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路不平道 » 第四章 清心咒

第四章 清心咒

    离开了罗素城,马车一路驶向了城外的山水之中。

    李天成有些不舍,不过再如何不舍他也要踏入修行这个世界中,再说他年岁不大将来并不会没有机会回到罗素

    马车缓缓行走在罗素城外,李天成向外张望着。

    虽然他在罗素城住了几年不过因为年纪的问题很少出来玩过。城外的风景冲淡了他的不舍心情。

    李天成将包里的道德经拿出,放在手上轻轻的抚摸着,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虽然只是一本凡书不曾讲过修行之法。

    他翻开道德经仔细阅读了起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李天成摇头晃脑的朗诵着道德经中的经典段落,陶醉其中。

    旁边赶车的车夫笑了笑没说什么,他虽然听不懂这些东西,但这小子让他枯燥的行程变得稍微有趣了一些。

    行至中午,车夫找了一块景色还算不错的地方将马车停了下来对马车内的两人说道:“两人大人,我看着附近景色尙可。两位看是否在这用餐呢?”

    那两人拉了拉马车上的帘子,看了看车外的景色说道:“就这里吧。”

    几人下了马车,走向附近的一泊湖附近,皎洁的湖水胖几枝桃花正盛开着,几只燕雀在指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啼叫着,一幅乡野田园的景象让人颇为平静。

    今天天气晴朗,许多附近城镇中的文人墨客便相约结伴出游,等李天成几人到了早已有了几波人在此处占好了位置。

    李天成几人也不管其他的,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坐下。

    车夫将一张餐布铺在了草地上,几人便席地坐了下来。接着车夫又端出了一些果品糕点,李天成从没见过如此精致的食物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吃吧,吃完休息一下继续赶路。”葛清淡淡的说道。

    李天成一听,拘谨的心情一下放松了,他拿了一枚果子,大口大口的咬着。

    几人也纷纷开始了用餐。不一会几人都填饱了肚子。

    吃好喝足之后,葛清将李天成喊道身前对他说道:“虽然你还没正式入我天玄门内,不过有我的推荐你现在也可以说是半个天玄门的弟子了。现在我将教你如何修行。”

    李天成听了内心无比激动,他从小就听惯了桥下那些说书先生讲的山上仙人如何法力强大,飞天遁地,移山填海几乎无所不能,如今有人告诉他他也可以踏入这修行世界他觉得有些不真实。

    他站在草地上躬身听讲,眼中充满了真挚和期待。

    “想要修行,第一件事便是要将身体清洗干净。”葛清说道。

    李天成拍了拍身上的衣裳说道:“葛大哥,今天我已经把身子洗得很干净了。”

    “我说的干净并不是指身体外的干净,而是指你的体内。”葛清说道。

    “体内?”李天成眨巴了两下眼睛表示不解。

    “天生阴阳,这天地中的气也分清浊,修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呼吸的气分为清气浊气,引清气入体,将浊气排出体内,这有这样使体内清气长存,你便可以百病不侵,身强体壮,延年益寿。而这也是修士修炼的第一层境界,被叫做练气境。”

    葛清仔细的向李天成解释道。

    李天成点了点头,但却有些似懂非懂。

    “待到你练气大圆满之后,体内不留一丝浊气便可以吸纳天地间的灵气,这便是纳灵境,如此你就可以施展神术,到时候飞天遁地,劈山裂石都不在话下。”

    葛清又继续向李天成介绍修行之后的妙处。

    “而等你吸纳到一定量的天地灵气之后,体内便再也无法存储更多的灵气,此时你便要凝聚一枚‘道根’,有了‘道根’之后全身的天地灵气便会聚集在其之中,这便是道根境。如此一来你体内的灵力便无穷无尽,若你将来能修行至此便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了。”

    葛清继续为李天成描述将来修行之后的景象。

    李天成听完了激动不已,迫不及待的问道:“葛大哥,凝聚道根之后会怎样呢?”

    “现在和你说了你也不懂,如今你最要紧的是便是分清这天地间的清气浊气,要将身体内的浊气排出,使清气长存体内。”葛清说道。

    李天成点了点头又问道:“葛大哥,我要怎样才能分清这天地间的清浊二气呢。我现在呼吸只觉得是一股气进进出出而已。”

    “我传你一篇经文,你得之后便可渐渐掌握方法。”

    葛清说道,接着手指在空中轻动,一篇经文竟在空中显现,没等李天成从惊奇中回过神来,他手指轻挥竟将那篇经文送入了李天成的体内。

    在空中浮现的经文进入李天成体内后,整篇经文竟一个字一个字的出现在他的脑内,一时间竟让他觉得有些脑壳发疼。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我传你这篇经文叫做清心咒,你自己要在心中多念,多想,多思考,同时你要多锻炼身体,将身体锻炼的更加强壮时便会对气更加敏锐。等你悟透这篇经文之后便可分清这天地间的清气浊气,然后便可以真正踏上修行之路了。”葛清叮嘱道。

    “多谢葛清大哥,我一定记住你说的话,一定将这片清心咒悟透。”说罢他便对着葛清行了一个大礼。

    “孺子可教,我现在要开始冥想了,你也开始体悟一下清心咒吧。”葛清点了点头接着便盘坐在草地上开始了冥想。

    李天成也跟着盘坐在草地上,接着闭上了眼睛学葛清的样子。心中默默的念道:“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