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炽云仙 » 第十八章 竹林观遇人

第十八章 竹林观遇人

    高阳炽回到客栈,收拾行李离开紫丰城,找了个清净的地方开始仔细翻看游记,四五天之后看完整本游记,里面一些经历与自己相似,有用的消息有两个,都说万里之外有神仙出没,有人去寻仙迷路之后又稀里糊涂的走了出来,一个叫五河山的地名,在紫丰城西南边,一个叫柞芒山在紫丰城南边,高阳炽决定先去西南边,再去南边。

    他在山洞里思考了会,神念一动,手里出现一把火红的飞剑,他决定先把两件下品法器祭炼了。五心朝天,飞剑放在双腿上,高阳炽手掐祭炼术法诀,逼出一滴精血,往精血里打入法印,两炷香后,精血落在法器上,他留下神念印记,与飞剑有了丝线般的联系,就好似小时候放纸鸢的感觉。

    他心里明白《初识修仙界》为何要修士修为高些再祭炼法器,神念,法力,精血都有耗费,修为太低祭炼时都有可能失败。高阳炽运转《凤涅火经》恢复法力,又休息了两天把精血恢复过来,随后按照同样的办法祭炼圆盾。

    《高阳器要》里面专门记录了这种飞剑的炼制方法,材料就是火焰石,在平甘郡常用来炼制下品法器。圆盾也是用普通材料灰岩石炼制,《器要》里也记载了炼制方法。两件下品法器取名为:炎火剑,灰岩盾。

    高阳炽一路修行功法和灵术,一路熟悉两件法器,大半年后来到游记里说的万里之外,路途其实远远超过万里,这种春秋笔法真坑人。方圆千里,人烟稀少,途中遇到几位猎户、采药人听自己问五河山的方位,都直摇头还劝自己别去。传闻那里有仙人出没,很多自持武功高强的游侠进山寻仙,最后杳无音信。也有人运气好的活着出来,告诉旁人仙人没遇见,虎豹豺狼之类的野兽遇见很多,他们的同伴都成了野兽的血食,自身命大才跑出来,自那之后再无人敢进五河山了。

    按照当地猎户指引的方向,高阳炽到了五河山,路上捕杀了不少凶猛野兽。山谷里有不少倒塌的房屋,茅草丛生,偶尔有野兽出没,看样子好久无人居住。感应了一下此地的灵气,比他经过的地方稍稍浓郁,这里以前有修士出没。搜寻了半天未发现有用的东西,他便下了五河山,折向南边。

    山谷荒野,高阳炽驱使炎火剑绕着自己飞转,加大法力注入飞剑表面浮起淡淡一层炎火,这样可以用这个来对付敌人。神念一动,灰岩盾浮现在身旁,他试着驱使两件法器,法力和神念耗费的很快,不像一件法器那么顺畅,有点手忙脚乱,收了炎火剑,专心驱使灰岩盾,双手掐诀,手指出现个半拳大小的火球朝着十几丈远的地方飞去,‘轰’的一声,地上出现个冒着热气的小坑。

    收了法器和灵术,修炼《凤涅火经》,随着周天运转丹田里缓缓的浮现出第三丝赤金金法力,离练气三层又进了一步,他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对于修行,他现在有自己的理解,更高的境界,更强的实力,就是修士的毕生追求,否则寻觅一处繁华之地,娶几房娇妻美妾,岂不快哉。

    几月后到了烟墩城,高阳炽打算在这里买两匹马,补给些食物和水再去柞芒山。来到马市,几个商贩围上来各自推荐着自家马匹,他笑而不语,一家家自顾看过去,几名商贩自讨无趣也就没纠缠。

    一匹纯黑牡马围着不少人,皮毛发亮,爱马之人看着都喜欢,不过是个坡脚,商家一个劲的说什么虽然脚跛,但是不影响做种马,但是只有人看,无人买。

    人散的差不多,高阳炽走上前问了价格,两百银钱,“掌柜便宜些,我买回去做种马也得三年后见结果。”

    那人说道:“这位公子诚心要,就一百八十银钱。”

    “一百六十银钱。”高阳炽还价。

    付了银钱,牵着黑马走时,路过另外一家贩马店,那黑马咬住他的衣襟不肯走了,高阳炽顺着它的眼光看去,一头漂亮的枣红牝马在悠闲的玩耍。上去问了价格,掌柜看着高阳炽,“小兄弟,马不好养,你是想买牝马回去自己培育?”

    “正是,这牝马看着漂亮,还入眼,掌柜作价几何?”

    “三百银钱,一口价。”

    “这是三金钱,你拿好。”高阳炽递过三枚金钱,在掌柜惊讶的眼神中,牵着枣红马走了。

    烟墩城外,高阳炽骂着黑马,“你这黑货,跟人装瘸子,小心被人炖了吃马肉,我给你找了个牝马,以后得卖力驮我。”

    黑货大概听懂了,‘希律律’喊了几声,旁边的小枣也上来蹭了蹭高阳炽的肩膀。

    离开烟墩城两千多里,日影已经西斜,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打算在此弟过夜,看了下四处情况,在附近小山的半山腰上发现一座废弃的道观。将马牵上道观,看外面的样子荒废了好久,墙体斑驳,捡起埋在落叶下的匾额,还能看清上面的字:竹庭观。

    随手收起匾额,走进观里正殿,上面供奉的神明塑像已是破败难辨,去周围找了些枯枝,伐了颗竹子,在殿前的院子生火做饭,其实就是把干粮热一下。喂好黑货和小枣,看着釜中的汤已好,高阳炽拿出牛肉和馒头吃着晚饭,过了会天色暗下来,远处传来马的嘶鸣声,还有人说话的声音。

    一会儿,进来六人,前面一人高兴的说道:“四姑娘,今晚不用露宿野外了,噫,有人。”

    那位四姑娘排开众人上前见礼道:“这位公子,叨扰了,出门在外,大家相遇即是有缘,还请行个方便。”

    高阳炽起身回礼:“好说,诸位随意。”说完自顾吃饭,稍后把火堆移到正殿,合衣而卧。那六人也进殿就着火光啃干粮,一时间显得异常安静。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前后脚又有两拨人,第二拨四人,都是彪型大汉,第三波八人,领头的三十余岁拿着把折扇一副风流倜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