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门科举路 » 第十章赴京赶考

第十章赴京赶考

    百姓常说,举子进京赶考,就是指会试了。

    只要过了这一关就是贡士了,贡士不会剔人了,殿试没有错误就会被皇帝赐进士,就可以当官了。

    安州府距离京城两千多里,虽然不是万里之遥,走上一趟也是长途跋涉啊!

    张丰和王习还有李青,杨奇,李台一辆车,挺挤的。

    杨奇:“还没来得及恭喜子爱兄,高中解元呢?”

    李青笑道:“是的!子爱兄给我们梨香县长脸了。”

    张丰拱手回礼:“侥幸,侥幸而已!”

    李青拱手道:“在下字子恒,请子爱兄以后多多关照!”

    杨奇:“在下字立新,子爱兄以后就讨扰了。”

    张丰谦虚道:“客气!客气!子爱和大家一起努力。”

    由于几人共乘一辆马车,倒不寂寞,途中彼此了解,聊聊人生,谈谈理想,然后都做一场高中的白日梦,途中欢声笑语不断。

    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还是很冷的,虽然说立春了,但是几人还是把厚衣服穿在身上,有披风的还要加上披风,全身像个大粽子似的。

    杨奇就很喜欢吹嘘自己,耍帅,披风披的像个战士一样。

    之后的几天,几人一路同行来到一处大城,到了大城可以落脚休息一下,也顺便买一些东西,补给,以供后面的路程所需。

    一行人在采购补给之后,又在客栈休整了一晚,第二天继续前往京城的方向,继续向西南。

    之后的几天,天气阳光直射着大地,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气开始回暖了。

    杨奇问道:“天气那么好,你们有没有好诗句?”

    李青:“这个真没有,在担心家中的妻子。”

    王习问道:“子恒兄,家中有何事?”

    李青:“唉!不提也罢!”

    张丰说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杨奇:“说的好,确实是如此,子爱兄成亲了么?”

    张丰回道:“还没有,如果不是考上举人,官府都要强制在下成亲了。”

    杨奇:“哈哈哈!”

    …………

    日落西山,红霞飞。

    张丰喊道:“停下,我有话要说。”

    两辆马车停下来,李台说道:“表弟怎么啦?”

    张丰:“后面的路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每天日上三竿才开拔上路,日落就休息,还有避免在夜晚在野外逗留和休息,不要贪图便宜住小店。”

    李青:“这是为何?”

    张丰:“第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二避免不必要麻烦,万一碰到抢劫的。第三不要住小店万一碰到黑店就全完了。”

    王兄赞同道:“说的对!”

    其他人听到也觉得不错!文人就是这样,不仅胆子小,还想象力太丰富,听解元的肯定没错,人家比自己聪明啊!

    张丰:“表哥,加快速度,就算赶不到下一个州府,县城也可以。”

    李台:“放心吧,表弟。”

    路上确实碰到几个小店,没人敢下车歇息,到了天开始黑了才到一个县城,众人大喜,终于有住的地方了。

    好久才找到一个客栈,众人赶紧上前询问住了进去。

    晚饭张丰不敢吃客栈的东西,吃的是窝窝头,张丰却一点都不在乎,啃的津津有味的。

    王习笑道:“子爱兄,真是太小心了。”

    李青:“出门在外,小心点没有坏处。”说完李青从包袱里拿出糕点开始吃了起来。

    众人看到这一幕,确实小心点没坏处。纷纷开始拿出自己准备的吃食。

    吃完饭就休息了,五个人一间房隔壁就是一起的另一个马车的举人,所以在今晚上,众人不得不同塌而眠了。

    一夜无话,没出什么事情,众人继续赶路。

    三月份,众人来到洛阳,洛阳距离安城很近,也就是十天左右的路程,而且途中还是官道,抵达这里,就意味着比较安全点了。

    那个不长眼敢在京城附近蹦跶,为非作歹?

    洛阳是个古城,三国大时代被烧了一次,现在已经修复完成了,还是非常的繁华。

    放眼望去,全是贩夫走卒来往,茶坊酒肆,四下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比安州城还要繁华。

    众人进了一家大客栈,两间房子,为保险起见还是和之前一样。

    张丰叫了一桌家常便饭,五个人开始狼吞虎咽的样子,一路上风餐露宿,吃不好睡不好的,没办法啊!

    这个洛阳,除了繁华,消费上也比安州更贵,以一碗清汤面为例,安州城的价格十文钱一碗,洛阳却要五十文钱,足足翻了五倍。

    洛阳尚且如此贵,京城呢?岂不是更贵?

    青楼是数不胜数啊!不过,贵也有贵的道理呀!人家的服务周到,热情如火,人家不仅菜不错还考虑了客人的精神粮食了,此时的大厅里面,就坐着一位老先生,在说书,他绘声绘色的描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卖力的讲述着小故事。

    对于这些张丰却是丝毫不感兴趣,前世的故事听的数不胜数。

    众人开始睡觉,众人商量好了,明天早上继续赶路,到京城在休息。

    房间里,张丰正在靠着窗户边上,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行人,心中感慨万千啊出人头地,谁知道自己怎么来的,出人头地不知道实现。

    街上很多都是进京赶考的举人,他们一大队的来,又有很多人走,还有投宿的,还有去青楼的,还有用功读书的,非常的多。

    至于去青楼的,张丰觉得他们都飘了,一个举人而已!

    还没有到京城呢,竞争激烈已经开始了,科举对于朝廷而言,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才不在于多,够用就行,皇帝登基十年才录取一千多人,所以这次几万人的举人,最多也就录取一百人都是非常高的比例了。

    残酷啊!

    历来都是如此。

    ………………

    第二天张丰等人又开始上路了。

    一行人的马车去往京城方向,在宽阔的官道晃晃悠悠的行驶着。

    很多人都是去京城的考生,都在马车里看书打发时间,去往京城的路途遥远,但是张丰过得也是舒心至极,李台赶车。

    安城(京城)

    京城是大光王朝的国都,张丰等人都是第一次都京城,难免有些土包子进城的样子。

    马车内,张丰忍不住的掀开,车窗帘看向外面的大街。

    两边的商铺修建的极为宽阔富丽堂皇,有气势,不愧为国都。

    张丰等人下车,准备找客栈投宿,可能是因为举子进京赶考的原因,一路上不少的官兵正在巡锣,其中一个领头之人,是一个女子,面无表情,非常的冷酷。

    路上的行人大部分都是衣着华丽,精致,张丰看到还有胡人正在自己的摊子面前,售卖自己的物品。

    皇宫!

    安阳公主问道:“有没有发现安州府的解元张丰?”

    小清:“回公主,还没有。”

    安阳公主:“继续打探,找不到你也不要回来了。”

    张丰感叹京城的住所真是贵的离谱啊!若不是因为考中举人收了不少礼,可能自己撑不到考试的那一天。

    李青:“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住客栈了,太贵了,如果不是中举人别人送点礼还有官府的奖励金,我们可能撑不到考试的那一天,能省则省。”

    杨奇:“我觉得也是,我们还是租赁一个小院吧,那么多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客栈确实承受不住。”

    张丰一看这个情况,还是随大流吧,点头:“好吧!”

    众人在平民百姓那里,租赁一个差不多的院子,也有很多考生们纷纷开始往这条街租,没办法囊中羞涩。

    虽说京城是都城,但是穷人也是有不少的,不少农户人家的考生们都愿意租穷人窟,让这些穷人家挣不少银子。

    院子是两进的,前面是四间主屋,后面是马厩,两边还有八个侧屋,一边四个,这么大的院子一个月租金六十两银子。

    王习开心道:“这么多房间,各位怎么选?”

    一起付的钱,没办法这样省钱。

    杨奇微笑道:“这些人里,立新最佩服子爱兄,路途中又给大家探讨书籍,文章,还有指点,所以中间的主屋给子爱兄,众位同意否?”

    李青:“在下同意。”

    张丰又和他们商量了之后,张丰和表哥李台住在一起在主屋,旁边的是王习和杨奇。

    院子北边是达官显贵还有皇宫,东面是官宦人家,西面是商人,张丰他们住的是南边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这一趟不容易啊!李台买点菜的,然后做饭,张丰收拾一下屋子,吃过晚饭后,张丰早早地睡下了,这些日子,天天在路上,舟车劳顿,张丰还瘦了不少。

    次日清晨。

    张丰就开始闭关苦读圣贤书,众举子一看张丰这么努力,怪不得考三次第一,都开始苦读,张丰的饭都是表哥李台准备的。

    会试在即,张丰心中还是有点紧张的,家里的母亲还有两个舅舅,都是期望颇深,特别是族长和大舅都希望张丰一飞冲天,从此鸡犬升天。

    皇宫!

    小清跑进华宫说道:“公主,那个解元张丰找到了,他租住在贫民区那里。”

    安阳公主高兴道:“给我打扮一下,我去看看他。”

    小清扭扭捏捏道:“公主,皇上不让你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