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培训班那些事 » 第二十三章 每日三题改善思维

第二十三章 每日三题改善思维

    最近,小琪给她讲了件事,让她警觉了起来。说是青藤小学的一位姓袁的数学老师的小孩在中考的时候数学失利了,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只进了普通高中。

    那袁老师雅琼认识,以前代过艺成几周的课,那时说班上孩子的作业不规范,要求全班的孩子全部抄三遍,因此雅琼的印象比较深。据说袁老师家的小孩在小学的时候数学很好的,都是袁老师亲自抓的,可谁也没想到她的小孩竟然会在数学上翻船。

    这件事在家长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甚至引起了一些家长质疑青藤小学的教学质量。雅琼把这件事跟白校长说了,她想听听白老师的看法。

    白老师听完雅琼的讲述,倒是很冷静,说道:

    “这些家长们太多心了!这是哪门跟哪门吧,初中三年学的内容可比小学六年学的多多了,完全没有可比性。要说只能是小学的时候没有把习惯培养好,或者是小学的时候思维没有拓展开来,到了初中就不能适应了。”

    如果说青藤小学的老师会忽略了小孩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估计是没有人信的。但说到思维没有拓展开来,那倒是有可能,据说这袁老师对小孩要求很严格的,一步一步都得按照她的来,让小孩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思维被禁锢也是有可能的。

    说到这要求作业要求,雅琼对艺成也有类似的要求,之前她是觉得袁老师说得有道理才要求艺成必须这样做。

    不过她对艺成的要求又与袁老师有些不一样,那就是艺成只要能按教材上的表述方式来做就可以了。难道又是自己搞错了?

    “你让他按教材上的表述方式当然没有错,教材上可是最经典的,虽然说不能压抑小孩的思维,但做题的时候规矩还要的,总不可能乱写一通的,不但小学要这样要求,初中高中也要这样要求才行。”白老师说。

    听白老师这么一解释,雅琼心里安定了许多,她担心自己也象袁老师一样犯了错。既然学习习惯没有问题,那就是思维拓展的问题。看来还是得靠培训班才行。

    连续几天,听艺成说白老师给他加了练习,可雅琼却没有发现练习的痕迹。她准备查看一下艺成的学情记录。

    这些孩子们的学情记录确实跟以前有了些不一样。

    在记录中她发现白老师给孩子们增加了之前在记录里面要加强的知识,而且发现记号有些不一样。以前都是用文字记录的,现在却在强化点后面划起了“正”字,她问白老师:

    “我看好几个小孩的记录里有用划正字记录了,是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白老师没听明白雅琼的意思,走了过来一看,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你们可能不会这样记了吧,划正字是我们的习惯,用来记录次数的,你看这个正字还差两笔呢,表示的就是差两次重复。”

    这种表示法雅琼以前也见过,只是她自己不用,但看到同一个知识点反复地做,她感觉有些多此一举,心想,不停地重复还不如一次就吃透来得高效,问道:

    “不停地重复?那不如一次吃透的好吧?”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白老师有些洋洋得意起来,说道:“这重复可不是简单地把之前的再做一遍。对有些知识是需要拓展的,拓展的知识就需要慢慢加深的,如果一次吃透倒是成不了习惯思维了,成不了习惯思维就只好不断地练、练、练。”

    这倒是个新奇的做法,连续一周不停地加深,而又不是一次突击做完。

    这种做法在雅琼的学生时代是没有做过的,她知道每次到了大考的时候就会不停地练习,把以前做过的都复习一遍,她不知道白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看雅琼不懂他的意思,白老师干脆找了一位小孩的练习给她看,说道:

    “你看这三次,虽然都是路程问题,但每一次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虽说不一样,但又是一样,第一天的换个思维与第二天第三天的就一样了,这样就可举一反三,让小孩的思维交织在一起,互相补充。”

    雅琼终于听明白了白老师的意思,她接过白老师给他的练习一看,都是从一本《举一反三,每日三题》的奥数书上复印下来的,便让白老师把这书的原版拿给她看看。关于奥数的书雅琼看过不少,但象《举一反三,每日三题》这种这么简单的她还真没注意。

    每天三道题,不多做,也不少做,却又从不间断。不只是艺成,所有的小孩都有参与。

    看到这么简单的题目,雅琼笑了。她怀疑白老师这种做法是不是真的有效,但她没有跟白老师说破,开起玩笑来,说道:

    “你这是奥数上面来的知识呀,早知道你教奥数,那我就不用给艺成报培训班了。”

    白老师没注意听她话中有话,认真地说道:

    “现在可还不行,我试用的范围还不够大!很久以前看这书有点意思,给小孩们试了下,发现小孩并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做起来了很快,所以就选它了。你到时看,现在艺成每天做三个题目,期末考试肯定可以把他们青藤小学的压轴题给做出来。”

    原来这就是白老师的新方法!竟然有这么简单的事?

    雅琼对白老师的话将信将疑,但想想这样做反正没有害处,那就等期末来看效果吧,到时就知道白老师说的对与不对。

    话虽这么说,但白老师家的玩具多,每次艺成都是玩得不亦乐乎。雅琼看到艺成整天不务正业的样子,说:“别人都在学奥数,学英语,你看你就知道玩。”

    “看你说得多难听呀,白老师说我们小孩的任务就是玩,我在完成白老师交给我的任务呢。”艺成得意地说道。

    “你要玩也可以,那咱们可说好了,你下学期就进三年级了,如果你做完了作业,再加三道题目,那我就让你玩。”

    “三道?我现在已经每天加做了白老师布置的三题了,你又来三题,那不成了六题了?那我不可干了呢。”艺成抗议起来,差点把手里的玩具给甩出去了。

    “好,好,好,咱艺成不想做就不做便是。”不知什么时候白老师过来了,笑呵呵地插起话来。

    艺成听到白老师这话,乐了,朝雅琼做了个鬼脸,继续玩自己的去了。

    雅琼看白老师这样安排,不便在孩子面前说什么,待艺成去玩玩具了,她跟白老师聊起下学期艺成去英达上奥数班的事来。

    “英达的奥数班一周上两节课,可不是象你这样每天三道题的,他们一上就一个模块,一个单元的。”

    “嗯,不过没关系的,到时我自有安排,这些我都想好,他们照着做就可以了,一定要要孩子们形成数学思维,一定要让他长期坚持。很多人都不懂的,奥数的题目灵活,每一次都比上一次灵活一点,如果一次做太多了,之前简单的思维不花时间消化,就进到了更灵活的思维,那小孩的思维岂不乱了去?思维乱了还怎么拓展思维呢?更不用想去思维意识了。”

    白老师这话听起来有些道理,与雅琼之前读书时的经历差不多,她更容易接受。

    要学习好,除了勤奋之外,如何去安排也很重要。这就象厨师炒菜一样,同样的原料,好的厨师与差的厨师炒出来之所以有区别,那都是因为火候掌握得不一样。在白老师看来,青藤小学那袁老师看来是火候没有掌握好。

    听白老师说得有道理,雅琼心里不禁对艺成期末考试的成绩有了一点小期待,她想如果真如白老师所说的那样,那就成了十几年前自己学习的方法,凭着自己在以前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验,那她可放心大胆地指导艺成的学习,不用再担心什么传说中的新学法、新教法。

    有了这个期待,雅琼想好好地比较一下艺成的学习中到底缺什么,需要怎样去改进。她没有再去干预白老师对艺成所加的数学三道题,反正有白老师照看着,她只要观察就行。

    离期末考试还有一周时间,家长们不再把小孩送服务社。

    听白老师说,到了期末考试前的这一周都是这样。家长们这时更加关心小孩的成绩,不管是有时间的还是没有时间的,总得陪着孩子好好复习,毕竟一个学期下来就看这几天的表现。家长们不再将孩子往好帮手送,而是直接回了家。

    如果把艺成放在白老师那里倒是件麻烦事,白老师照顾他一个人也不像那回事。于是雅琼也一样将艺成接回了家,让他在家里复习。她下了班便早早地回了家,照顾好艺成的饮食,督促学校里布置的复习任务以及白老师交待的一些要求。

    前几天白老师已经跟雅琼交待过,当时白老师拿出记录本看了看,对着上面的记录交待雅琼与艺成一些事项之后,没有再多说什么,让雅琼自己去照看艺成。她除了让艺成去完成学校里布置的复习任务,另外给他按白老师说的那些注意事项安排了个计划,让他在最后几天里好好按计划复习。

    不只是白老师的好帮手服务社孩子少了,青藤小学附近的那些服务社也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家长们都趁早回家陪孩子,为的都是争取在期末的时候考个好成绩。尽管学校里不搞排名什么的,但家长们自然心里有杆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