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脚背深的水 » 271章 禁忌——只有冷闹凑

271章 禁忌——只有冷闹凑

    管理讲究长计划、短安排,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

    坐办公室久了,如不想被板结,需要工作学习化,注重积累,善于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被“淹留”的康德助虽然没提任,心气仍是高,即便风传隋峰朗将升任总经理,一再提醒平衡心态,少生波澜。

    冷眼发现,王棠锵最近到隋峰朗办公室去得多。

    康德助没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是一反常态,把王棠锵叫到办公室打预防针:“隋峰朗能当总经理自然好,但你不要操之过急,不要特别现形。”

    一拢长发的王棠锵连忙辩解,不是我主动套近乎,而是隋峰朗在整理十年来的个人文稿,喊我去帮忙。

    “那更不合适,说到底这还是隋峰朗的私事,何况材料工作也不是你的强项。办公室主任的触角很广,但你毕竟是女同志,与男上司打交道要谨慎。”

    康德助觉得还不达意,继续旁敲侧击:“人家是何田田的老公,孩子还小,何必着急所谓攒了十年的个人文稿,你莫跟着凑热闹。”

    两天前,康德助与“祖宗”何老爹通过一次电话,听说何田田生孩子以后,既要在政务服务中心坐窗口,又要做家务,情绪不好。

    王棠锵在康德助面前少禁忌。“不凑隋峰朗的热闹,那凑你的?”

    “我的更不行,根本没热闹,只有冷闹凑。”康德助开始点烟,起身打发离开,“从序列上讲,易致宁还是你管的,最近合同的事扯麻纱,还要拜托你,希望在你手下的绩效不受影响。”

    下午送康德助出门开会后,易致宁顺道去住递交低价租房申请表。

    文本目前遇到了部门分岐,聚焦在信息系统建设上。

    有的部门坚持将信息系统建在业务内网,后续信息共享将通过完善资源库来实现。

    有的单位则希望建在公共服务网上,先总后分,免得应用渠道不畅。

    拓展训练基地作为务员人员技能培训单位,既沿袭服务管理的传统基因,又富涵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终归绕不过信息系统建设这一基础支撑。

    会场众说纷纭,意见争执不下。

    会议主持人点将发言,与会者也早就留意到只埋头记录而暂时未发一言的康德助。

    “服务管理的重心是人,首当其冲的又是务工人员,有的部门提出来要把信息系统建在内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开场白之后的康德助停住了话。

    与会者尚不知此说真实用意,都在等着下文。

    康德助没有先讲个人代表部门的意见,而是一口气把正反观点作了梳理——

    试想在更多尚未设立拓展训练基地这种单位的地方,原有的信息系统会建在哪里?升级的信息系统又会建在哪里?

    可能还只能依托于传统方式,因为有原有的手段机制,信息系统的底子是现成的,对上下条块负责的渠道畅通,责任也划得清晰。

    我们也都看到,市一级来统建信息系统的确实少有,基本上是交给老机制来建来管。

    这一方面是顾忌外网与内网这两张网互联互通应用的难度,另一方面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牵涉广,经办签注服务要在信息系统直接操作。

    ——

    与会者不免私语寻思,这是探讨学术还是以退为进?

    康德助把座位前的姓名牌取在手上,向与会者举起示意——

    我这几年越实践越觉得信息系统是瓶颈。

    目前公共资源库还没影,可谓上下不通。

    而以前所建系统局限内部运作,可谓内外不通。

    要基础信息的时候,拓展训练基地想尽办法,安排信息员上门入户把信息摸底搞清,逐条逐网格登记录入。

    但等到要应用基础信息的时候,结果就要返过头来求人。

    每个月的统计,要等专业单位出月报,报表没走完审批流程还不能提供。

    如果上头交办某项特定的分析,要临时咨询倾向性的数据。

    哪怕是基层采录进来的数据质量通报,也要求助于信息系统的后台支持。

    所以这种不适应联席协作的模式要改,文本在起草时也绕不过去。

    ——

    有与会代表当即反诘,改哪那么容易,怎么改?

    会场里顿时声波阵阵。

    康德助朝对方点点头,快速地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工”字,再起身拎着草稿纸环顾展示。

    “大家注意看这这个‘工’字,平行的上下两横好比是两张网,一张是从市区两级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外网,一张是内网,那么两横中间的一竖所代表的是什么?”

    康德助还不打算先亮出底牌。“既然文本将固化单位、出租屋主、务工人员的信息报送责任义务,那么对应这种覆盖面最好的是互联网,对此请不要有丝毫怀疑。”

    然后继续阐明事由:“如果服务管理在互联网上有这样一个入口,既可以面向大众登记报送信息,又可以外网操作,还可以内网关联,不妨试想一下,以后的基础应用和业务建设是不是迎刃而解?”

    会场里不时听到讨论之声。

    康德助并不在意,而是把草稿纸的“工”字又加一横,变成一个“王”字,再在“王”字正中间的横竖连接处加粗,赫然变出一个显眼的圆点,再次拎起来展示。

    “如果这个圆点,它有能力解决基础信息采集,它有条件实现内外数据交换,它不但能够在外网与内网之间起到信息仓储作用,还能够横向对接联度协作的行业需求,那么它就应该进入到决策层面。”

    康德助喝了一口茶,自顾自地笑。“也许所讲的全是蓝图一张纸,因为这个圆点到底能不能凸显出来,核心是要解决网闩问题。网与网之间的网关问题,真正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古班讲闭关锁国,如今好比是网关锁人,网关不通,务工人员信息就流不动。”

    会场内的一位行业副主任插话附议,通则不痛,是要打通网关,让务工人员信息真正流动起来。

    康德助提起了一篇文章。“我曾经给《城镇化研究学报》写过一篇‘做锐意推行签注服务一证通的扳道工’,特意拿来打一个比方。”

    然后重点提及解决网闩网关问题:“其实跟扳道工让火车按需入轨同理,今天在座各位同仁,谁最像为务工人员这列火车效力又为联度协作服务的扳道工?应该是拓展训练基地。也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单位,理当有所创新。”

    尽管观点赢得多数与会者的认同,但仍有与会代表不为所动。

    对应坚持的观点强调的是,务工人员信息必须由专业单位先行掌握并且为主掌握。

    行业办派来与会的是一个年青业务骨干,康德助竟不相识。

    可气的这位自诩站在行业办的工作角度,一通说辞之后表态,支持由专业网继续主导信息系统建设。

    有的部门考虑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需要强力调整约束,在发言时更倾向于维持由专业网主导信息采集报送的现状。

    还有的参会者也不嫌事大,提出将要推行新的应用卡,而相关信息始终拿不到,即便有两轮签字也白搭。

    结果,会上火药味越来越浓。

    信息系统由谁建?信息采集报送由谁监督?

    满以为可能通过文本可以推动务工人员服务管理进程的康德助越听越烦。

    极个别与会代表既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又对康德助的观点不予苟同。

    散会后,康德助通过参会的旧识了解到两条讯息。

    一是专业部门在谋划实有信息采集大会战。

    二是以前熟识的解大队长提拔了。

    在月台上等车,望着斜对面那栋五层小楼发呆,以至于有熟人从身旁经过并打招呼都慢一拍,转身再尴尬回应。

    就在那栋五层小楼,值守无数的班,写却无数的材料,留下了最好的年华,如今甚至都没有勇气再走进那栋楼,多重思虑交织。

    章威武虽似乎还在那栋小楼里余存着不怒自威。

    而早已作古的叶识海最是让人唏嘘。

    不入眼的隋峰朗也在思绪里如影相随,如今都可能快当上总经理了。

    在运维室的任上,过手的材料多如牛毛,打交道的人也灿若繁星,后来经常听到谁谁谁又被提任了。

    这不,刚才的会上得知,自己在材料上多次给予帮忙解围的解大队长也已升职。

    近两年看似松一肩,但却局促于变化。自章威武退休,不再时刻担心诸事遗漏,连手机都可以开始设置呼入限制了,自己少了一道紧箍咒,可是职场心理俨然多出数重玻璃门。

    此际易致宁风火轮似的赶到了,将神游已久的康德助从月台上接走。

    易致宁情绪不高,因为还得再跑一趟,手续不易得办。

    尽管易致宁想着尽量不渲染,嘴上仍把不住,家里人恨不得把合同撕个粉碎,老婆不敢拿我出气,但两个妹妹和我儿子总是念个不歇气。

    易致宁还是念想如儿子所愿,把妹妹匀出来的两小套房子都给了他,先稳住一头再说。我现在只剩两套还没到手的廉租房,想让老太太去住又担心孤单了,更架不住妹妹们碎碎念。今天早上一睡醒,睁开眼睛,觉得自己的祖业突然之间就没了似的,真想不通。

    康德助附和一句:“我也想不通。”

    两相一愣,静默了。

    车过铜峰江大桥,江天一色,都无心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