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道轩辕 » 楔子

楔子

    中和四年,秋,七月,成都南门大玄楼,唐朝天子站在上面身穿冕服,神采奕奕,唐朝天子从大玄楼往下望去。

    旌旗遮天,刀枪林列,金吾卫站立左右两侧,这些金吾卫士兵腰横唐刀,手拿马槊端的是神威凛凛。

    宫廷乐师高奏雅乐,大玄楼下的士兵和百姓山呼万岁,楼上的唐朝天子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一天,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自乾符五年至中和四年,历时六年的黄巢起义终于被平定。

    黄巢起义使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天子弃都而逃,黄巢入长安城后大开杀戒,大量的士族门阀全部被黄巢诛杀。

    但黄巢时运不济,“大齐”军队不敌唐军节节败退,虎狼谷之战,“冲天大将军”命陨沙场。

    唐天子站在大玄楼上,满怀期待的等着一个人的出现,不一会儿太监高喊道:“武宁节度使时溥觐见。”

    唐朝天子大喜,城下时溥身穿铠甲风尘仆仆,手里端着一个黄色锦盒,锦盒里面就是“冲天大将军”黄巢的首级。

    时溥双膝跪地,双臂高举起手中的黄色锦盒,而武宁节度使时溥的后面跟着一群女子。

    这些女子最大的三十多,最小的八九岁,她们身穿囚服手上脚上都绑着铁链。

    走起路来,发出“哗啦,哗啦,”的清脆声响,这些女人长相貌美,身形婀娜,但是双目不断的落泪。

    围观的百姓纷纷议论,

    太监把锦盒呈上天子,唐朝天子看一眼后喜上心头,唐朝天子微微一笑说道:“黄贼之叛,自乾符五年至今已过六年,这六年光阴里叛贼转战各州郡,残害百姓涂炭生灵,今日贼寇平定,全赖众军将士浴血奋战。”

    城下官军中闪出一人,此人曾是叛军之将,后来归降大唐,官拜宣武军节度使。姓朱名温,归降之后皇帝赐名“全忠。”

    朱全忠说道:“此次平叛大获全胜,全赖陛下圣明睿智,使得苍天护佑我大唐国运,臣等不过是顺天而行。”

    唐朝天子大笑道:“全忠爱卿真乃我大唐忠良之臣,若庙堂众臣都似全忠爱卿这般赤胆忠心,那我大唐天下定能海晏河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温带领城下军民再次山呼万岁。在这嵩呼声中夹杂着女子的哭喊,唐朝天子勃然大怒。

    望着这些女子,唐朝天子怒喊:“而等皆是朝廷勋贵子女。被敌军俘获不思自尽以保全贞洁,竟甘愿做叛贼侍妾,而今有何面目放声痛哭,即便魂入阴曹,而等有何面目去见你家先祖。”

    这群女子中,有一名二十多岁的女子抬头怒视天子,随后这名女子开口说道:“你以为我们想委身于贼吗?黄巢攻破都城的那一天,你狼狈逃窜,留下一城百姓受贼军欺凌。”

    “啪,”没等女子说完,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她的脸上,女子如同芙蓉一样的脸上,马上肿起了一个红红的印记。

    血迹从女子的嘴角留了下来,那女子丝毫没有恐惧,而是继续怒骂:“叛军打来的时候,百万大军皆成虚设,而我们的父母兄弟大多数都被杀死,我们直想要活下来,但是想活着直能有这个办法。”

    “你……”大玄楼上的唐天子被气的说不出话来,那名女子继续骂道:“你说我们死后无颜面见祖宗,那你呢?荒废朝政,成日就知道舞剑打马球,天下难民遍地,你却视若无睹,你对得起天下百姓吗,可惜高祖,太宗,高宗,三帝打下来的百年基业,竟然落在你这个不孝子孙手里。”

    “马上行刑,快,马上行刑,”唐朝天子被气地不顾体统的大喊,一旁的百姓纷纷落泪。

    为这些女子送上酒肉,让她们喝醉了少受点痛苦,女子大口喝起酒。刚才的那名女子却没有喝,鬼头刀落下。

    鲜血染红了大地,这些女人全部身首异处,在朝廷和叛军的斗争中死难的都是一些无辜百姓,而这些女人则是千万百姓的一个缩影。

    人群逐渐散去,这些女人的尸体全部被暴晒在空地上。人群差不多全部撒去后,西南方向急匆匆的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满身灰土,头带斗笠,穿着灰色的交领。看这个满地的无头尸首,灰衣人的心如同刀割。

    当灰衣人的目光,全部聚集在刚才那个骂皇帝的女子,尸身上面的时候,灰衣人从满目悲切转变成了满目怒火。

    不过他还是强压着怒火,为这些女人念起往生咒:“太上敕令,超汝亡魂。脱离苦海,转世为人。”

    “你干嘛呢!”在附近的不良人发现了灰衣人的举动,灰衣人强压怒火说道:“这里面有我的故友,我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现在为她超度亡灵。”

    “明白了,你是反贼余孽,”不良人拔出钢刀,其他的不良人也闻讯赶到,百姓也聚集在一起围观。

    灰衣人依旧为其超度,丝毫不理会不良人,“你小子没长耳朵啊!跟我到官府去,”不良人伸手去拽。

    灰衣人长臂轻轻一挥,那个不良人就飞出去三尺多,“你是活腻了,”不良人起身拿刀直奔灰衣人。

    围观的百姓纷纷退后,以免灰衣人的血溅自己一身,不良人抡起钢刀朝着灰衣人砍去。

    在场的所有人发出一声惊呼,这些人里也包括不良人,那个灰衣人居然凭空消失不见。

    “这是怎么回事啊,娘的,大白天的活见鬼了?”不良人瞪大眼睛四处张望。

    众人疑惑之际,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大风里夹杂着沙粒,打在人脸上如同刀割。

    等大风停止后,众人再次惊呼,地上的无头尸首竟全部消失不见,就连地上的血迹都消失不见。

    在成都西北三十里,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不知何时多出了许多坟冢。灰衣人男子对着一座坟墓说道:“尘儿,我对不起你,自从我出现,就打破了你的安宁,本想这次救出你,咱们两个找一个僻静之地安居,可是……。”

    两行眼泪从灰衣人的眼睛流出,大哭一场后,灰衣人起身离开这里。三个月后,河南滑州。

    战乱不断,滑州附近的县城镇甸全部被毁得差不多,天空上乌云密布。时不时的打着闷雷,通往滑州的官道上布满尸体。

    一个人路过布满尸体的官道,看见如此惨相不由得连连叹息,进了滑州城后。

    找了一个茶摊喝茶,这个人正是灰衣人,灰衣人满面愁容连连叹息,“客官,你是有什么烦心事吗?”店小二好奇的问道。

    灰衣人也不隐瞒:“我这一生大起大落,受尽人间之苦,到最后我爱的、我恨的、我的敌人、我的恩人、还有我的爱人,他们全部离我而去。”

    “客官,这个年头兵荒马乱的,像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的父母妻儿也是全部死在战火之中,”店小二对于这种事情已经麻木了。

    “我现在只想找一个僻静之处了此余生,可是这世间难寻这样一个地方,”灰衣人已经对这世间失望透顶。

    “客官,这个年头那里都不僻静。不对!应该是除了我们滑州城外的那座山,哪里都不僻静,”小二的话引起灰衣人的注意。

    “为什么这么说,难不成你们城外的山是世外桃源?”灰衣人对这山有了兴趣。

    小二一声冷笑:“还世外桃源,这座山就是人间的阎王殿。”

    灰衣人皱起眉头,随声问道:“难不成这山上有响马?”

    店小二苦笑道:“山里有吃人的妖怪,这个可比土匪响马厉害多了。”

    “原来如此,店小二你能否为我带路,我想去山上看看,”灰衣人把茶一饮而尽。

    “什么!您疯了吗,这可是送命的地方,”店小二头摇的如同拨浪鼓。

    “你放心,我粗略会一些玄门之术,可以保护你,”灰衣人出言劝解。

    “这个,也行,咱们走吧,”店小二再三考虑之后答应下来。二人向山走去,“这位大哥我还没有请教你的贵姓高名,”店小二问起灰衣人的姓名。

    灰衣人说道:“我复姓轩辕,单字名信,”店小二闻言点了点头。

    轩辕信来到山脚下,抬眼望了望这座山,只见大山一片荒芜,寸草不生,这座荒山上空妖气腾腾,出声感叹:“好重的妖气。”

    “好了,你就回去吧,”轩辕信将店小二打发走,然后自己进入了这座荒山,店小二看着轩辕信进了山是连连摇头。

    第二天,店小二照常出门做买卖,出门后看见无数的人往城外跑,自已很是好奇。

    “这位大哥,你们怎么都往城外跑啊?”店小二拉住一人问起原因。那人气喘吁吁的说道:“城外的那座荒山出事了,”那人连话也没有说完就跑了。

    店小二一头雾水,索性也跟着人群出城,出了城后来到荒山脚下,店小二和众人都张大了嘴巴。

    以前的如同一个土包一样的荒山,如今变巍峨雄伟,以前寸草不生现在这山上古树参天,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之景。

    山上居然还有瀑布,众人眼睛都要瞪出来,昨天还是“人间阎罗殿”的荒山,如今却成了世外桃源。

    一人从山上下来,这个人别人不认识店小二认识,这个人便是轩辕信。

    “哎!你怎么……”店小二惊的都说不出话来,“诸位,现在山中的一些邪物都被我解决了,你们可以放心的上山,这里有不少的肥沃田地,你们可以耕种。”轩辕信说完,众人都全部愣住。

    “这是神仙下凡救命啊!”有人喊了一句,然后其他人全部跪倒在地。“不用,大家快起来,”轩辕信连忙劝阻。

    至此之后,不断传出滑州有世外高人的传说,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轩辕信不断拒绝。

    但有些人的心性坚定,不论如何都不肯离去,轩辕信无可奈何只好授业传艺。

    渐渐的人越来越多,这山上的房子也越来越多,人们口口相传的神仙洞府也变成了一个门派。

    世人将这个门派称为轩辕阁,山上的人也接受了这个叫法,而一场围绕着轩辕阁的故事也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