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为仙 » 第七章 生生死死

第七章 生生死死

    三个壮汉,还有一个刚分别几个时辰的人。

    正是项坊长和他的三个儿子。

    “真的是你,我的好项叔!”陶安缓缓说道。

    “安仔学了一身好武功啊,上下翻飞,看着不凡,这是在哪里学的?”项坊长皮笑肉不笑,与三个儿子把陶安围在其中。

    “我母亲呢?”陶安咬着牙问道。

    “令堂?不是在娘家侍奉双亲吗?”项坊长一脸茫然,项家老大老二老三一脸冷酷。

    “好,再请教一个问题……”陶安说到一半,突然虎扑,一记猛虎锁喉。

    多年学武的项老大半声没吭往后栽倒,右侧喉咙空了一半,热血“呲呲”四射。

    “啊!大哥!弄死他!”项老二老三抽出腰间大刀向陶安砍去。

    “停,砍我啦!”项坊长大吼,两兄弟收刀后撤。

    陶安抽冷子得手后撤往老项方向,老项年轻时也是个好勇斗狠的角色,没看清前面发生什么,但是陶安袭来之后,二话不说后退并往腰间抽刀。

    刀只抽出一半,被陶安反手崩在下颌,正晕乎乎,便见两把刀砍来,吼出来的同时中刀。

    一左一右砍在胸前,两兄弟听到吼声收了力。只是到肉,还没到骨,也是痛的老项直咬牙。

    再往前一看,老大躺在地上,喉咙在冒血。立马心如刀绞,原来陶家小子是偷袭了老大。

    “安仔,我确实不知道你娘去了哪里。你放开我,让我去看看老大,说不定还能一救。”老项言辞恳切,希望说动陶安。

    陶安躲在老项身后,左爪扣着老项喉咙,缓缓松开右爪,一把挤成一团的喉肉软骨气管混合物掉在地上。

    对面的老二老三看得眼睛瞪圆,红彤彤一片。

    陶安轻轻一笑,“项叔,请教你,那两个一胖一瘦的家伙是什么来路?”

    老项看陶安不为所动,知道不能善了,索性直言,“候三马六,老大排帮的同门,谁干掉他们的?”点出排帮,想乱陶安的心。

    “最后请教项叔,我娘去哪里了?”陶安问道。

    老项知道无法幸免,朝老二老三眨了下眼睛,缓缓说道,“跳河了,安仔往下游找找,看被谁救起来了。”见老二老三不动,眼睛眨得更厉害。

    终于老二朝老三点头,两人持刀缓缓逼近。

    老项打好主意要剧烈挣扎,他宁愿死在陶安爪下,不要两个儿子背上杀父之名。

    正准备发力,后颈被重重一击,委顿在地,昏迷前听到一声虎吼。

    “吼……”老项在一片怒吼声中清醒,发现自己双手手脚被草绳捆起。

    有一个巨大的火堆,映照着前面高耸的崖壁。

    这是羊跳峡,在他们埋伏的上游几百米。

    比那里更是人迹罕至,因为这里常年有寻短见之人跳崖。

    陶安正在崖壁下打拳,双手成爪,爪出有风,前扑后纵,刚猛有力,时不时一声虎吼,与傍晚所见完全不同。

    初秋夜晚,本应蛙声一片,如今一声不闻,只有陶安的吼声,响彻夜空。

    老项醒悟,原来陶家小子这几天在钓鱼!我父子四人,上他的勾了!

    下游发现的候三马六,肯定也是他所杀,好狠的小子!

    看着不远处躺着的三道身影,老项浊泪横流。

    项家毁于一个十四岁不到的少年!

    吼声停歇,陶安走了过来,浑身汗透,走到火堆边拿起一块卤肉吃了起来。

    老项挣扎着翻身坐起,盯着陶安咬牙切齿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学了这么高的武功?”

    陶安拿起火边的一个铜壶,灌了一大口热水,盯着老项说道,“戌时项家走水,幸得还未入睡,老老少少都逃了出来。”

    老项瞬间失去了所有力气,口里喃喃自语,“我怎么敢惹上了你?当年看老陶不好惹不敢起意,怎么如此轻忽就惹上了你!你不是哑巴,你肯定一直不是哑巴!”

    “我娘去哪里了?”陶安一字一顿问道。

    “半年前,我听到陶家娘子要卖酒楼,安排人一直盯着陶府。

    那天,她一人拎着一个很沉的包袱出门,我安排老三在河边准备了船。

    你娘很少出门,不认识老三。船到河心后老三夺了包袱往回划,你娘往下游跳了河。

    老三往下游划了几里路,没看到你娘。后来我们暗中往下游探访,没发现你娘,也没听说有人救了落水人。

    现在想来,她应该是往上游,潜到羊跳峡来了,你往上游找找。”老项像失了魂,一五一十说道。

    “好。”陶安上前扯断老项手脚上的草绳,“请吧!”

    “唉……”老项一声长叹。

    活动下手脚,埋头对着崖壁猛的一撞。

    陶安把四具尸体丢进火中,看着熊熊大火烧了一个时辰。

    在卯时翻进东厢房,把铜壶放到灶上,上床睡到了辰时。

    刘婶在门口轻声问道,“少爷起床了没有?我进来添柴火。”

    陶安“嗯”了一声下床,“今天不用添了,我要出躺远门,大概个把月才回。”

    “好的,少爷。如果有访客我怎么回?”刘婶问道。

    “前几天我跟左邻右舍都说了,过几天出远门。如果有媒婆前来,你就说游学去了。”

    “好的,少爷。我去给你准备衣裳。要老刘跟着伺候吗?”刘婶又问。

    陶安摇头,“准备三斤饴糖。”

    出门往河边走,一路无人。

    绕到羊跳峡,见火堆已经燃完,挖了个大洞,就地掩埋,把铁锹河中一抛,往上游走去。

    沿途三个村庄,一路给小孩子发糖,第三个庄子得到消息。

    大半年前,有一个很漂亮的姨娘沿河边往上走,问话也不搭理,在经过许老三家门口时晕倒。

    姨娘醒来后也不记得自己的姓名,就在许老三家住下了。

    许老三是个猎户,婆娘发病死了,有个三岁的姑娘,打猎时没人管。

    一个月后请村里人喝了喜酒,娶了那个姨娘。

    姨娘给自己起名渔烟梦,如今有了五个月身子。

    陶安抓了一大把饴糖给这个多嘴的顽童,前行几百米来到了许老三家。

    渔烟梦正在摆弄几只斑鸠,三下五除二就褪毛剖肚收拾干净,要不是许茵茵抱着她的腿顽闹,更要快些。

    许老三在旁边劈材,劈一根就要往婆娘那瞥一眼,总觉得自己祖坟冒烟,天降贤妻良母。

    三人很快发现有一个锦衣少年驻足观望,许老三眼神跳了跳一脸戒备,许茵茵跑到陶安面前问道,“哥哥,你找谁啊?”

    陶安眯着眼笑答,“哥哥不找谁,哥哥来河边画画采风。”

    “我知道画画,采风是什么呀?”许茵茵问道。

    “采风就是找漂亮的景色,画到画里面。哥哥已经采好风,要回家了。剩下一些糖,给妹妹要不要?”陶安摸摸许茵茵的头。

    “糖糖,我当然要啦!”许茵茵接过半袋子饴糖,举着向后叫道,“爸爸妈妈,我有糖糖咯,哥哥给的!”

    许老三、渔烟梦笑着走上前来感谢。

    陶安笑道,“一点点小心意。姨娘这是有了身子?”

    许老三呵呵傻笑应是,渔烟梦轻轻踢了他一脚,“还不请少爷进来坐,我去烧菜。”

    陶安摇头道,“不了姨娘,我已经采好风,要回去作画,有机会再来吧。”

    说着摇手转身。

    很远了听到许茵茵在后面喊道,“哥哥再见,下回还来看茵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