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当兵回来去打工 » 第二十三章多余的担心

第二十三章多余的担心

    其实他们的担心都是多余。

    一上舞台,何晓宸就进入了状态,而且状态好的出奇。

    就像他一进入战场一个样。

    今天何晓宸穿的特休闲。农历9月的宁海已经颇有些凉意,全身一套深灰色的衣服,衬衣是白色的。这样就行了,不会显得过分的打扮,这样符合何晓宸个人的性格与爱好。

    来到宁海电视台已经8:30了,还有半个小时的富余时间,这样让何晓宸在时间上不那么捉襟见肘。

    接待的人说还要化妆,于是何晓宸被他们安排去化妆间。

    其实对于他来说,即便不化妆,也能清水出芙蓉,他喜欢天然来雕琢。

    到上节目也没有见到那天和他一起共同救人的兄弟。

    其实那4个人已经来了,根据节目组的安排,一时不能跟他相见。

    栏目组有自己的考虑,一切都是为了节目而展开。

    根据栏目中像他要求的那样,那4个人先上场,然后他最后上场,那是在进行最后的揭秘,他会站在那扇门前,主持人把门打开,何晓宸就会出来。

    到时宁海市有关部门会对这几个在现场救火的民间英雄进行重奖,并且发放荣誉证书。

    至于何晓妍徐凤英她们已经被安排到观众席上就坐。何晓妍还好些,徐凤英第一次来电视台,他不是紧张而是新鲜,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新鲜,好奇。无知者无畏,何晓妍说的那些,她全没听进去。

    此刻何晓宸就站在门里等候,等着主持人在另一边打开门的那一刻。

    而这一边呢?那天拿着钢撬的民工叫吕梁,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周昊,一个叫郑法同,还有一位中年人名叫刘掖。

    这4个人首先进场,也是栏目组的安排,主要就是为了突出何晓宸的重要性,因为最重要的人物总是在最后隆重出场。

    铜牌和银牌看上去和金牌只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差距还是挺大的,显然这4个人上场后,主持人把他们隆重介绍一番,观众还是提不起来兴趣,他们要看最主要的人物上场。

    主持人蔡敬芳手持话筒说:“这位带头大哥不仅带头敲开了门和窗,先后6次深入火场,救出6个人,第二天宁海各大媒体均作了重要报道,然而这位带头大哥似乎就销声匿迹了。刚才他们4位也说没有注意看清这个年轻人的面孔,他长得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数人都在好奇这位带头大哥,这位英雄究竟是何方神圣,我们能不能够见到他?那么观众一个好消息,这位带头大哥我们已经找到了。”

    现场观众沸腾起来。

    然后主持人走到那一个圆球前,手轻轻按在圆球上,“5,4,3,2,1请开门!”

    门开了,何晓宸从后门走到前台,现场的观众欢呼起来!何晓宸微笑着点头,挥手向他们致意,然后看向女主持人蔡敬芳。

    蔡敬芳主动伸出手来:“你好,何先生!”

    何晓宸轻轻握住:“你好,主持人!”

    蔡敬芳面向现场观众:“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位带头大哥太年轻了?何先生,你告诉大家你今年二十几岁?”

    蔡敬芳递给何晓宸一个话筒。何晓宸熟练的使用着话筒:“今年25岁!”

    “何先生,请坐!”蔡敬芳示意一个位置,那就是何晓宸坐的地方。

    出于礼貌,他和那4个救人的伙伴,一一握手微笑点头致意。

    “大家好,我是《宁海人物》主持人蔡敬芳,今天既是人物专访,又是一个授奖大会,具有一个特殊的意义。今天来到现场,坐在观众席上的领导分别是……”

    蔡敬芳把到场的领导一一介绍,这些领导站起来,微笑着向大家打着招呼。

    此等量级的领导到达现场,可见今天这个授奖大会,这个人物专访是多么重要,影响力何其之大。

    蔡敬芳总能找到话题,见缝插针,活跃着场上的气氛,拉近英雄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我们这位带头大哥不仅年轻,而且高颜值!那好闲言少叙。2007年10月2日,也就是黄金周的第2天,在保关发生的一起令世人震惊的公交车纵火。我们先看看大屏幕,那天现场发生的情况!”

    125路公交车上何晓宸正在给一个人打电话报警。

    大约有5分钟,301路公交车行驶了好几个站,车行驶至保关时,301路客流达到了高峰,刚启动公交车,后面突然冒起一股黑烟,火很快的从后面烧了起来。

    301路紧急停车。此时电力系统已经中断,所有的车窗车门已经打不开。

    跟在后面的125路公交车也停车,所有的乘客全部疏散。

    一位高个男青年手里握着一把铁锤,向301路公交车车窗方向急速的奔过来。

    车窗玻璃的脆裂声,不时的从大屏幕上传岀来。

    很快有人从车窗上奋力的往外爬。

    火从公交车后面烧,乘客往外前涌。

    情况万分危急。

    一位手拿钢撬的民工爬得出来,这位男青年跑过去朝他吼着,不知说了些什么,那位民工也拎着钢撬跟着过来,这位男青年把钢撬拿过来开始撬车门,民工在后面搭着手。

    这位男青年又朝刚下车的,其他的人吼着。

    又过来了两个年轻人,一位中年人。

    画面并且伴随着旁白:“这位年轻的带头大哥,指挥着后来到达了两个年轻人,还有一位中年人让他按照他的方法去做,终于撬开车门,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打开了关键的生命通道,为救援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他又指挥着这些乘客一个一个的下车,然后他不顾生死冲进火场里,一共救出了6个人……”

    浓烟,大火已经将公交车大半覆盖,何晓宸冲进火场六进六出,舍生忘死,整个火场就他一个人钻进钻岀,当然还有一位民工在外接应着。

    间或还有专业人士进行所谓的权威解读:“不是专业的救援人员,要进行火场救援,难度是非常大的。这位带头大哥在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保护后,就冲了过去。

    “据事后了解,这辆301公交车,当时车上一共有50人,如果不是这位带头大哥在第一时间冲过去,后果是没人能活着出来。”

    短片暂时放完了,女主持人进行精彩的陈述:“英雄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国家,在民族,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总能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就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们这个英雄叫何晓宸,今年25岁,正是它打开了身,正式在他的带领下打开了生命通道,之后又他一个人从火场里共救出6个人,你说如果没有他这位带头大哥,后果很难预料……”

    主持人将何晓宸以及那4个人的冒险救援行动一顿猛夸。

    何晓宸心想,你这么把我夸上了天,后面究竟有多大的动静?你究竟要给我多少钱?是送房子,还是送地还是送车?抑或一样不送,就一个所谓的荣誉证书就成了所谓的大奖?如此虎头蛇尾已屡见不鲜。

    现在唯独何晓宸还没有被激情冲昏头脑,仍然保持着内心波澜不惊的宁静。

    “何先生,你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来判断301路公交车的有人纵火的?”蔡敬芳居然这样问。

    何晓宸心里冷冷一笑,表面如实回答:“当时我们从镇江干休所干完活准备乘125回家,确实我在车站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汽油味,并没有太在意,但是301公交车走以后,汽油味也随之消失,紧接着125路公交车也来了,我和女朋友上了车,我立即打了一个报警电话,我开始确定汽油就在301路公交车上!”

    “当时您在救援的时候是怎样考虑的,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当时只想着把窗户玻璃砸碎,让人跑出来,能救一个是一个,没有想的太多,窗户玻璃砸碎以后,正好遇到了这位大哥,拿着一个钢撬,非常感谢这位大哥,如果没有他,我们的救援是不可能这么顺利的。”

    何晓宸没有顾着自己的嘴说的那么痛快,主动把这个说话的机会让给了这位姓曹的大哥。

    这位姓曹的大哥说:“当时情况甭提有多紧张了,他朝我喊了两声,又指了指,我就明白过来了,钢撬交给他,然后跟着过来一起帮忙,这个事情没说的。”

    这样最好,每个人都有了说话的机会,而不是让他何某人唱独角戏,吃独食。

    蔡敬芳问起何晓宸的一些个人问题,当然这些都是事先商量好的。

    “何先生,您是一位高级油漆技师,并且你已经通过了有关行业的严格认证,这是真的吗?”

    何晓宸把那个小本本带在了身上,就跟驾驶证差不多,那上面有省级行业技术部门的认证。

    蔡敬芳把这个小本子亮给大家看,问:“请说你是子承父业是吗?”

    提起自己的父亲,何晓宸的脸色立即暗淡下来:“先父何智愚是东泰行业协会副会长,油漆技术专家,15岁我开始学艺。”

    “父亲已经不在了吗?”

    “父亲在我当兵第二年去世的。”

    “在哪当的兵?”

    “宁海。”

    “什么兵种?”

    “特种兵。”

    “学过功夫?”

    “跟一位老道学了十几年花拳绣腿,不值一提。”

    “为什么不读书?”

    “家里太难,我让给姐姐和妹妹读了。”

    蔡敬芳对台下观众说:“你们家以后有装修,就找他好了,准没错。

    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颁奖环节。

    给那4个人颁奖的,是已经荣升市公安局一把手老贺,每人2万元现金。

    给何晓宸颁奖的的是市政府的主要领导。

    授予何晓宸公交卫士称号。

    一个盒子,主持人让他现场打个盒子。

    蔡敬芳说:“何先生,这是一把车钥匙,一辆山城荣耀,价值68,000!”

    何晓宸心里一阵欣喜,当然脸上也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喜悦的表情,进得太及时了。

    “何先生,您会开车吧?”

    “嗯,我在部队时给领导开过车!”

    “一会儿你就拿着这张发票和这个证凭证这些东西到车管所去提车!”

    摄影师拍下了他与领导握手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