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国纷战 » 第二十八章:入京

第二十八章:入京

    隔天,北境都护府。

    杨希得封北御王,令王延炤万分震惊,而且朝廷对他“生擒”辛烈的嘉奖也是不痛不痒。

    “可恶,我被杨希这小子耍了!皇帝显然是看中了他,又是封王、又是兼任总兵!要不了几天,只怕我这大统领的位置都要给了他!”王延炤气愤不已。

    “大夏苦班胡久矣,如今总算见到杨希这个有望剿除班胡的奇才,朝廷自是万分看重。”陆通叹了口气。

    “我不管他是什么奇才,朝廷若是喜新厌旧,我定要他们知道我王延炤的厉害!”王延炤眼神阴沉。

    “报!”

    卫兵入府传话:“大统领,北御王的卫队已入萧门关!”

    萧门关是入京道路上的第一道关卡,与都护府相隔不过数十里。

    都护府将官皆知王延炤与杨希关系亲近,此番杨希入京觐见,却没有顺道拜访,展示出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

    “看来他是装都不想装了……若等他觐见归来,怕是手里已经拿着替换我的圣旨了。”

    王延炤绝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立刻写下一封密信,差亲近手下送到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手上——班胡大王子,辛厉。

    三天后,北境与鲁文台部的交界地。

    王延炤在十余名死士的护卫下,亲身前来。

    “哒哒……”一阵平缓的马蹄声传来,辛厉亦携十余名护从而来。

    “王延炤,你纵容杨希攻占柯尔达、杀害我的亲信,竟还敢来见我?”辛厉沉声质问。

    “大王子,我虽说是北境大统领,但有些事情不是我想做就能做的。”王延炤解释道。

    北境多是领主封地,拥有充分的自主权,都护府无权向他们下达命令。

    “那你为何又增援他兵马粮草?杨希再厉害也不过一个小领主,若无你的支援,他又岂可攻取柯尔达?”辛厉根本不可能相信王延炤的狡辩。

    “我那是被他耍了!”

    王延炤气愤地说道:“杨希这小子不仅打仗厉害,心机更是一流!此番的结果你也看到了,他已被封王,来日更是会取我而代之。若他成了北境大统领,再借助都护府和大夏朝廷的兵马向你们班胡发动总攻,你们能挡得住吗?”

    辛厉脸色变得难看起来,这也正是他担忧的点:“那你可有应对之策?”

    “杨希此番入京不过携卫队三千余人,他身边的两个强者,黑甲骑士和巫女都留守在柯尔达,等他返还北境之时,我会在萧门关截杀他。”王延炤道。

    “你就不怕朝廷问罪?”辛厉道。

    “杨希一死,北境除我以外,再无人可但大任,届时大王子假意发动攻势,朝廷更不敢做临阵换帅之事。”王延炤志得意满道,养寇自重的计策他也不是第一次用了。

    “你可真是大夏帝国的头一号巨奸。”

    辛厉笑了,看来大夏王朝真是气数已尽,四十多年好不容易才出了位中兴之臣,却又要倒在自己人之间的争权夺利上。

    “忠奸善恶无非是世间物议,可我若倒了,身后家族子弟万余人,或死或囚,永无翻身之日,那我才是家族的罪人!”王延炤并不觉得自己在谋害大夏国本,反而认为自己是在保护家族。

    “成交!但你记住,若是你再敢耍小心思,这些年你贪墨受贿、勾结我班胡的证据便会统统出现在中枢府的案台上,别以为你们的朝廷就没有我班胡的人。”辛厉警告道。

    “当然!”王延炤点了点头。

    ……

    通往帝都的官道上,杨希的队伍浩浩荡荡,卫兵们穿着精良威武的甲胄、骑乘清一色的班胡灰毛骏马,气势十足、威风凛凛。

    两侧有着许多百姓前来观仰大夏的年少英雄,向他报以欢呼和敬意。

    杨希在六匹马拉动的宽敞车驾内闭目养神,白洛钰、白洛悠姐妹就坐在他对面,塔格则启动隐形迷彩,在马车上空盘旋警戒。

    “王爷,还有一百六十里便到帝都外城,届时会有官员迎接。”高阳凑近车驾说道。

    原本高阳还算是杨希的上级,此番之后便是下属。不过高阳却并无不适,毕竟为杨希这样的少年英雄效命,可以天天在都护府蝇营狗苟有意思。

    “嗯。”杨希点了点头,并不在意。

    “王爷,您可要担心那些文官下套。”高阳提醒道。

    “下套?怎么说?”杨希疑惑道。

    “疆臣外将入京,所用仪仗、礼乐、旗帜等皆有规定,我曾听大统领说起过,他入京之时负责迎接的官员故意在队伍多放了几面旗帜,随后监察院就参劾他逾制……王爷您现在风头正盛,那些不安好心的文官一定会谋算着害您,不可不防。”高阳道。

    “若他们真要以这种手段暗算我,那倒真有些意思了。”

    杨希笑了起来,令高阳不解其意。

    帝都外城,百官齐聚,早早在此候迎北御王。

    禁卫军早早出动把守住城中的各个要处,楼顶、街角、道路两侧皆有弓弩手、盾甲兵护卫,看热闹的人群之中更是安插了不计其数的便衣卫士……这等排场,即便是当朝太子外巡归来也不曾有过。

    “王驾已临,立皇旗,奏《江山固》!”典仪官喊道。

    八十一面皇旗霎时高高竖起,三百人的礼乐队奏响气势磅礴的《江山固》。此曲是为纪念文皇帝夏哲平定内乱、巩固疆土而作,是典型皇族礼乐,一般只有皇帝出征归来才会启用。

    眼看着杨希的队伍就要迎着九九皇旗和皇帝礼乐通行,太师徐仲一党都要乐翻了,这可是犯大忌讳的事情。

    “停!所有人止步!”

    高阳急忙叫停队伍。

    “怎么了?”杨希在车驾内问道。

    “王爷,这群人当真不安好心,他们用了八十一面皇旗,所奏礼乐竟是《江山固》,这明显是要害您!”高阳气愤地说道。

    “若是这样……”

    杨希沉吟片刻,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不必理会,直接通过。”

    “什么?王爷,这可是逾制啊,往大了搞是可以定死罪的!”高阳还以为自己听岔了。

    “无妨,班胡人都拿我没办法,我又岂会死在这些个无用文官身上。”杨希淡然道。

    杨希原可以驻足不前,派人去叫逾制的礼乐,但他偏不这么做,因为他要探一探皇帝对他的底线。

    “继续前行!”高阳回到队伍前列。

    中枢府首席大臣徐并达和军督府总参军杨致才,这三员朝廷股肱大臣今日也亲来迎接。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四十岁的人来迎候一名不到二十岁的晚辈,也算是稀罕事了。

    其中杨致才便是杨家的家主,同时也是杨希的宗主。

    “致才兄好福气呀。”徐并达脸上笑着,内心却是充满嫉妒。

    “杨希这小子确实天赋异禀,虽说是旁支来的小辈,但也算我看着长大的,从小栽培、果不负我,哈哈……”杨致才说起谎话来也是丝毫不脸红。

    事实上杨希在北境立功之前,他根本不记得家中有这么一个小辈。真若如他所言,杨希的幼年成长经历也不至于那么屈辱。

    杨希的车驾已到,官员们纷纷躬身致礼。

    “杨希小子,爷爷来看你啦。”杨致才大笑着上前,真好像慈爱的祖父见着了亲孙儿一般。

    然而杨希却没有停下问候的意思,车驾行进如常。

    这令杨致才很是难堪,一旁的徐并达及一众官员都开始暗自窃笑。

    “王爷,老爷子来接您了,您似乎应该下车相迎才是。”高阳提醒道。

    “本王累了,现在只想休息。”杨希故意说得很大声,叫一众官员们听得清清楚楚。

    “哈哈……”

    徐并达等人霎时忍俊不禁,纷纷笑出声来。

    车驾前的卫兵见杨致才挡在前头,直接喊道:“闪一边去,别挡路,老头!”

    这卫兵是个班胡人,他可不认什么朝廷大员,只要杨希一声令下,他连皇帝都敢提刀去杀。

    “你……唉!”杨致才可谓是又羞又怒,无可奈何地退到一旁。

    “致才兄,小辈嘛,咱们都理解……哈,咳咳!”徐并达一副强忍着笑的模样,今天这趟可来值了。

    “哼!”杨致才受此折辱,也不顾什么风度规矩,甩手便走。

    此事就像一阵风,迅速刮遍了帝都的核心圈子,杨家此番的脸是丢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