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才是大仙 » 第二十一章 再回小青山

第二十一章 再回小青山

    紫河州渡口处,又是两道飞舟飞出,只不过方向略有差池,一个飞舟颇为奢华,其上是王冲与刘玉岩,另一条飞舟古色古香,亦是两人成行,其中便就是有秦潇,另一人则是那冷艳女子宋鹤闲,但见二人相言甚欢,好似早就相识,亦或是早就约好同行了。

    “如此说,你是为了躲避李家那家伙求亲,才接了这任务?倒是委屈你了。”

    宋鹤闲有些心疼的说道

    秦潇苦笑,发丝在风中轻舞,摇摇头

    “亦只是缓兵之计罢了,若真那么容易,何必远走草原一回。”

    “唉,说是修仙大族,可利益当道时,又与凡俗世家有何分别……”

    …………

    这些事周志一概不知,也并不是很有兴趣。此时的他飞舟慢遁,心中似有牵挂,但看着不远处的小山头,明明只是心念之间就可到达,但却是任由飞舟缓缓飞遁。

    其实一眨眼之间,周志已在外漂泊了约有十年了,虽是前世今生经历颇多,但真正有家的归宿自然就是在小青山的十几载年岁。

    这些年来,家书难收,也只有寥寥数十封而已,毕竟从小青山到天池城所耗的财力就足以使周家过个舒服的寒冬了,更何况到紫河州,在紫河州数年,周志也仅仅收到一份而已,但那道家书有一匝之厚,周志认得那狂娟笔迹出于父亲,好似写书一般,亦或是周母的叮嘱,竟是在家书中奖讲将数年内的大小事都给写了一番,大到婚丧嫁娶,小到庄稼收成……

    还提到,周志那两个弟弟,周峒与周绻二人,纷纷随了父亲志向都是应了科举,如今也是在州府里谋了小差事,不过令许多人意料不到的是,几十年后齐国官场上纵横的冷面铁相与内阁之首的二人,都是周姓,一内一外竟是将齐国的太平生生延续了三十年。

    至于两个妹妹,周偌与周锾二女也是到了年纪,又因生的美貌,一个嫁了商贾,一个随了官员,但都说是和和睦睦,也都不错。

    只不过小青山就在眼前,熟悉的紧,但也怕的离奇。

    远远望着小山上的一户亮光,周志犹豫了片刻,便是换了一副模样,扮成一个信差的模样,手中捏了一封家信,又是抽出一张画卷,至于细软金银等也是满满一袋,或许这样的方式相见,更稳妥些吧。

    回家的路,虽许久未经,但也没忘记过,就算是大雪覆盖,周志的脚步也是稳稳的走到了那未曾变过的小院前。

    “这里可是周大郎家,有家信来了…”周志叩开那竹门,探了脑袋进去。

    “谁啊,你说那个郎啊!是峒儿还是绻儿啊?”

    一佝偻身影推开房门,和记忆中不符的是,周父的身形越发的消瘦了,还未淋着雪,他的头发就白了,让周志看着心底酸楚。

    “是周大郎的家信。”周志忍着了一些酸涩,始终是未敢正视。

    “啊,大郎的,快快请进,老婆子快快热上些茶,志儿来信了……”

    周父的手臂好似突然有了力量,不由分说的就将这个装满苦涩的信差拽到家中。

    “志儿啊,志儿信来了……”

    周母双手握紧,来回婆娑着,她并不认字,每次都要他人来念才可以,看着周志的信袋子,眼里的一些期望好似突破了浑浊,周志握着信封的手竟也有些不稳了。

    “二老莫急,周大郎说了,让我替他先敬上二老。”

    周志吸了口气,强挤了一抹笑,便是噗通跪地,结结实实的拜了三个头。

    “哈哈哈,志儿这家伙,老是让别人带着磕头,那一回能自己来磕就好了。”

    周父笑眯眯的,好似在这一刻,跪着的就是他的志儿。

    “你这老头子,还是快些看看志儿写了什么,上次寄去时给他叮嘱早些成家,也不知这孩子听了没有。”

    周母还是有些局促,好似生人跪她,她都有些不自在,但不知为何这次的几个磕头,倒是想象出了几分周志未离家的时候。

    “老丈,这是家信,您瞧瞧。”信差的双手有些抖动,接出了那封家信。

    “二老在上,不孝子,恭拜爹娘……”

    周父念着,又笑道“还真是志儿的口气……”

    “十秋未曾回乡去,望北心灼,……”

    “不见高堂发入白,未环膝顾,真不孝也,寒日见松雪雾霭,念及双亲垂老相,时悲怆”

    “慈父让志前程锦,志与天祈父娘康,十年风雪不入肚,爹娘在心有处住,儿前路熠耀,居官右郎,又迁河州巨府,儿安好无恙……”

    “志儿都是右郎将军了,河州又是哪儿”

    周母慈笑说着,笑着笑着又是涩了下去,她哪里知道什么将军,什么巨府,只是她说不清了,她的志儿怎么就不回来了。

    周父皱着眉头,念完了最后的几语,长叹

    “志儿还是无暇,也罢,我们两把老骨头就别让他时时记挂了。”

    “取那写好的家信去,也给志儿捎个平安……”

    周母取出一叠厚厚的家信,塞到信差手中,又是从箱子内的夹层里取出一锭金,塞与信差,道“让他多写些信来……”

    “自然会带到的,哦还有此画,周大郎怕二老思念,雇人临摹画像,以缓二老思切。”

    周志将腰间画像取出,便是徐徐展开。

    此画周志早就准备到了,也是找的最好的画手,颇为神妙,画中人眉目清秀,一身素衣纹带,身旁还有彩云相伴,神情若然,嘴角噙笑,真好似是就在眼前。

    “志儿…”周母已然泪下,看着画像哭笑,周志心里颤着,强笑道

    “老母勿泣,看这大郎如此英武不凡,若是让大郎知道了老母悲哭,岂不是心疚无比。”

    “对对,是英武,我儿英武…”周母这才擦擦眼角,忙是欣慰笑说。

    “妇人家就爱哭闹,哈哈我儿倒是像个仙人,我可挂上中堂,让这村中人瞧瞧我周秀才有个仙人儿,哈哈”

    …………

    两刻后,周志遁出此地,周志表情一言难尽,从此之后,仙凡之路,正式别开。

    遁光一闪,又是去了另一个地方,福源镇。

    福源镇上有家朱举人,家境殷实,举人相貌俊美,未成亲之前是被很多大户视为贤婿的不二人选,不过后来这家朱举人迎娶了李家的丫头,是叫李玉,倒是让镇上的许多人为之稀奇。

    …………

    “不去送送他吗?娘子不是说有十年未见吗?”

    朱举人看着李玉,颇有醋味的撇嘴道。

    周志的背影越发模糊,庭院虽广,但大雪飘荡,也是轻易间就将背影脚印都给抹了去。

    “我是你的娘子,他是旧时欢,十年间早就将思绪送完了,有什么可相送的呢。”

    李玉挽挽青丝,淡然笑道,却是握紧了手中一枚同心玉锁。

    李玉的小动作,怎能逃过县衙作差的朱举人的眼,只是未说破罢了

    “这周志也是大丈夫心境,非但没提任何旧事,倒是极力夸赞与我,也是赠了一对连城玉锁,我与之比,是差了些啊!”

    朱举人心中默念道,虽有些不爽快,但此时他才是李玉相伴一生的人,或许在某些地方,他是胜过周志的。

    其实仙与凡一样的是,不论怎样,都是有遗憾相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