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255章 遭罪——窜得还不够

255章 遭罪——窜得还不够

    刘招娣有意让兰埠菁带着段准回一趟源江,你本就要回源江的,何不也让段准认认自己家的门。

    而兰埠菁的计划是祖孙三人一起进城,然后让刘招娣带着段准等在铜峰,等自己持准迁证到源江办了迁出,再在铜峰会合。

    兰埠菁强调理由:“一个人打来回才不遭罪,驾驶证又没有考过,平常左车站进右车站出,窜得还不够?”

    刘招娣声称可以直接带段准先在源江下车,等你从铜峰取了准迁证过源江来会合。

    这既是出于做娘的担忧,同时也念及段均益给过两回钱,一次是通过银行卡打了5000元,另一次是上面来郡兴时当面给了3000元。

    刘招娣仍不退让,变着法子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还可以问问段均益有没有空,要不干脆让他也从昌定回源江带段准玩几天。

    兰埠菁抬脚出门透气。

    刘招娣还追出门口问,你就不担心段准长大以后问自己的家到底在哪里?

    院子里有卖糖高粱的,这种也叫甜杆的吃食是兰埠菁所熟悉的,常惹得小孩子留连。

    货担子的叫卖声中,跟风以至购买更容易传导,没一会,院子里四处可见手持大半截甜杆边吃边追闹的小孩子。

    往外走一点,以卖服装为主的街角还算热闹,不时有一家老小的散步又说说笑笑,也有打情骂俏的情侣经过,再有就是赶车赶时间的外乡人。

    兰埠菁郁闷叠加肚子痛,折磨人的例假快来了,情绪低落又烦躁,甚至觉得街角风中的落叶都不愿飘向自己这边。

    埋怨刘招娣不但管得宽,还管得远,殊不知我这个做娘的都没搞清楚家在哪里,又何必急着担心段准的家在哪里。

    “我的家在哪里?”这两年反复问过自己,除了富黎县浩阳乡那个娘家,其他诸如源江、昌定以及郡兴这些地方,都还没有带来家的归属感。

    同样的问题也曾抛给韩霄云。

    再次出人意料,韩霄云先笑后哭。

    先是笑着描述。

    当时揪着吴载育耳朵逼问“你的家在哪里”的样子,自己是趾高气扬的神态,而吴载育是避重就轻的囧状。

    结果哭一场收场。

    说自己可以四海为家,也可以“大丈夫”无以为家,甚至还可以出家。

    韩霄云抹完眼角再目视前方。“因为池州老家没有老屋了,也许只有父母的坟头才可以算是家,晓得你怕,但还是想带你去一次。”

    “晓得怕还带?再者说,凡是怕的事,老子转了背就易得忘。”

    “要做一辈子姐妹,莫到最后连谁的家都没有去过。你不是说你现在还不知道家在哪?等你找到了,老娘也答应到你家里去一趟,就这么约定了。”

    活几十岁,没找到家,真是个问题。

    生活里,不为某个问题介怀的时候,问题自会遁形。

    但往往问题得不到解决,是因为有更大的问题突兀横亘在前,危险被掩盖。

    向韩霄云告假再次前往铜峰以取回准迁证时,答复竟然三管齐下:一是拒绝,二是劝告,三是建议。

    韩霄云早就看不惯了:“你这副霜打茄子的熊样,还能回铜峰撩汉?你毕竟还是涌泉公司一大摊子的‘揽管’,怎么能为了一张破证跑得跟龟孙似的,快递到郡兴不行?周末老娘要带你去昌定听戏,这可是我家老头子交下来的硬任务。”

    瞅着叫屈样,彻底奚落到底:“你请不动假,正常得很,连我家老头子都请不动假,这下你总该心理平衡了。”

    昌定综合城“泰正殿”大戏院最近排了一部新戏《糖高粱》。

    这是一部反映传统企业应对贸易规则挑战的现代戏。

    这部戏原本不叫《糖高梁》,而是一个月前按赫登所提建议并最终改过来的。

    这事还得从“嫁吾婚庆”参与投资这部戏说起。

    月半老板总以赫登为标杆展开所谓头脑风暴,着意拒绝平庸以追求卓越。

    拿月半老板的话说,此生除了胖无可改变,其余都可脱胎换骨。

    有着歌手底子的月半老板一度热衷于制作个人专辑,后又打算重新挖掘婚庆市场商机。

    预判流行歌曲终究竞争强烈又容易落入俗套,于是萌生了在婚庆典礼引入炽烈欢喧的戏歌助阵的创意。

    出于培养戏歌演员并激发戏歌创作才情的初衷,月半老板最终为主投资了这部戏。

    月半老板的底气也部分来自赫登,因为第一时间聘请了梁正秋教授当顾问。

    自从韩霄云不再主动提供兰埠菁情况以来,赫登已经苦恼多时,直到一个月前发现Damon竟然转发了一条有关糖高梁的动态,才嗅到一丝信息。

    那图文迅速渲染代入感,意识到月半老板参与投资的这部戏合适命名为《糖高梁》。

    “这部戏还有什么名字能比《糖高梁》更贴切的?”赫登重新梳理表达——

    糖高梁自带高度,饿了可以充饥,急了能够御敌,正是类比传统企业面对国际竞争时应该内部挖潜,以立足自身为主,同时主动调适,勇于接受外部挑战。

    一截截的糖高梁,水多筋骨壮,也完全契合传统企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转型升级的喻意。

    糖高梁还特别接地气,越吃越甜,喻示有个好结局。

    ——

    这番言词一出,乐得月半老板在电话这头转圈,也得到梁正秋教授的首肯。

    随后赫登对Damon能发出这样的朋友圈非常好奇。

    Damon耸耸肩,因为没有吃过糖高粱感到稀奇而已。

    仔细再问,才得知Damon的转发来自于邹蕾。

    而邹蕾的转发就源自兰埠菁。

    “始作俑者”就是兰埠菁上次发的那条只剩最后一截糖高粱的朋友圈。

    得此推断,足足笑了三分钟才止住。

    Damon见状仍在耸肩。

    赫登一把擒住又拍又按,语调抑扬顿挫:“我是一举两得,你是无心插柳,此事必须奖励,奖你带薪回国休假一个月,多发点异国风情的朋友圈。”

    《糖高粱》首演即引起轰动。

    按照演出计划,国内上演五场便开始国外巡演,一时间在昌定一票难求。

    有人给爱听戏的吴载育预订了《糖高梁》第二场的一个戏院卡座。

    原本打算去听戏的,还与盛光信托总经理约了同去。

    可就在昨天,鹊林集团临时领受了紧急任务,吴载育这戏也看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