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乡愁 » 48,不孝的报应

48,不孝的报应

    48,不孝的报应

    道家基本观点“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人做出反抗天道自然的行为来,充满了自私自现的欲念,违背生理心理做去。这才弄到很快地死,很痛苦地死,便是不得其死。晋王弼注:“我之非强使人从之也,而用夫自然,举其至理,顺之必吉,违之必凶,故人相教。违之,自取其凶也,亦如我之教人勿违之也。”宋范应元注:“人之所行,可以教我;我之所行,亦可以教人。”严复说:“夫公例者,无往而不信也。使人之所教,而我可\ufeff以不教,或我教而异夫人之所教,凡此皆非公例。

    我们西家邻居,是郭饲养员,他家就是这个遭遇,老伴去世多年,生的三个闺女嫁在前村,本村,后村三个地方,相距都不远。郭饲养员身体好着时,在生产队当饲养员,有一大群牛马驴骡陪着,晚上村人到饲养场抽烟谝干传,倒也无事,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生活,78年包产到户,牲口分到各家,饲养员这个职业就下岗了,郭老爷子年已七十多岁,无奈的回到自己老屋生活。按说老人家三个女儿,子孙满堂该是享福年纪了,可是他真的是个苦命的人,虽然辛辛苦苦将女儿拉扯大嫁了出去,但没有一个回家看望和孝顺他的。老人家早晨熬一锅粥,分上、中、晚三顿吃,冬天还好凑合,夏天炎热,晚上这顿饭就馊了,经常晚上饿着肚子,冬天冷着炕,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老爷子顾忌着女儿在村里的名声,忍气吞声,不敢找人诉苦,可一个村子,东头放屁,西头都能闻着,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心里清清楚楚,哀叹着老人的不幸,感叹他要是有个儿子就好了。

    村长是个好心的古道热肠子人,找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叫来三个女儿,商量老人的抚养和后事,大女儿性急先发言:“农村养老随小,跟小女儿去住”,话还未说完,小女儿跳起来,指着大姐的脸骂道:“不要脸,你出嫁时,把娘的传家宝,唯一值钱的一对镯子拿走,就该你抚养。”三个女儿吵作一团,谁也不接老人,最后队长决定,从老大开始,轮流抚养老人,每人四个月。

    老大女儿在前村,虽是一般人家,但院落还算整齐,上房,东西配房,羊圈,猪圈齐全,将老人接去后,将自己家的粮仓棚子腾出一角给老人住,漏雨进风,老鼠乱跑,一日两饭,单独送去,大都是大姑娘一家吃剩的,还给老爷子分派了好多活计,喂猪吃食,给羊割草,吆喝鸡鸭,一刻也不闲着。小孙子刚满两岁,交给他带,老爷子看着孙子隔代亲,甚是喜欢,逗着玩着,一日老汉掏出一张白纸,撕了一撮烟丝,卷个烟抽,一不留神,孙子跑出了视线范围,赶忙拄个拐杖,急急地追了出去,紧喊慢叫,孙子调皮,爬上猪圈矮墙,一头栽了进去,人倒是完好无损,只是糊了一身猪屎尿,正在难堪之际,大女儿提着一篮子菜从地里回来,见状大怒,口口声声老不死的,你怎么不掉下去吃屎去,一泡尿淹死去,我儿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你害自己不够,还祸害孙子,一头去南墙碰死去。老汉缩在棚子里,大气不敢出,悲从中来,越想越伤心,感到无比的孤独和痛心。于是拄着拐回到村子,到二女儿家诉苦,二女儿一家正在吃下饷饭,见父亲来了,也没说问问他吃了没,也没请他上炕,吃完了饭,二女儿听完情况,两眼一瞪说:“爹,你现在想起我来了,这些年你把传家宝给了老大,帮着老三带了几年孩子。力都给他们出了,咋养老的时候才想起我来了。”二话不说,在门口指着他老爹滚。

    老爷子脸上抹不下来,老泪纵横,哭天喊地说:“孩儿他娘呀,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呀,这辈子生下这么几个孽种,你早早走了,我怎么活呀?蹒跚摸黑回了家。

    老爷子的遭遇,四邻八舍都看在眼里,怨恨着这三姐妹的不孝,春播夏忙秋收都是邻居互相帮衬着,将老爷子的那一亩七分地收成弄回来,几个女儿女婿,叫谁谁都不来,轮流去吃饭还要带上口粮,村人顶多是陪老头聊天,说说宽心话,过日子各有各的难处,背地里埋怨,几个丫头该遭天报,谁能当面去指戳她们呢?

    老头回家又过上自己熬粥吃一天的生活,没过几天,他去二女儿家诉苦的事情被大女儿知道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大女儿找上门来跳着脚骂:“我是对你不孝了,还是虐待你了,你把个娃扔在猪圈里爬,还不能说你几句了,你要这么寒碜我,你愿意到二丫头家住你去啊,以后不要上我们家的门。”

    三丫头听说后,也捎过话来,老大老二家没过到八个月,少到我家里趟浑水,我们家也不是养老院。

    这么连着受几个月的气,三个丫头演了一出“骑墙头”的戏,把老汉逼上了绝路,老汉洗了手和脸,给老伴的牌位上了柱香,穿上早已准备好的老衣,说孩儿他娘你等着我,颤巍巍的将灯泡拧下,伸手想触电死亡,只听“啪”的一声,一阵火花乱溅,老头应声大叫,昏倒在地,邻居闻声过来一看,老爷子躺在地上,半截指头焦黑,一看现场,明白了一切。扶上架子车送到医院,有几个熟人来看望,掉下了同情的眼泪,几个丫头听了,屁没放一个,头脸也没闪个面。

    老头的东邻是一个郭家,沾亲带故,郭家四儿子在家务农,平时大大咧咧,对老人倒是极具孝心,给父母说了“都是一个郭家,老爷子可怜,干脆拉过来,添一双筷子一个碗,免得庄上人笑话”,父母善良,同意接他过来,住在西厦屋,郭四有的是一身好力气,将郭饲养员的地一并种了,在家里吃一锅饭,解决了老爷子的生路。

    一晃七年,郭饲养员八十一岁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双手一撒走了,赶来奔丧的三个女儿,没有一丝悲戚,相反还有一脸解脱的喜悦。

    对于如何操办丧事,三个女儿都不愿花钱,这时想法出奇的一致,郭四你这几年种我爹的地,收我爹的粮,你现在跟我们要丧葬费,我们一分没有。我们还得跟你要我爹这些年的家底呢。

    来送行的同村老人听了这话,气愤地指责,“你们还不如个牲口,爹娘养你们一场,说出这没人性的话,做没人性的事,就不怕天报应吗?”三个女儿在众目睽睽之下,屁股一拍走了,把他爹摆在地上不管啦。郭四无奈,自己掏钱买了口棺材,在村人的帮助下发送了郭老爷子。从此,大女儿与三女儿断了与村里的来往,同村的二女儿,村里人也跟她家断了来往,都觉得跟这样没人性的人不值得相交。

    此后,三五年时间,三个女儿家先后出了事。先是大女婿骑车不慎摔倒,得了中风,瘫痪在床,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跟个活死人一样,久病床前无孝子,几个娃从小看他怎么对待姥爷,当然也学会了那样对待他,于是,天天在炕上拉屎撒尿,大女儿一个人翻不动,背后生满了褥疮,屋里屋外飘散着一股屎臭的味道,儿子媳妇就更嫌弃了,也将郭老爷子住过的棚子再次腾出来给他们住进去,一日三餐有一顿没一顿,没过多久,含恨离世,葬礼上几个儿子媳妇也不哭不悲,草草打发,大女儿一个人悲悲戚戚,每天受着儿媳妇的指责怒骂,度日如年。

    二女儿一家更惨,她爹死后,急着去拆老爷子过去的旧房子,惦记那些木头门窗,去拆房拿料,邻居没人去帮忙,都不齿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拆墙抽木时,被倒下的墙砸中了二女儿的头,当场死亡。

    三女儿的男人不学好,在外游手好闲,骗吃骗喝,后来跟一个野女人私奔去了XJ,剩下三个孩子由她一人养活,熬不过二年,重新找了个离过婚的男人,谁知道也是个成日鬼捣棒槌的不正经人,竟学着她的前夫,也偷偷把家里的金银细软和值钱的东西卷着跑了。

    村里有个李神婆子,头上顶着个大神,对村人说郭老爷子含着冤气,三个丫头不花钱发丧尽孝道,犯了白虎食子,家里的后人一个个都不得好报,死的,病的,伤的,跑的,走的,一直会伴随着她们。

    村人听得不寒而栗,教育子女不得像他们,犯下不孝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