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那年花开夜微凉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余国城内,皇上正在批阅奏折,看到了一封弹劾的奏折。脸色突变。

    只见那奏折上面写着:王伦治理江南无方。江南水患,庄家颗粒无收,百姓无家可归,叫苦连天,望朝廷可拨发粮款,以解百姓之苦。

    南宫玺想到,边疆战争还未胜利,而江南灾荒不断,这赈灾之事不知派谁去比较好,朝堂上那些文官一点办法都没有,正在想着的时候皇后来到御书房。

    文公公看到皇后,忙跪下请安。

    “皇后娘娘安。”

    “文公公,这大热的天,皇上可有睡一会?”

    “回娘娘,皇上正在批阅奏折,不知道因为什么事,生了好大的气,娘娘快劝劝吧。”

    “那还望公公禀报一声。”

    “是。”

    文公公走进殿内:“皇上,皇后娘娘来了。”

    “哦?让她进来。”皇后走了进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

    “起来吧。”

    “皇上为了抗洪振灾的事每日劳神,快喝点茶吧。”

    皇后将手中的茶水递向了南宫玺,南宫玺接过茶说道“皇后辛苦了。天热,以后就别用过来了。”皇上放下了手里的奏折,喝了口茶。

    “不知皇上因何事烦心?”

    “还不是江南水患,这个王伦,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朕打算派人去查看。”

    “不知皇上可有人选?”

    南宫玺看了一眼皇后说道“我打算派皇儿去江南救灾,不知皇后意下如何?”

    皇后:“皇上如果想派皇儿去历练那自然是好的,只是皇儿没有其他皇子年龄大,恐怕不能控制局面。”

    皇上:“那皇后觉得派谁去合适呢?”

    “臣妾觉得,二皇子是不错的人选,三皇子体弱,二皇子是最佳人选。”

    皇上看了一眼皇后,便说:“你先回宫吧。朕要忙了。”皇后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也只能悻悻离去。

    走出御书房皇后的丫鬟木槿问到:“娘娘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刚才皇上说让五皇子去赈灾,娘娘为何让二皇子去呢?”

    “那赈灾之处可不是什么好地方,我怎么能让我的皇儿去冒险呢?听说还有吃人的呢,二皇子不是想出风头么?我何不顺水推舟,让他去好了。皇上高不高兴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让我的皇儿去。如果不是上次穗玉笨手笨脚的,本宫早就搬到了大皇子和银月姬了,只可惜啊,不中用啊。没想到还扯进来一个霜儿,让银月姬占尽了风头,皇上当真以为是别人陷害的银月姬,三皇子平时看起来柔弱不能自理,没想到还有不一样的一面,本宫之前当真的是小瞧他了。”

    “皇后娘娘不用生气,那个霜儿女婢已经派人处理掉了,至于银月姬和三皇子,大可从长计议即可了,那银月姬怀了龙胎也没什么可怕的,咱们只要像当年那么做,就不会有人怀疑我们了。那三皇子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足为惧。”

    “恩,你说的不无道理,毕竟这手足相残的事看看就好了。不过以后不要提当年的事了,有些事过去也就过去了。”

    “是,女婢知道了。”

    而她们说的话却被进宫请安的二皇子听到的。心想“没想到这个女人这么狠毒,当年的事是什么事?原来这皇后的手当真是不干净。既然如此,那我就成全你。”

    二皇子来到御书房太监文宣来报:“启禀皇上,二皇子来请安了。”

    皇上:“我正要派人去找他,没想到他就来了。让他进来。”

    “给父皇请安。”

    “免礼,不知来此何事?”

    “回父皇,为赈灾之事而来。儿臣听闻江南水患,便去户部清理国库银两,和临近灾区省份的银两实数去了。据儿臣所知,临近省份已无粮可调。户部也无钱可拨,这是数目清单,请父皇预览。”允祁呈上后,皇上看完脸色突变。

    回皇上“人数与实际情况大不相符,因此儿臣断言此次灾情所报也不像奏折上那样巨大。”

    “朕要的不是事无巨细,而是解决的方案。”

    “回父皇,无非是前两项,第一,应该立刻降旨灾区邻近省份,令他们即刻调粮运往灾区,第二,立刻降旨户部,从国库拨出银两抢修河工。”

    “那依你看,应该怎么办?说来听听。”

    “回父皇,儿臣之见,应立即将向灾区邻近数省调粮和户部拨款。可据儿臣所查,临近省份已无粮可调,户部也几乎无款可拨。”

    “嗯?这话怎么说?”

    “回父皇,上次您处置了卓华,现在接任他的官员刚到,正在处理卓华扔下的烂摊子。而户部的钱也所剩无几了。儿臣不能为父皇分忧,时感不孝,特来请旨,希望父皇派我去赈灾,为父皇分忧。”皇上大喜。

    “不想皇儿如此为朕着想,那就派皇儿带五十万两去赈灾,去周围乡镇富户的手里征集粮食,分给灾民。”

    “儿臣还有一个请求。”

    “说吧,什么请求?”

    “儿臣此去怕没有分身乏术之技,希望父皇可以为儿臣派一些助手,来帮助儿臣。”

    “那我派五百兵力与你同去。”

    “多谢父皇,儿臣遵旨。”

    二皇子拿着圣旨从御书房走了出来。

    走在路上,心里想着:这王伦是宰相推荐给父皇的,现在父皇让我去江南,看来父皇对宰相起疑了,我也正好趁此机会去查查王伦和宰相的关系。这个老家伙总是仗着我是他女婿,嚣张太久了,也应该消消他的气焰了。允祁一想到宰相的女儿慕容雪就觉得恶心。虽说是自己的妻子,可每次一想到他是宰相的女儿就对她没兴趣了。

    回道府内的允祁叫来了手下吴胜。

    “父皇这次派我去赈灾,不知你有何方法啊”

    “王爷,我们何不微服私访?穿上难民的衣服去查探?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允祁看了一眼吴胜。

    允祁连夜骑马带上那五百官兵向江南出发。

    允祁等人刚到江南境界,天空下着毛毛雨,刮着西北风,虽然不大,可也让人浑身打颤。'哗啦啦,哗啦啦'救命啊,救救我们。那人想着允祁扑来,满身泥泞。连续的大雨,冲垮了河堤,地里被谁灌溉。让允祁心理无比沉痛。只听着一个孩子喊了一声“妈妈,”眼前的女子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吴胜看到后,看了一眼允祁。“哎”允祁叹了一口气便下马将那孩子抱起。交给后面的士兵照顾。允祁问到吴胜:“朝廷发来的赈灾粮可发到了各处?”

    “回大人,已经发了。”

    “那就好。”

    “嗖,”一只飞镖朝着允祁飞来,允祁用手夹住飞镖,上面写着:“王伦贪污赈灾粮之事。”

    看来那弹劾的奏折是真的。

    “王爷,前面就是江南了。我们找个地方住下吧。”、

    “好。”

    吴胜吩咐下午去,在此安营扎寨。

    随后,和吴胜两人穿成难民的样子向知府衙门走去。

    远远的便听到有人吵嚷:这是给人吃的么?说着几人摔了手中的碗。

    而此时几个衙役却说:“有的吃就不错了,都快死的人了。还挑三拣四?”

    允祁看了一眼锅里的粥,的确少的可怜。可再一看竟然是糠,而大米却没有几粒。

    允祁和吴胜相视一看,默默离开。

    夜晚,允祁潜入王伦府衙内。

    允祁看到王伦正在吃桌子上的美味佳肴,旁边坐着一个女人。那女人对王伦说:“老爷,你这么吃万一被那些难民看到了,还不杀了你?”

    “他们?敢?哼,老爷我怎么说也是朝廷大臣,他们杀了我,不怕朝廷治他们的罪?”

    说着便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来一个盒子。

    “只要这个盒子在,别说那些难民,就是皇上都不敢治我的罪。”

    身边的女人有些害怕,“老爷您喝多了。”

    “我没喝多!你记住,这个盒子可是我保命用的,千万不要弄丢了。”

    “是,老爷。”

    王伦随后又将盒子放回了柜子里。

    允祁心想:这盒子里会是什么呢?自己也不做多想,便离开了王伦处。

    第二日允祁带兵将那王伦抓了起来:“你这贪官竟然将赈灾粮食换成了牲口吃的草料。难道你不觉得惭愧么。”

    王论听到这句话冷笑一声:“羞愧?我倍欣慰”

    允祁震怒:“为什么?”

    王伦:“这一斤口粮啊,可以换三斤糠,这就等于,原本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了,那难道不是好事么?”

    允祁:“那糠是给牲口吃的,不是给人吃的。”

    王伦摇头:“这话不能这么说,灾民还算人吗?那就是畜生,只要能活着,什么糠啊,草啊,那都是好东西。草根树皮,泥土都能吃,您是皇子,整日待在宫里,听那些文臣滔滔而谈,怎么会知道老百姓的穷苦呢?您可见过树皮被啃光的吗?你去那灾区看看。不管朝廷发下多少赈灾粮都是不够的。如果我不变通一下,那你在灾区看到的就不是灾民,而是成堆白骨。”允祁听完有些震惊。

    允祁:“这赈灾的粮款不够,可以请示朝廷再拨放,何苦如此呢?。”

    王伦摇摇头:“朝廷?如果等到朝廷拨放,人都死光了。”

    允祁:“你这话什么意思?”

    王伦:“朝廷为了征讨夏国,平定藩王,国库早就空了。更何况救民先救官,如果官都死了?谁还来救民?”

    允祁听完气的七窍生烟。看来只能上报朝廷。再定他的罪了。

    王伦看着允祁:“你啊,还是太嫩,沉不住气。说完哈哈大笑。”

    吴胜听了呵斥到:“死到临头了,还敢嘴硬?”

    允祁摆了摆手:“算了,吴胜。.不用听他在那做梦了。来人啊,将王伦大刑侍候。”

    “是。”

    “我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能打我。”王伦挣扎着喊叫。随后大牢里传来了王伦凄惨的喊叫声。

    三日后,允祁对百姓说:“王伦因贪污赈灾粮饷已经处决了,希望百姓不要再有暴动行为,要振作起来,朝廷赈灾粮再有半月一定会到。”

    百姓听后大喜,觉得二皇子是为民着想,如果立为太子,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好皇上,灾民的呼声很高。此事传入宫中,皇上倍感欣慰。:“看来当时派允祁去是对的。”

    而皇后脸色大变,后悔莫及。可是木已成舟,无可奈何。

    三天前

    王伦受不了酷刑,准备招供。

    “二…二皇子,我要…要见二皇子。”吴胜看了一眼苟延残喘的王伦。

    “来人,请二皇子来。”

    “是”

    吴胜看着王伦:“你早点招了不就得了,我们都省时间了。”说着用鞭子抽了一下王伦。

    “吴大人,二皇子来了。”吴胜恭敬的给二皇子做了个礼。

    允祁看着王伦,“你要招供?”

    “王伦吊着一口气看着允祁:“我没贪污赈灾粮,不是我干的。”

    “哦?那是我冤枉你了?”

    “下官不敢,但是赈灾粮我真的没有贪污。我为官多年,自想着那是掉脑袋的事。只是现在粮食太贵了。那人出的价太让人心动了,更何况,我没有拒绝的理由,我一家老小都在他手里呢。”

    允祁看着王伦问到:“说,那个人是谁?粮食在哪?”

    “那个人是位高权重之人,那个盒子里,有你要的答案。”

    “那赈灾粮食呢?”

    “粮食……粮食在赈灾棚里。”

    吴胜看着王伦,忙说到:“胡说,我们查过了,那里根本没有粮食。都是白水。”

    “在下面。”王伦看着吴胜

    “你是说在粥棚下面?”吴胜反问道。

    王伦回到“是,不过老夫有一句话相劝二皇子。”

    “什么话?”

    “有时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就好想本官,寒窗苦读数十载,进京赶考。好不容易做了官,也是逃不过这馆厂斗争,最后落得个这样的下场,白白成了别人的棋子。”

    “你这话什么意思?不要故弄玄虚。”

    “没什么意思,只是做人生最后的感叹而已。”

    “你说的话,本王知道了。”

    允祁看了一眼吴胜,吴胜转身带了几个人去了粥棚下面挖,而下面除了粮食还有一盒信。

    吴胜回来吧信交给了允祁,允祁看完后,大惊。回想起来赈灾前的事。

    宰相府内。

    “老夫拜见二皇子。”

    “不知岳父大人深夜叫我来此所谓何事?”

    “为了赈灾之事。”

    “你说的是江南水患?”

    “是的,老夫听闻有人已经递了折子给皇上,希望朝廷赈灾。老夫就想让你去。”

    “我去?岳父大人这话什么意思?”

    “你不是想当太子么?眼下这么好的机会,岂能放过?若你在选太子之前有所作为的话,想必不用皇上封你为太子,百姓就会拥护你做太子了。”

    “哦?这等好事,岳父大人何不自己去?”

    “老夫不太方便出面赈灾,更何况,那王伦与我有过交集,若是我去,不太好。”

    允祁现在明白了那宰相果然没有好事,原来是有把柄在王伦手里,想用我的手除掉王伦。

    允祁问那王伦:“既然有粮食为何向朝廷要呢?

    “那是因为这粮食是要给那信中人的,向朝廷征粮也是为了告诉那信中人,粮食已经准备好了,剩下的需要朝廷派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唐远的军队没有粮食供应而被困,从而被敌军所杀。没想到,朝廷竟然起疑。”

    那人是谁?允祁问到。

    是…………阿。还没等王伦说出来,就被藏在暗处的人所杀。

    “有刺客。”吴胜马上挡在了允祁的面前,而剩下的人却去抓刺客。允祁观察了一下王伦的伤口,发现和自己之前受伤时的伤口一样,难道?是宰相派人杀的?可允祁心里想了一下,感觉不太可能,既然宰相让我来,又为何派人来刺杀王伦?那自己派人来处理不就行了,可是这伤口又怎么解释?既然王伦已经死了,也没有必要再追查下去了,毕竟粮食已经找到了,发给灾民们就是了。

    这时追刺客的人回来了。

    “回大人,那刺客穿着夜行服,轻功极高,小的。没抓到。还望恕罪。”

    “算了,不用追了,将王伦的尸体扔到集市中,也算是给百姓一个交代。”

    “是。”

    余国内

    宰相府内。

    “这么晚了,父亲找女儿回来有何事”

    慕容枫看着慕容雪说着:“没想到王伦被二皇子处理掉了,还真是出乎意外啊。”

    “父亲,允祁去赈灾的事你怎么不提前通知我?”

    “我也是为了让他早日登上皇位。太子位一定要是我们人。”

    “父亲,你难道不觉得你有些自私么?”慕容雪看着宰相,眼中都是不满。

    宰相有些生气呵斥到:“有这么和自己父亲说话的么?当初不同意你嫁给允祁,是你要嫁的,现在皇上久久不立太子,我如果不让二皇子去赈灾,那以后立储的时候哪还有他的份?现在唐远去了边疆,而三皇子还娶了唐婉儿,三皇子一旦大权在握那我们岂不是全盘皆输?现在我唯一放心的就是南王只派了两万兵,那夏可是十万大军,就算允灏不被叛军杀死,也落个残废。现在朝廷也只有皇后的五皇子可以为之抗衡。皇后一天不倒,那么五皇子封太子的机会就越大。如果二皇子当了太子,那么你就是太子妃,以后得荣华富贵可比当王妃的多。你现在要做的事就是等。一动不如一静。老夫听宫里人说:皇后和那个叫银乐姬的妃子很是不合,皇上很偏袒那银乐姬。皇后失利也是早晚得事。更何况那银乐姬以前是三皇子府内的。皇后自然会起疑针对他。而我只要在合适的时机觐见皇上立二皇子为太子。便可以顺理成章。”

    “没想到父亲如此为女儿着想,女儿倒是听说过那银乐姬,一脸的狐媚子样,王爷也曾经被她迷惑过。”

    “雪儿不要胡说,那银乐姬可是救过二皇子的人,也算是允祁的救命恩人。如果那日允祁中毒不是她相救,恐怕那允祁早就死了。你这福晋又怎么可能坐的这么安稳。按理说,你要帮助那银乐姬,搬倒皇后。”

    “父亲这话何意?难道那银乐姬是?”

    “既然知道那心里有数就好了。”

    慕容枫心想:“当初让允祁去赈灾也不光是为了太子之位,没想到二皇子真的处理掉了王伦。老夫也能放下心了。看来老夫没看错允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