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吾父有宰辅之姿 » 第二十一章 第一辆大纺车

第二十一章 第一辆大纺车

    杨荣烧了半辈子瓷器,对于细瓷,有着极深的执念。

    既然杨祈表现得很有信心的样子,他便让杨魁立刻动手。

    杨祈也没有推脱,他让杨魁从最开始的采石制泥入手,从最初的环节开始。

    之后的淘练泥土,制坯,修坯,上釉,烧窑等每一个环节,他都准备亲自过一遍。

    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

    杨家烧制瓷器的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

    这个时代烧制的瓷器,主要是两种:青瓷和白瓷。

    杨家地处北方,他们用的也是烧制白瓷的技术。

    只是技术水平不过关,始终没法量产细白瓷。

    中国瓷器的巅峰是宋元明清,无论是宋代的五大官窑,元青花,还是明代景德镇的瓷器等,都比现在的青瓷白瓷要强得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杨魁采石制泥的一举一动,无不透着标准娴熟,比十几年的老工匠都还要熟练。

    一看他的架势,杨荣便放心了大半。

    连续多日,杨祈都带着杨魁花半天的时间在窑洞这边。

    不过,家里的事情他也在推进。

    比如——第一辆大纺车。

    有了柳雄送来的木料,他便让杨魁启动大纺车的制作了。

    大纺车,在这个时代,妥妥的高科技。

    中国古代的纺织原料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变化。

    最开始是葛,然后是这个时代的麻,最后才过渡到棉花。

    大纺车,主要就是用来纺麻的。

    它分为加捻卷绕、传动和原动三大部分,可以达到32个锭子。

    原来手摇式或脚踏式纺车,每天最多纺纱1-3斤,水力大纺车一昼夜可以纺一百来斤,差别是巨大的。

    当然,杨魁现在打造的,是人力大纺车,需要专门的一个人来摇动,还达不到这个效率。

    但人力大纺车之后,改造成水力大纺车就相对简单了。

    在河流处多设置水力大纺车,一辆大纺车一昼夜一百来斤纱,比人工纺纱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在原先老纺车所在的偏房内,一根根木料在杨魁手中被炮制成各种不同尺寸不同功能的部件。

    在杨祈让放慢速度的情况下,也只花了两三天,便把第一辆大纺车给打造出来了。

    “小郎君,这就是你一直说的大纺车?”

    秋娘好奇地仔细观察着这辆新式纺车。

    小铃铛也不停地摸摸这里,看看那里。

    “这么多的锭子。”

    “没有脚踏,得有一个人来摇动。”

    小水仙盯着大纺车,皱眉思索着,还念叨着。

    “这就是大纺车。”

    杨祈也有点小兴奋,说道:“秋娘,你拿一些麻缕来试试,我让杨魁摇动纺车。”

    大纺车至少得要两个人来配合,双手摇动纺车可是个体力活。

    32个锭子,和之前脚踏式纺车的两三个锭子,肯定是有很大区别的。

    秋娘拿来一些纺纱的麻缕,和小水仙小铃铛一起,手忙脚乱地开始在大纺车上试验。

    “错了,错了,不是这样。”

    “黏在一起了,方向反了。”

    “太快了,跟不上了,慢点!”

    “哎呀,纱出来了!”

    “麻缕不够了,快去再拿点。”

    ……

    三女叽叽喳喳,不时地惊呼出声。

    小半天后,大纺车停了。

    不是出什么问题了,而是后院的所有麻缕,都用完了。

    平日里够秋娘纺纱半个多月的麻缕,就这么小半天,消耗一空。

    看着纱锭,秋娘小水仙都震惊了。

    “小郎君,这大纺车,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秋娘脸色严肃,拍了拍小铃铛的脑袋:“小铃铛,你不许说出去,不然以后就不给你吃好吃的。”

    连秋娘这种性格柔弱的人,都有了这种想法,可见大纺车给她们带来的震撼。

    “秋娘,我不说就是了。”

    小铃铛皱着小鼻子,眼睛一转,道:“有了这个纺车,我帮你纺纱,那以后是不是能吃更多好吃的?”

    “嗯!”

    秋娘难得地意气风发道:“有了这辆纺车,一天能抵得上以前干一个月,咱们能……能宽裕些了。”

    一个月挣五千块钱,和一天挣五千块钱,那能一样吗?

    “秋娘,这是两贯钱,你拿去多买点麻缕,多余的用来周转。”

    杨祈让杨魁拿出了两贯开元通宝。

    “纺出来的纱,你可以交给家中相熟的妇人来织布,织出来的布给她们留一些就是了。”

    “我在家时,杨魁有空,就帮你们摇纺车。”

    “这辆纺车赚的钱,我们对半分。”

    “不行!”

    秋娘急忙摆手拒绝:“这纺车是小郎君和杨魁兄弟打造出来的,我们只是帮忙干活,哪儿用的了这么多。”

    “就这么定了!”

    杨祈不容拒绝地拍板了:“只是这辆纺车而已,主要是你们在劳作,这是你们应得的。”

    顿了下,他又说道:“等你们熟悉了,我让杨魁再打造其他的大纺车,咱们招人干活儿,也得你们来教和照看,只是后面的你们就占不了这么多了。”

    大纺车之后肯定是要大量建造的,前期需要让秋娘先适应熟悉一番。

    见杨祈坚持,秋娘也就同意了。

    “小郎君,我……我能不能先不做肥皂,来帮秋娘干活儿。”

    小水仙扭捏着,低声问道。

    杨祈挠了挠头,无奈道:“肥皂,你还是要做的,并且要尽快掌握。”

    “不过,你不忙时,可以来帮秋娘。”

    肥皂前景未知,但这大纺车的赚钱能力,是一目了然的,小水仙自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好在肥皂的事情也急不来,每天能从屠户那里买到的猪油,也是有限的。

    杨祈突然发现,生活节奏一下子变了。

    早上晨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熊孩子。

    虽然有了大纺车的诱惑,上午秋娘还是坚持给杨祈上课。

    而杨魁上午花一个时辰教五个厨师学徒厨艺之后,便去摇纺车配合小水仙纺纱。

    下午,杨祈则带着杨魁去窑洞那边。

    等晚上回来,秋娘还要继续挑灯夜战。

    实在是杨魁纺车摇的又快又稳定,耐力持久,效率极高。

    秋娘有了杨祈的资金支持,从杨家庄户里购买了大量的麻缕。

    她和小水仙两个女子,摇纺车又是个体力活儿,两人远远比不上杨魁。

    最初秋娘还很不好意思,但看到杨魁摇了半天跟没事儿人一样,便也习惯了。

    杨祈很想说,秋娘,你变了——论一个压榨资本家的诞生!

    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地满满当当。

    时不时地,还得和柳安,嫫娘等聊下其他的事情。

    以至于再想像之前那样,躺在躺椅上喝杯茶,悠闲地消磨时光,不可能了。

    时间一晃,便到了三月份。

    春耕,要开始了!

    整个杨家,似乎都弥漫着忙碌的气息。

    这个时代,北方许多地方种的都还是粟米,没有像后世那样种冬小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对于种粟米,杨祈完全没有任何经验,他暂时也没想着在这块做任何的改变。

    甚至就连大杀器曲辕犁,他都没有弄出来。

    这个时代,种庄稼可是大事,万一因为他而造成减产或绝收,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小郎君,老管家又差人来要钱了。”

    这天,杨祈刚回来,秋娘便皱眉向他禀报:“明天弘济寺的大师们就要做法会了,法会之后就要给香火钱,老管家要得很急。”

    “这个老东西!”

    杨祈不由骂了起来:“好事儿想不起我,要钱的事儿倒是记起我了。”

    春耕之前,依照惯例,杨家首先要邀请弘济寺的和尚,举行一场法事,为春耕秋收祈福。

    法会之后,杨家接着要举行春祭。

    春祭结束,春耕就正式开动了。

    对于春祭等这些古礼,杨祈也没啥想法,按照惯例走就行了。

    弘济寺的法会,他本来以为虚一和尚惨事之后,法会能不能办都还是个问题。

    谁知道,弘济寺似乎是为了挽回面子和信徒,这次出动了二十多个和尚来杨家。

    两个虚字辈的老和尚带队,准备在杨家举办一次规格较高的法会。

    问题是,这法会,不是免费的呀!

    来人多,规格高,相应的给的香火钱就得多呀!

    前天当杨祈得知老管家准备拿出八贯钱给弘济寺后,当时就恼火了。

    更让他恼火的是,老管家居然盯上了他的私房钱!!

    借口杨家账上不宽裕,春耕在即花钱的地方很多,让杨祈出一部分香火钱。

    真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