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为仙 » 第十三章 相见时难

第十三章 相见时难

    从陶府出来去了羊跳峡,找到许老三家。

    许茵茵看到陶安立马跳了起来,“哥哥你来看我啦!我有弟弟啦!妈妈,哥哥来看我啦,给哥哥看弟弟,给哥哥看弟弟!”

    许茵茵接过陶安给她的饴糖,扯着陶安的袖子往堂屋拖。

    屋内许老三和渔烟梦听到动静走了出来,许老三手里抱着一个襁褓。

    “少爷来了,进来坐。”渔烟梦笑着邀请。

    陶安看她面色红润,动作利落,微笑着点头,“姨娘,我马上要走,不坐了。”

    这时襁褓中的孩子哭了起来,许老三看向渔烟梦,渔烟梦看向陶安,陶安开口道,“姨娘去哄弟弟吧。”

    渔烟梦抱着孩子进了里屋。

    陶安对茵茵说道,“茵茵妹妹,我看见弟弟了,弟弟好可爱,你去帮帮妈妈好不好?”

    许茵茵高兴的往里屋走去。

    陶安看了一眼许老三,走到院子,久久不说话。

    许老三踌躇着跟了出来,挣扎着开口,“不要带走她!求求你,不要带走她!”

    许老三是个聪明人,上回眼前这个高大健壮的锦衣少年出现,眼神明显不对。

    少年走后,他时常会在梦中惊醒。

    他知道,烟梦不属于他,而是属于眼前这个锦衣少年。

    陶安摇头,“我不会带她走。”

    许老三诧异,感激,高兴,不解,“请问你是烟梦什么人?”

    我是她什么人?或者说,她是我什么人?陶安也说不清楚。

    她跟自己的关系源于堂伯。

    堂伯让自己叫他“娘”,事实上她连他的伯母都不是。

    她自己说跟伯父有夫妻之实无夫妻之名,但是可能夫妻之实也不一定有。

    跟刘大夫学过几天药理,懂得一点点医家常识。

    堂伯面色青黑,自说年轻时好勇斗狠伤了肾,最后估计也是死于肾衰竭。

    堂伯估计也只是找一个陪伴之人,最终还是为了照顾陶安,所以他们二人并无婚约,堂伯离世前也说好“三年自去”。

    但是她于他有六年的养育之恩。

    她是自己的长辈。

    “她是我的长辈,我算是她娘家人。这是她的嫁妆。”陶安说着递过去一个包裹。

    很沉,想必比她一年前带走的那个还沉一些。

    毕竟陶安去了项府,除了拿回她的东西,多多少少要收点利息。

    许老三打开一看,眼睛都瞪圆了。

    陶安又拿出一锭金子,轻轻一捏挤成了一条,递给许老三,“这是我给小弟弟的抓周钱。”

    许老三眼睛瞪得更大,他这一辈子,没遇见也没想过,有人能捏金如泥。

    他知道,自己不能不接!

    “不要让我担心她!”陶安看着许老三的眼睛说道。

    许老三猛地点头,“我的一切都可以交给烟梦。”

    “好。”陶安点头,对着里屋喊道,“姨娘,茵茵,我走了。”

    许茵茵皱着小脸跑了出来,“哥哥,你还来看茵茵吗?”

    陶安摸摸小姑娘的头,“哥哥还会来的,等你长高了,哥哥就会来。”

    许茵茵立马笑开了脸。

    陶安几个飞纵,消失在许老三父女面前。

    渔烟梦扣好衣服走了出来,“那个小少爷走了吗?”

    接过许老三手里的包裹,差点砸地上,“怎么这么沉!”

    说着准备打开。

    许老三阻止了他,进了里屋,把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

    渔烟梦一脸茫然,“我记不起来,原来是我的晚辈吗?难怪我觉得好亲切!”

    看许老三一脸担忧看着自己,轻轻的捏了一下他的耳朵,“傻瓜,我不会离开你的,这里是我的家!”

    许茵茵看爸爸妈妈气氛低沉,立马跳了出来,“妈妈,下回哥哥来,我们不让他走好不好?”

    “好,妈妈答应你,下回哥哥来,一定要留哥哥吃饭!”渔烟梦抱着许茵茵道。

    “哦,留哥哥吃饭,留哥哥吃饭……”许茵茵蹦蹦跳跳,一家人尽是欢声笑语。

    陶安气贯足阳明经脉,快如奔马,心想这就是轻功了吧!

    找准方向走直线,翻山越岭。

    一两丈的河面一跃而过,三四丈的河面丟一两根浮木借力。

    就这么日夜兼程,马车需要十日的路程,他三天就回到了陶村。

    到家一看,无人在家,猪栏旁边多了个牛棚,想来父母用自己的“卖身钱”买了牛。

    往米桶里浅浅的藏了约三十两碎银,父母是老实巴交的乡民,不敢多给。

    不像许老三,人很精明,猎人出身,善于潜伏,多给金银不至于守不住。

    在陶村四周的山头寻找,远远看见父母在山腰播种撒肥,看起来动作轻快。

    壮壮也在,十岁的小伙动作比父母还麻利,远处拴着一头大水牛,一只牛犊子在旁边绕圈撒欢。

    陶安上了高崖,山腰一览无余,倚石而立,望着山腰出神。

    他们知道我还在吗?

    樊城跟陶村之间隔着好几个大城,堂伯从小父母双亡,十三岁出去闯荡,特意在樊城落住,过继自己之后,也再没有回过陶村,也是想着远离陶村吧。

    眼见日头高升,山腰的三人牵牛下山,陶安起身,往相反的方向飞奔而去。

    气贯足阳明经脉,不走大道,专在人迹罕至的小道飞奔,甚至在山体密林,在岩石树干上跳跃,陶安有一种飞一般的感觉。

    这才是真正的活着。

    子夜的煎熬,废寝忘食的打拳,那都是为了生存。

    上辈子三十暴毙,这辈子想要活得更久,也要活得更好,至少不要为了一日三餐而蝇营狗苟。

    就这么在荒郊野岭飞奔一月,既锻炼了轻功,也释放了紧绷十四年的心神。

    估计奔出数千里之遥,到了都城,凤城。

    凤城很大,樊城与之相比好比小镇。

    西城门侧门,比樊城正东门还大,陶安在野外飞奔一月,陡然进入人流涌动的闹市,有点目不暇接。

    看着四周男男女女挤过来,陶安把包裹抱在胸前,左手往前一伸,快速离开城门。

    走不了多远,前方有一个画糖人,陶安选了一只老虎,不过片刻功夫画好。

    陶安三口吃完,走进一家客栈,陶园居,估计是本家开的。

    野外一月,虽然拎了个铜壶,可以热水热食,终究太小,只能说是将就。

    看到客栈,立马想到大浴桶。

    开了一间头房,舒舒服服泡了个热水澡。

    旁边有一家酒楼,左联:人来人往都是客,右联:自由自在共举杯,上书:自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