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末殇 » 第二章 问罪

第二章 问罪

    历史的走向总是相同的,也正如朱由检所料一般,第二天崔呈秀等人就上疏主动提出了辞职,表示自己确实违反了国家相关律法的规定,愿意接受处罚。

    朱由检虽然心里乐得一批,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足,主要是做给魏忠贤看,现在大家就撕破脸,还为时尚早,对谁也没有好处。

    君臣五人在大殿上假情假意的推攘了一番,最后由朱由检叹着气同意了他们辞官还乡的申请。

    至于崔呈秀他还是被朱由检留了下来,不是因为朱由检要照顾历史的走向,而是在他接下来的剧本里,崔呈秀要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若是这枚棋子用得好了,用对地方,可以一举至魏忠贤于死地,让魏忠贤永世不得翻身。

    处理完这些个事,朱由检就只需要耐下心来,等着鱼儿自个上钩了。

    若是朱由检没记错的话,接下来就该陈而翼上疏反击杨所修,为崔呈秀辩护了。

    果然,没过几天,自以为看透朱由检的陈而翼就上疏为崔呈秀喊冤。

    甚至在朝堂之上大声斥责杨所修,矛头直指东林党余孽,希望皇帝能重新彻查此事,还崔呈秀一个公道。

    这次反击,让魏忠贤很懵圈,但熟读历史的朱由检可一点都不懵。

    杨所修和陈而翼相互勾结,二人各自为敌对势力上疏辩护,就是为了能在之后的风浪中保全己身。

    无论哪一方胜利了,他们二人都能保证不会被彻底清算,顶多落个革职查办,不会白白丢掉性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一手牌打得不可谓之不好,就连朱由检都在心里拍手叫绝。

    若他还是朱由检本人,肯定会掉进这个圈套,被耍得团团转,从历史上来看是如此的。

    就在朱由检准备借着此事麻痹来魏忠贤,让他放松警惕的时候,国子监副校长朱三俊又突然发难,上疏弹劾自己的学生,国子监监生陆万龄。

    要说这位陆万龄,也算是一个知名人物,在国子监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在国子监随便拉一个监生问问,提起陆万龄那都是恨得牙根直痒痒。

    远的不说,就往近了说,为了拍魏忠贤的马屁,陆万龄居然建言将魏忠贤移入国子监,在国子监旁边为魏忠贤建立一座生祠,与孔子并尊。

    “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

    “以忠贤配孔子,以忠贤父配启圣公。”

    好家伙,这几句话一说出口,魏忠贤算是高兴了,可却是把国子监里的一干老监生直接气得不轻。

    一个老人妖有何德何能,能与孔圣人相提并论,就凭他祸国殃民吗?嗯,这点倒是谁也比不上。

    国子监的校长,国子司业林焊更是被他活活的气走,直接称病辞官,索性眼不见心不烦(更多的是怕魏忠贤事后找他算账,看来林焊还是比较惜命的)。

    其实这事本来也没林焊啥个事,可是这哥们就是刚啊,之前为了国子监的铜鼎、铜缸一事,就敢跟魏忠贤硬刚,就更别提他区区一个陆万龄了。

    “他日皇上入学释奠,君拜于下,臣偃于上,能安乎?”

    陆万龄也是一股子倔劲上头,就跟林焊杠上了,你不让我干我偏要干,就问你气不气。

    当某一天,陆万龄一伙人将凑集建祠资金的簿册启事送到林焊面前,强迫其倡导捐献时,林焊气愤之下,“授笔涂抹”。

    陆万龄当时也是懵圈了,你说你老兄不签就不签吧,在上面乱写乱画什么啊。

    当日晚上,林焊“即名挂冠棂星门径归”,把自己的乌纱帽挂在棂星门上,匆匆收拾行装,连夜逃离京城。

    这件事就告诉我们,冲动是魔鬼,当时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事后仔细的想了想,陆万龄觉得自己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从林焊手中夺过簿册及启事,就去向自己的主子--魏忠贤禀报。

    魏忠贤也是上火啊,好啊上次我要用国子监的铜鼎、铜缸铸造钱币,你拦着我。好,这事我不占理,我忍了,不跟你置这口气。

    这次你他娘的还拦着我,关你个鸟蛋事啊,孔圣人都还没说啥,你在这瞎蹦哒个什么劲,真是叔叔能忍,嫂子都不能忍。

    不给你这个老小子一点颜色看看,你怕是都不知道什么叫人间不值得。

    “忠贤怒,娇旨削其籍。”

    由此可见,魏忠贤还是比较重视林焊的,都专门为他伪造了一份圣旨,削去了他的官职。

    不过魏忠贤这哥们还是挺仗义的,没有派人去追杀林焊,给他留了一条活路。

    主要是私自伪造圣旨就是掉脑袋的大罪,更别提还私杀朝廷命官了,就算魏忠贤再怎么能,也背不起这个罪名。

    还有便是此事被东林党人知晓,又是一个攻击他的借口,不划算。

    这件事上陆万龄也颇得魏忠贤嘉奖,这也使得陆万龄愈发肆无忌惮,恣意妄行,再往后竟然都干起搜刮富家监生的地步。

    监生们都敢怒不敢言,没办法啊,地位和权力都没人家大,敢说一个不字,那就是打着灯笼上厕所——找死。

    既然惹不起,那还躲不起吗。于是乎,国子监里的监生开始集体告假。

    朱三俊一看这情况,顿时就不淡定,人都走光了,就剩自己一个人当光杆司令可不行啊,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

    对于这份弹劾,朱由检也是脑袋疼,你们怎么都不按套路出牌呢,咋和书上写的不一样呢,大家不应该是一件件事来的啊,怎么弹劾现在还得组个团啊。

    思来想去,朱由检也不知道该拿陆万龄怎么办,索性就按历史上崇祯干的事再来一遍吧。

    便准了这份奏疏,下令逮捕陆万龄,下狱等待审问。

    朱由检清闲了,魏忠贤慌了,这是个咋回事啊,之前不还好好的吗,咋个说抓就抓啊。

    不过魏忠贤到底还是个老油条,当即差人驾车进宫,对皇帝表示,陆万龄是个彻头彻尾的败类,应该依法处理。

    说的那是一个义正言辞,都不带脸红的,朱由检对魏忠贤的脸皮也是佩服至极,能厚到这程度也是没谁了。

    总的来说,朱由检对魏忠贤的态度还算是满意,若是他不进宫表态那才是真的要出大事了。

    朱由检挑着好听的夸奖了魏忠贤两句,表示此事就此结束,不会再去追究任何人的责任,让他放心回家睡觉去。

    魏忠贤暗自捏了一把汗,还好皇帝没打算彻底撕破脸皮,局势总的来说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是,让魏忠贤更加崩溃更加抓狂的事还在后面,他的铁杆狗腿子,江西巡抚杨邦宪又向皇帝上书,大肆夸奖魏忠贤的“丰功伟绩”。

    反正说好话又不要钱,死命夸呗,大不了就是被皇帝驳回骂上一顿,又不会少上一块肉,还能在魏忠贤那博得点好感,何乐而不为。

    并且殷切期望,能为魏忠贤再修建一座祠堂,以此来弘扬他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