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053章 烟瘾——熏成烧火棍

053章 烟瘾——熏成烧火棍

    温婉丽点头,从发萌起蒂开始算,八年抗战才结婚。

    穷盒子吃惊,这可是扛把子感情,来得厚,随便东扯萝卜西扯叶,都能扯到一起。

    温婉丽坦言如今就是扯不来,在屋里从不扯工作,除了康欣的事,话比以前少得多,一副老夫老妻的式样。

    这出乎穷盒子意料。康德助可能平时上班脑壳转得多,下班就图清静,上次还跟我掰扯过有几大困惑。

    温婉丽兴趣倍起,我是得钻到他那脑子里看看。

    穷盒子挺有成就感地转述,都是单位上的事,有一个姓隋的,让康德助特别烦躁,带一些烂桩子总不断基,按我的行话,王八看的不是绿豆是红豆,无非眼红康德助有才。

    鲁慈秀出厨房续茶插话,是不是受人欺负?自己养的儿子早晓得,康德助不是好争斗的人,忍劲子足。

    穷盒子半转弯半照实,反正康德助的水平摆在那,可能平时的身份有点怪,认为自己有好多个面,首先我还听不懂是么子面,后来才晓得意思是要经常变换身份,一个人演几个角色。

    温婉丽目不转睛,追问细节。

    穷盒子无法回旋。康德助是兵头将尾,上面压着,下面顶着,旁边有人扯,搞砸了有人看笑话,身边没人帮,心里有话没人懂,跟压缩饼干一样,每天一大堆工作,还有一箩筐麻纱事,每个亲友一周只打一个电话来,只托办一桩事,就被搞得脑壳蓬大的,手机通讯录里面有一千多号各路神仙,应付王八兔子贼,一桶浆糊抹不开。

    温婉丽与鲁慈秀还在兴头上,这时康德助推门回家,大呼今儿个练车过瘾。

    车钥匙还给穷盒子,康德助抓紧过烟瘾。“路上人少好开车,都猫在屋里烤火打麻将,怎么来客不开电热扇?开空调也不为过。”

    鲁慈秀恼火,不由得斥上几句,就你不锻炼,难怪手脚冰冷的,只晓得窝在房里守电脑,平时有话憋得久,能烂到肚子里,跟老的不讲也就算了,但总应该跟老婆讲,烟就一根接一根,熏成烧火棍,黑起一张脸,就不能把日子过得轻快点?

    康德助倒平静。“谁都想过得轻快,期待归期待,讲不讲的反正一个样。”

    温婉丽既为鲁慈秀帮腔又告状,你有时候一天跟我讲不到三句话。

    康德助冷对穿着厚棉睡袄的温婉丽。“我现在就跟你多讲几句,来了客,就要换身正式的,不要一天到晚穿条灯笼裤,后脑壳细想,不说抹脂打粉,至少也图个好颜色。”

    温婉丽脸上挂不住,鲁慈秀飞快接话,在屋里搞茶饭,又不要交际,未必每天穿得花花绿绿还好些?

    康德助掂记乡土腊味。“收拾桌子吃饭,我去喊康欣关电视,穷盒子快来试一盘老屋里的腊肘子。”

    试一盘,既是开端,也可能是结束。

    在源江这两天,段均益老想着试一盘,缠着试一盘,有瘾往下试。

    “你又不懂定蛇术,试个什么盘。”兰埠菁硬扛着再不让试。

    段均霞订好飞机票,把一件羊绒衣塞给兰埠菁,有意叮嘱,段均益从小做事执着,连外套都认准了只穿夹克,虽然年纪比你大,其实都单纯,早点结婚,到时候我来亲自操办。

    兰埠菁头回坐飞机,才进航站楼就心里打鼓。

    在源江机场过安检时,才脱下外套,工作人员手持的检测仪在前胸后背划扫,尤其腰上被摸拍两下,兰埠菁就点穴一样地反应。

    工作人员不解这等敏感。段均益则在旁边窃笑。

    登机口前,兰埠菁先找手机,左边口袋摸到右边,放下行李才找到,再来找登机牌,又一阵找。段均益提醒出门在外,手上的东西要有数,养成习惯才不会丢三拉四。

    飞往昌定的航班上,兰埠菁乏力偎靠。“耳朵不舒服,嗡得痛,起飞的时候最怕看外头。”

    段均益剥开一支口香糖,提示起降时深呼吸,憋劲向耳膜鼓气。

    兰埠菁浑身不得劲,直到飞机落地停稳才开口:“坐火车只是睡不着,坐飞机更难受。”

    回到昌定第二天,兰埠菁就领受出差任务,去陵江做一期园区物流访谈。

    段均益对通讯技术园区服务业发达的陵江早有耳闻,于是重点列出语音传输编码芯片清单,托带收集动态信息。

    出差初次试水,好在有采编三组副组长带着,摄像大哥也挺干练,兰埠菁卯足劲,火车上都在做功课。

    负责全程接待的是陵江园区综合中心主任毕镐。

    兰埠菁刚下榻酒店,就接到兰埠丰的电话。

    兰埠丰高考估计能进铜峰的大学,今天到富黎看望二叔再溜到市区,已在城里租房子的同学怂恿一起去申办技能培训的签注服务,打听这手续该不该办?

    采编三组喊碰头,兰埠菁急着挂电话,要兰埠丰发过来一张技能培训签注服务须知的照片。

    碰头会上,兰埠菁盯着这张《从三提三办的过程看结果》的照片,在发言时打开了思路。

    “拍陵江能不能归纳为两引三通,一是引资蓄水,涵养潜能,二是引智通关,激发动能,三通则是,开通减免服务费用渠道,打通保障扶持倾斜轨道,畅通主动服务评价隧道。”

    副组长端起绿茶喊服务员改泡红茶,这回碰头会可以散得早,饭桌子还是应点开。

    短短三天,临时组成的采编组颇有成效。

    先协调见面,敲定提纲,再选好场地,正式访谈拍摄,选加背景资料,联系当地电视台制作中心,画配音,初剪辑,过编辑机,直至出成品初样。

    副组长基本认可兰埠菁的文案,略作修正就定稿,认为重新归纳的《陵江撷要》有看头,几条筋也齐整,想不到年轻文笔重,小看不得,回去可得向赵副总编报喜。

    对时装设计半桶水的兰埠菁来说,画面感不难凭空得来。

    后来还在镜头色调上采用“高级灰”,科技动态的分镜头,配适的主基调是古远清淡的“莫兰迪色系”,背景近景组合文韵动感,一扫陵江所谓文化荒漠的形象。

    陵江方面审看采编初样也惊艳,以前采拍的可不算少,但都显老派,比不上这一版养眼,又无哗众取宠之嫌。

    任务达成,宴请之后,由毕镐领着,抽两个小时,游览陵江东郊的镜潭湖。

    从昌定来的兰埠菁貌才兼具,正符合毕镐此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