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末殇 » 第十八章 前路漫漫

第十八章 前路漫漫

    大明是一个法制社会,要处决某一个人,必须要经过复核,而复核这件事的人既不是地方官府的官员,也不是当时的最高法院大理寺的大理寺卿,而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大明天皇帝。

    不论你在哪被判了死刑,哪怕是在一个偏远到不能再偏远的小山村,只要你被官府查到了,并且关进死牢了,就得层层往上报。

    县衙报府衙,府衙报刑部,刑部载上呈给皇帝,皇帝在你名字上画红勾了,让你死,你才能死。

    皇帝在勾人的时候,每张纸上按照惯例,通常都会留上几个名字,来彰显皇恩浩荡。

    但若是你运气不好,正巧碰上那天皇帝不高兴了,那你就只能就此认命了,谁让他是君,你是臣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吃饱最后一顿断头饭,就安心上路吧。

    最好祈求刽子手的刀能快点,一下子就能把脑袋砍下来,不用受太大的苦;也祈求来世能投个好胎,不用再为生计发愁。

    曹化淳(司礼秉笔太监)递上今日要勾画的几份死刑名单,放到朱由检的手边,想等着朱由检闲下来的时候,再出声提醒皇帝复核。

    让曹化淳一惊的是,他刚放下公文,朱由检便顺手拿到了自己的眼前,提起毛笔,蘸了蘸朱砂,准备勾名字。

    本着人命大于天的道理,朱由检每次都要询问这些人犯,到底犯的是何种死罪,然后再行定夺。

    一开始曹化淳对于朱由检的问题,支支吾吾的回答不上来,这些事刑部也没上报,他从哪知道人犯所犯何罪,结果惹来朱由检一顿痛批。

    从那之后,曹文诏便会要求刑部在名单之后再附上,死囚所犯之事。

    就这样一问一答,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时辰,朱由检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将勾完人名的几张名单整理好,放在一旁备用。

    看着剩下的几份名单,朱由检轻叹一声,放弃了去御花园放松一下心情的打算。

    今日事今日毕,这是他在高中时期养成的一个好习惯,毕竟卷子一天天累下来,光看着也能愁死个人。

    “嗯?”

    突然之间,朱由检看到一个很熟悉的名字,感到一丝诧异,而后轻轻的念了出来。

    “杨维垣”

    “他是如何被判处死刑的?又是谁人判决的?”

    “回陛下的话,杨维垣是因顾大章一案,主审人是刑部尚书薛贞。”

    朱由检貌似对杨维垣一案很感兴趣,不断问起此案详细情节。

    “顾大章?倒是追究的挺远的,这么久的事都拿出来重提,看来是有人不想让他活着啊。”

    “让朕猜猜那个人是谁呢?莫不是魏忠贤魏公公那个死阉人?”

    曹化淳大吃一惊,皇帝竟然在如此场合之下,公开讽刺魏忠贤,若是传到魏忠贤耳中,恐会对皇帝不利,于是急忙上前出声提醒。

    “陛下,隔墙有耳啊,还请陛下慎言,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啊。”

    但朱由检却是轻笑几声,铺开空白的圣旨,提笔在上面写起来。

    “怕什么,既然如此,那朕就偏偏要让他活着,恶心死那个老人妖。”

    “传朕旨意,免除杨维垣死刑,贬到淮安府任府丞一职,并赐他白银五百两,用以贴补家用。”

    看着自己写好的圣旨,朱由检是愈发的满意,仿佛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般,没想到不知不觉来,自己的行楷居然都写的这么好了。

    “把这份圣旨去传给刑部吧,对了,你带领一部分心腹亲自去走一趟,朕要看到一个活着的杨维垣,而不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若是有人胆敢阻拦,就地格杀勿论,你可明白?”

    曹文诏并未立即领命去执行,而是在原地犹豫了一会,才试探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皇上,这恐怕有些不合规矩吧,毕竟杨维垣是一个死囚犯,为了他去得罪魏忠贤,恐怕会对以后陛下的计划有所不利。”

    “规矩?朕就是规矩,大胆地去吧,出了事有朕给你顶着,至于魏忠贤那里,朕自有办法对付他,你无需担心。”

    “喏,老臣遵旨。”

    既然曹化淳不在,剩下的名单也不必勾名了,朱由检干脆给自己放了个假。

    支开了所有的护卫,卷起一床铺盖卷,一个人溜到御花园里一处平常没人来的亭子里,用嘴在上面吹出一块空地,把褥子铺在上面,随后直接躺下。

    朱由检本来是想要好好睡个午觉,闭上眼却是越来越心烦,忍不住想起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对于未来是更加迷茫。

    事情已经完全超出部分他的预料范围之内,现在是1628年,崇祯元年九月份,本来张献忠叛乱应在1630年,即崇祯三年才起义叛明。

    这原本有是两年的缓和期的,朱由检先是计划先把皇太极打回去,再抽出空来招安起义军中的将领,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其余人等遣散归乡,虽然此等方法危险系数较大,是一步险棋。

    要是实在还不行,就只能接着杀了,用大明百年国运最后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只是没想到他们居然提前给了自己一个大惊喜,直接让陕西、山西、湖北、河南四省全部陷入战火之中。

    可当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估计从自己穿越而来的那一天起,这蝴蝶效应便已经于冥冥之中开始运转开来。

    之前从历史课本上的知识,照目前的形式来看,估计大部分都已经不顶用了,只能靠自己来判断当下的形式。

    能用的良将贤臣也就那么几个,其中还有一部分日后是投降满清的,这让自己怎么放心交权与他们。

    或许还有自己没发现的猛人,但问题是上哪找去啊,总不能等着他们自己送上门来。

    心中默念着目前能相信的人的名字,说到孙承宗时,朱由检突然从被褥上坐起,脸上露出一副癫狂的笑容。

    “袁宗焕,秦良玉,祖大寿,满桂,赵率教,曹文诏,卢象升,孙承宗,孙……孙!”

    “孙传庭!哈哈哈,天不亡我大明,我怎么能把这位猛人给忘了,罪过罪过。”

    朱由检兴奋地大声呼喊着王体乾的名字,还没等王体乾跑过来,朱由检便直接冲出了御花园。

    四周的侍卫和过往的太监、宫女都以为皇帝的痴病又犯了,赶忙差人去太医院传唤太医。

    “王体乾!王体乾!给朕过来,朕要拟旨下诏!我大明有救了!哈哈哈,皇太极你给我洗净脖子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