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249章 熊样——阳世有散场

249章 熊样——阳世有散场

    猜不出下一秒会遇见谁,会发生什么,与一个人的本事无关,有关的是本性。这种变量看似有余地,实则该来的挡不住。

    得知康德助分居捱离婚的消息,锦港的郑瑜五味杂陈。。

    郑瑜电话里声称是“债主”,你还欠我一样东西的。

    康德助倒是记得一首诗的欠账,此刻只想赖账。“诗以言志,我现在无志,何况你都天远地远的了,这账不赖枉小人。”

    郑瑜扯掉耳机线,贴着手机说,有君子不当偏去当小人,看来你还真自我放逐了,我要是移民了,你这账就要打国际官司。

    “要依我的歪道理,移民也是一种放逐。生你养你的这片土地留不住你,既能说明什么,也不代表什么。”

    郑瑜接腔自嘲,我何德何能,还能与土地扯上关系。你尽管晦涩地刺我,我就当你是地主,赶紧还了欠的诗,也算是尽了地主之谊。

    然后带着期待,灵感上头,试探着套话,我不影响土地,我其实好养,如果必要,我还可以吃得更少的。

    康德助故意装作不懂这晦涩:“锦港历来是美食之都,祝你牙口好,把那种西式主义吃垮都行。

    郑瑜于是转口风,听彭四能老婆说,你的牙齿亟需一个工程队提质改造?

    每当发现转移话题,郑瑜倒不捅破,不光是留面子,也给自己留余地。

    康德助笑得一哧,找话打圆场:“所以我永远都不能移民,因为一口牙齿不达标,你也超脱点,免得移民之前还到国内收欠账。

    郑瑜明白过来了,坚决不松口,欠别的不好还,还能理解,但这首诗必须得还,我肯定得要。你要记清楚,你欠我一首很长的还特别有意境的,最好能流传于后世的。

    “阳世有散场,那我只能哭,但是又不能宁愿抱香死,恐怕哭都哭不出来,如今搞成这种分崩离析的熊样,还能写出流传于后世的?”

    郑瑜突然哽咽,我也觉得应该哭,有本事你就把大家写哭。

    随着车市火爆,驾校生意也日益火爆。铜峰各大路口,常有驾校招揽生源的广告车与现场点宣传。

    自当专职司机以来,易致宁认识康德助的第一个异性朋友就是郑瑜。

    起因是易致宁在郊区的自建房等来了拆迁的实质性通知,一大家子欢呼雀跃,饭局后想再聚唱歌。

    参加饭局并一杯啤酒下肚的康德助不胜酒力,连呼头晕赶紧回家睡觉。

    当易致宁提出用车接送家人时,康德助主动支招在“同渡过”还存有消费卡。

    最后这歌是唱得欢实,但前台在结算包厢费用之前多问了几句,一句三不知的易致宁只好转述了郑瑜的名字,最终还是没绕开直接与郑瑜互加好友并视频印证。

    起先易致宁不敢关注康德助身边是否有女人,但架不住温婉丽有意无意地提及,甚至鲁慈秀都直接问过。

    上次回富黎合兴镇下,康德助掣肘于闹离婚不受爸妈待见,话也清汤寡水。

    嘴上本就热闹的易致宁察觉有心,更显得补台助益,于是深得鲁慈秀的认可。

    易致宁甚至没多久就改口,直接称呼鲁慈秀为“娘老子”。

    鲁慈秀担忧康德助在分居期间把心玩野了,嘱意易致宁充当“护主监军”。

    有了鲁慈秀的旨意,易致宁觉得师出有名,便用心留意了起来。

    在易致宁看来,康德助属于能力超群的狠角色,对女人尤有杀伤力,还曾私下评价,只要打一个响指,女的会起堆。

    一段时间看来,并未有什么异常。

    即使那个叫郑瑜的,早两天已听康德助明确说过即将移民了,不足为虑。

    另一个小有怀疑的,就是上次看牙科时,听康德助在电话里安排要谁在四楼等着,当时没听真,但明显是个女的。

    要女人陪着看病?易致宁多留了一个心眼。

    人生在世,需要留心的事很多,譬如照顾幼儿,稀松平常就想得到注意事项。

    而与一个精神病人相处该怎样留心?

    星期五上午,兰埠菁动身去富黎县城看二叔。

    兰立山还没来得及叮嘱事项,刘招娣就打来电话来尽是担心。

    兰埠菁坚辞不让兰立山陪去,一句话就堵住了:“要么你就一直陪我回郡兴。”

    到了县城,已搬家的二叔的电话竟然打不通,关机不像关机,忙音不像忙音。

    连拔几通无果,兰埠菁才真正着急起来,天知道二叔搬去哪了?

    立在富黎县汽车站外的豆腐脑摊子旁踟蹰,后悔前天没有执意弄清新搬地址,以致现在行色匆匆,一时不知何往。

    望着行色匆匆的路人,情绪开始发散。

    上回同富黎县精神病医院主治医生见面时,只粗略地问了“估计药是否吃完”,结果也是囫囵吞枣。

    心思最终落在二叔可能出现的病态上。

    无奈只好拔通了主治医生的电话,询问离最近一次二叔前来开药的具体时间。

    这电话打得巧。

    主治医生告知,兰立辉刚来开过药,还缠着我跟他所谓探讨了一阵的专业问题,我才打发走,前脚刚出门诊室。

    连忙央求主治医生赶紧帮忙追回来,言明自己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来接。

    兰立辉不配合追出来的主治医生,表态不要哪个来接。

    主治医生只好转而继续探讨《临床心理学》问题,才把兰立辉从医院门口拉回来。

    原来近段时间,兰立辉买来两本心理健康类的书,尤其对其中的《临床心理学》着迷,而今竟然得出一个主治医治无法接受的观点,就是自认为可以停药了。

    火急火燎的兰埠菁赶到医院。

    主治医生回避兰立辉后,附耳交与一项任务,目前不能让他停药,顶多只能改成换药。

    瞅着二叔的神情动态,没有狂躁,交流无大碍,悬着的一颗心才稍稍放下。

    出医院乘坐出租车,二叔主动坐上副驾驶位。

    兰埠菁寻思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猜想二叔会出钱结账。

    出租车司机问了三次目的地,可二叔并不直接讲出来,而是聚精会神地指路,“要左拐”或是“往右打弯了”,一个又一个路口地确认。

    在一个亮绿灯的直行路口,二叔还来一句“箭直去”。

    出租车司机脸有恼色,但未发作。

    坐在后排的兰埠菁跟着尴尬,正不知如何介入,突然听到“箭直去”这句俚语,顿感久违的亲切,差一点笑出声来。

    七弯八拐是居民区巷子的特点,二叔对线路门儿清。

    通过准确指路,出租车开到了一处老旧的两层小楼。

    看来这里就是二叔搬来的新家了。

    兰埠菁刚右脚跨出车门,便听到出租车司机的沉闷问话,谁先把车钱付了?

    重新收回右脚时,二叔已然下车,扬长而去。

    付了账,带着测试心态的兰埠菁摇头苦笑。

    二叔所租的一居室里,果然最打眼的就是书桌上厚厚一大本《临床心理学》。

    说是书桌,其实是两张学生作业椅拼成的。

    稀罕的是桌上还放着两摞用铁夹子夹着的四方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

    这便利贴式样的纸片特别齐整,但明显能看出是属于自制。

    兰埠菁按照预定,及早把上次未给的两千元钱递给二叔。

    一沓现票子,让二叔愕然,马上又露羞怯之色,这么多,使不得。伸出的手又缩回去了。

    “都准备好了的,二叔你不容易,我现在条件比原来没上班那一阵好多了,你安心拿着。”

    然后利索地把钱塞到二叔手中,又按照预定讲了另一层意思:“你只要答应我按时吃药,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二叔心情明显好些了,主动接话,药吃多了也有副作用。

    这倒是始料未及的,既担心也有自责。

    看来平时还是关注二叔病情少了,以致自行买书参学。

    自是不忘主治医生交的任务,凭着直觉回应:“久病成医,看点医书可以,但吃药的问题还是要听医生的,尤其不能自行停药。”

    二叔拿起了书桌上的一摞纸片,自称除了看一两场篮球赛,就天天翻书看,抄注解。

    “哪里有篮球赛?”

    二叔说是电视里。

    兰埠菁转身看着屏幕上落满灰尘的电视机,反应不过来。

    对二叔讲的“抄注解”也没听懂,于是接过一摞纸片。

    细看上面的小字,都是用圆珠笔规规矩矩写出来的,全是一些医学上的专业名词及其解释。

    “抄这玩意不累?在书上就能找到现成的。”

    二叔回复,书上是书上的,抄下来的是我的。

    再把这摞纸片翻过来一看,才有了重大发现。

    原来这纸片全是一种彩票的票根。

    “你平时买彩票?我们都还不知道。”

    这语调让二叔紧张了,手足无措。

    兰埠菁立马笑着纠偏:“彩票倒不是赌博,你手气好不好?”

    二叔摇头,没中过。

    兰埠菁两次提及按时吃药,都被二叔“我比你懂”避开了。

    只好再聊亲戚年节的事项,说不上是谁有心而谁无意。

    告辞出门时,二叔还在解释彩票的事,我每期都只买一注,两块钱的。

    尽管对病情不放心,但兰埠菁确信这一时半会也没有办法。

    也不是这一次了,也不只是自己,大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曾无止境的不放心,又都不例外从不放心到按部就班。

    照顾病患比之维系婚姻的几年之痒,或有相通之处。

    从悸动到麻木的经年累月,不知是精神病人的宿命,还是病患家属的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