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260章 认路——墨水靠对尖

260章 认路——墨水靠对尖

    羞怯的兰埠菁既着急时间,还惯有地紧张。

    康德助的穿着仍是标配,黑色夹克罩着白衬衣,头发有点长,皮鞋不算亮,但整个人透着儒雅沉静。

    空手而来的康德助径直走近,才微抬右手拉低夹克拉链,从里面取出装着户口内页的信封。

    兰埠菁并未及时伸手去接,而是一个劲地在拎包里掏出精装小盒的印山石,嘴上却说着另一茬:“还有一瓶香水,可以给家里人用。”

    康德助手上的信封还压在接过来的香水下面,伸着下巴朝信封努努嘴,示意赶紧接过去。“你是个假特务,一手交钱一手又不接货。”

    在富黎至铜峰的车上临时化了淡妆,仍然对妆容不自信。“今天起得早,一副黄脸婆的样子出来见你。”

    又麻起胆子交汇目光,明显发现眼睛布满血丝。“你肯定熬夜了,该化妆的是你,工作可是干不完的。”

    康德助略微点头,侧身高举右手,往院内停车坪方向一挥,易致宁驾车迅速开到跟前。

    兰埠菁留意到康德助挥手招车时的白衬衣领格外打眼。

    待易致宁歪着从里侧推开门,康德助让到一边再径直安排兰埠菁:“我懒得拿在手上,你送的小礼品直接塞到位子前面的拉屉里就行了,其实香水格格不入,印山石在拉屉里就也有现成的。”

    当着司机谈送礼,兰埠菁脸上顿时麻辣火烧,低头瞄见SUV踏板,赶紧转话找台阶:“车子装一幅踏板挺时髦的,我真有点不习惯。”

    康德助一愣。“郡兴的到哪里都不习惯,先把东西收好再说。”

    兰埠菁回避易致宁的鱼泡眼,迟缓着照话扯开拉屉后,竟然发现了同款的小盒精装印山石。

    兰埠菁诧异得缩手又伸手,准备两相对照来看。

    “抓紧时间缩脚关车门。”康德助已然在挥手猛催,返回之前又在揉眼睛,“别磨蹭了,快点开车走,我加班写材料到凌晨两点多才睡。”

    经此一出,坐上易致宁的车的兰埠菁格外不自在。

    上回见面时康德助坐着这台车,这回又送站,难不成这是专车?上车之初也不敢问。

    易致宁也故意不说,两手紧握方向盘直视前方。

    与上回看到的“好不一样”,这一回倒是显得接地气,易致宁瞄了一眼副驾驶位,明显又是有话要说的样子。

    过了两个红绿灯路口,兰埠菁这才主动攀谈。

    才聊一会,易致宁明显感觉到有意打听康德助的私人情况,尤其是婚姻家庭。

    易致宁其实不擅应变,更不习惯撒谎,但偏偏这件事多留心眼,竟临时编瞎话。

    主题只一个,就是康德助与老婆特别恩爱,家庭如何幸福,老小如何和睦,总归能有今天,主要仰仗老婆的功劳,父母也教得好,平时是断然不会胡来的人。

    兰埠菁心沉气挫,一时不好插话,连吞口水。

    车子进入火车站西广场的喷泉转盘了,兰埠菁终于憋不住最后一问:“你是康德助同事还是朋友,或者?”

    掰扯到了候车处,易致宁早预备作答了,我在办公室做后勤保障的一点小事,反正赶车的只认路,墨水靠对尖,有两滴墨水还是靠认人借来的。

    敷衍说再见,各添心事。

    易致宁寻思这一通瞎掰是否该向康德助坦白交待,一路边琢磨边假设。

    刚开到单位,临时接到家里一个紧急电话,易致宁来不及报告,迅速调转方向回家。

    兰埠菁寻思的就更深了。

    人在旅途的感觉,从来没像今天这么浓厚过。

    把额头抵在车窗上,还时不时用脸去贴,以保持赶车疲乏后的清醒。

    车厢下看不见的铁轨轰隆作响,不但不影响兰埠菁聆听内在的索问,还像两只异能超长的抓手,把心底深处的喟叹提溜出来。

    三次见面,竟然一次比一次时间短。

    头回见面只有10分钟,第二回不到5分钟,这一回更短,3分钟都不用掐头去尾。

    头回见面就有遗憾,因为当时没有细问,没有细聊,没有把第一印象搞好。

    本想着扳回一局,结果却弥补成这样,越想补救越难达意。

    想起了“事不过三”,还想起了韩霄云那乌鸦嘴的“霜打茄子”。

    列车的盒饭是鱼香茄子,直接没胃口。

    刘招娣询问身上不舒服?

    摇头只答:“我今天跟茄子有仇。”

    铜峰的云层总是显得矮,早上还看到朝阳在霞光挤兑下露了一小脸,这会的天空已由更矮的层积云当道,还飘起碎雨来了。

    此刻,康德助正听从摄影师口令“茄子”,扮着笑脸,与结束会议的一大帮人在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早在会还没开完时,隋峰朗就跟总经理附耳,然后急匆匆步出了会场。

    散会后,王棠锵收拣会议资料时,神秘兮兮地向正在整理材料袋的康德助透露,有人为签注服务中心那块地,打算来闹事,隋峰朗被区里紧急召去了。

    由隋峰朗牵头负责的建设任务,最终确定以临时建筑方式进行。

    这块地归于城建公司名下,但目前正委托一家商业公司代为征收。

    而这块地正是易致宁家的所在。

    原来这拆迁就是用来建设签注服务中心,这可是头回听说。

    既然是为建公共项目,为何由商业公司搞征收?既然是商业公司征收,为什么不能谈条件?易致宁满腹疑虑。

    当隋峰朗从区里散会回来,康德助也已从易致宁口中得知大概。

    拆迁历来利益攸关,康德助打算不予掺和。

    听说现场还在对峙,易致宁家里的老太太和两个妹妹都守在自家院子前的横幅下。

    易致宁还是抽空回单位接康德助下班,在车上全然忘了早上送兰埠菁时瞎掰那一说,而是就眼前拆迁之事滔滔不绝。

    易致宁家是从铜峰老郊区转户的半边户,那一年取消郊区扩并城区,农民进城,所有人一夜之间转为非农业。

    当时为鼓励各单位接收适龄青年上班,给每人“戴帽”解决18000元的安置费。

    易致宁爸爸当年退休不久,正好单位工会缺钱又想添置一套音响功放机,结果一拍即合,将易致宁作为职工招进去,既多一个人做事,又解决了设备费用。

    后来还经常开玩笑,讲易致宁是一套功放机换来的。

    见康德助只听不答话,易致宁尽量长话短说。

    两个妹妹年纪小,后来都没有上班,嫁也嫁得一般,就都继续住在自家老院子,后来扩了一点面积,正儿巴经补齐了手续。

    现如今商业公司来拆迁,按说对易致宁家应该与其他人家一样,给三姊妹各自一套安置房。

    可商业公司以易致宁在以前分了房为由,只分两套,等于少分了一套。

    三姊妹只两套房,易致宁这做哥哥的怎么分得匀?

    听唠叨大半天,康德助刚到家就接到王棠锵的电话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