众弟子且随本道主一道!”

    张角说着,转过身去,而后走到供桌前。

    也不见他伸手去拿桌上的物什,只是轻描淡写的一挥拂尘,桌上九支红烛竟自发燃起。

    同时,还有三根三尺长的燃香自发竖起、引燃,之后凭空飞到张角的手中。

    张角持着三根长香,肃容朝那神像拜了三拜,之后才无比郑重地插入了香炉。

    做完这些,张角后退两步,却是直接朝那神像跪倒下去。

    “愿黄天垂悯!古仙庇佑!”

    众人见此,亦是毫不犹豫的跟着跪拜下去。

    同时,紧随张角高呼出声。

    “愿黄天垂悯!古仙庇佑!”

    如此三番跪拜之后,才算礼毕。

    过程之中,张渊虽满心的无奈,却也只能效仿而行。

    而在张渊侧后方,阎象则是满眼的奇怪。

    那张角之手段让他匪夷所思,可为何张渊却好似有些不以为然?

    而且,看张渊的模样,好像对跪拜古仙有些排斥?

    哪怕他对太平道并不待见,但对于跪拜古仙也无丝毫抵触之心。

    阎象越发感觉自己有些看不懂这位小中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