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身为超人的我只想安静当个锦衣卫 » 第六十九章 调四虎离山

第六十九章 调四虎离山

    第二天一早,赵武宣和付修才从奉安殿中出来,经过一夜的探讨,二人最终确定了针对李景升的三步法,誓要让李景升付出代价。

    而赵允、赵彤、王氏三人也在奉安殿外候了一个晚上。

    “朕就先回去了,付爱卿尽可大胆行事,这天···塌不下来。”赵武宣对着付修嘱咐一声,大步向前。

    不知怎么地,在路过王氏身侧的时候,王氏感觉赵武宣的目光有些阴冷,顿时心中发寒。

    “恭送陛下!”

    然而,就在众人叩拜中,赵武宣的身影忽然停住。

    回头,慈祥的看着赵彤,开口说道:“传旨!”

    赵武宣话音刚落,雨化云就躬身过来,聆听圣命。

    “朕之爱孙,聪明好学,谦逊有得,待亲诚孝,待臣宽和!”

    说到这儿,赵武宣又看了一眼付修,一字一句道:“封!赵彤为唐王!”

    赵彤大喜:“臣,谢陛下隆恩!”

    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赵允一眼。

    众人惊呼之时,赵彤已经跪倒,以君臣之礼谢恩。

    唐!昊阳皇帝登基之前的国号,也是赵武宣老丈人的国号,对于昊阳王朝,赵氏家族有着莫大的意义。

    于昊阳诸王中,最为显贵。

    现在,这项无数人眼馋的王冠,落到了赵彤的头上。

    “唐王,只是个开始。”

    赵彤在心里对自己说道。

    而边上的王氏,也喜极而泣。

    “臣妾谢陛下隆恩!”

    可是她不开口还好,一开口,赵武宣脸色顿变。

    这妒妇是如何欺负自己的好圣孙的,一桩桩一件件赵武宣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若不是在赵标的灵前,赵武宣怕是马上就要发作。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唐王!”

    赵允心中暗自思量。

    赵家能创立这昊阳国,完全是因为赵武宣的老丈人,不仅仅是因为小唐王的死,也是因为他赵武宣是唐王的女婿。

    赵彤头上这个唐字,也是意味深长。

    想到此处,赵允迎上赵彤的目光。

    但是你的唐,终究是没有我的皇太孙尊贵,在竞争皇位的路上,我既然领先一步,就不会输给你!

    册封赵彤为唐王的主意,是赵武宣和付修二人商讨的结果,毕竟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况且,不能把鸡蛋只放到一个篮子里。

    待扫清路上的障碍后,不论是赵允还是赵彤,都有让天下安稳的潜力,所以,剩下的就看这两孙子到底谁有本事了。

    赵武宣走后,付修路过王氏,给其一个警告的眼神后,便腾空而去,飞往镇抚司衙门。

    自此,以路汉云为首的武将集团,除前将军李境外,为皇太孙赵允一派。而以右宰相王仕明为首的文官集团,除左宰相秦牧会外,为唐王赵彤一派。

    这正也显示出了该杀之人,而日后的付修看着锦衣卫报上来的名单,也颇为无奈。

    ··············

    御书房内,燕王赵集,韩国公李景升,右宰相王仕明,大将军路汉云,四人恭敬的站在赵武宣面前。

    赵武宣坐在龙椅上,随意翻阅着龙案上的奏章,对着站在底下的四人说道:

    “朕今天换诸位前来,想必你们心中已经有所想法,那朕也就无需多言,待新皇登基之前,你们四人负责镇守我昊阳四方,以防其余六国趁机作乱。”

    “燕王赵集听令!”

    “儿臣听令!”

    赵集向前一步,恭敬的跪下。

    “朕命你镇守北境,以防北凛南下。”说着,将一块通体黑色,形为玄武的兵符交到赵集的手里。

    “儿臣领旨!”

    赵集领旨后,起身接过兵符回到原地,虽然脸色没什么变化,可心里却将这个父亲失望透顶。

    赵武宣继续说道:“韩国公李景升听令!”

    韩国公立马上前跪倒在地,厉声道:“臣!听令!”

    “命你镇守东海,以防秦国西挺!”随后,将一块通体蓝色,形为蛟龙的兵符交给李景升。

    “臣!领旨!”李景升虽然话不多,但句句铿锵有力。

    “右宰相王仕明听令!”

    “老臣听令!”王仕明上前跪下,双手恭敬的抬起。

    王仕明虽是在场所有人中年纪最大的,但他乃是唐王旧臣,也是第一个拥护赵武宣登基的外臣。

    “命你镇守西山,以防西夏东进!”

    对于王仕明,赵武宣丝毫不敢怠慢,起身走到王仕明跟前,将一块通体火红,形为朱雀的兵符放在王仕明手里。

    转身对着路汉云说道:“大将军路汉云听令!”

    “末将听令!”路汉云大步向前,跪在赵武宣脚下。

    “朕命你镇守南疆,以防安越南蛮对我昊阳鱼米之地的侵犯!”

    “末将领命!”路汉云起身接过赵武宣手中通体纯白,形为虎状的兵符,退到原位。

    赵武宣看着一脸不满的路汉云,心中很是复杂,路汉云不仅是赵允的亲舅舅,还是自己的开国功臣,跟随自己南征北战,是自己一点点看着长大的孩子。

    赵武宣坐回到龙椅上,看着面前的四人,心中闪过一丝不舍,如果说自己一半的天下是赵集打出来的,那另一半就是面前其他三人打下来的,但随后还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面前这四位,一个是以寡敌众,拒守洪都,传奇之战,洪都死士燕王赵集,也是自己的亲儿子。

    一个是开国元勋,征战天下,唯一活下来的六公之一,韩国公李景升。

    一个是虽为文官,可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老将,右宰相王仕明

    一个是有胆有谋,封狼居胥,名震天下的大将军路汉云。

    如果不是自己突破武圣失败,自己定要与他们再战天下,一统玄都。

    想到这里,赵武宣心中一阵感慨,但还是平复了自己的心态。

    此次调离这昊阳国唯一在世的四大功臣,也是与付修商讨的结果,同时也是针对李景升的第一步,如果李景升还在京城,付修的调查必定处处受限。

    如果只调离李景升一人,不免被其防备,但如果是将对新皇威胁最大的四位功臣一起调离,那李景升只会已经是为了朝代更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