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末殇 » 第二十六章 戍卒一叫,大明惊

第二十六章 戍卒一叫,大明惊

    “你,可敢与我一同,造这大明的反,把这大明的天捅出一个窟窿来!”

    李自成的声音不大,却是十分清地晰,周围几十米之内的人基本都能听清楚,他们都抬起头,看向站在土坡上的那个男人,脸上露出一种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根本就是在痴人说梦话,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大明背后里还有多少手段谁也说不清楚。

    且不说大明在边镇驻兵有多少,灭他们十次都够了,就光说眼下,能有几人愿意跟着你反,这可是个要命的活,整不好还会株连九族。

    还有几十人默不作声的,从身边挑上几件趁手的武器,默默的往李自成身边靠拢,显然他们之前就已经有所预谋。

    薛大龙一时间愣住了,这信息冲击量量太大了,让他有些缓不过来神,手里的窝窝头没拿稳,一下子就掉在了地上,滚了几滚。

    “大龙,我认你是我的兄弟,你若是愿意跟着我,我绝不会亏待你,你若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去勉强你,毕竟人各有志。”

    李自成走下土坡,弯腰捡起地上的窝窝头,用嘴吹干净上面的泥土,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才重新塞到薛大龙的手上,伸出右手轻轻拍打着薛大龙的肩膀。

    “鸿基……你可要想清楚了,这事一旦干了,我们就是万古不易的贼了。”

    李自成大笑了几声,他明白了薛大龙的意思,反就反他娘的,这世道是在逼人去死,不想死就唯有谋反这一条路。

    “哈哈哈,贼就贼吧,总比活不下去要好,你难不成就不想再见一见你家中的老母亲吗。”

    “戍卒一叫,函谷举。我们今日和当年的陈胜吴广何其相似。”

    “大人,就在前面,对,就是他,就是他说要造反的。”

    李自成转头一瞧,看见小旗在几个劳卒的带领下,在朝自己这边走来。

    “正愁没人祭旗,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送上门来,这也到好,省得我去找了。”

    露出一个嗜杀的微笑,李自成顺手从旁边拿起一个镐头,就这样迎了上去。

    “我道是谁呢,原来又是你这小子,怎么是活得不耐烦了吗,需不需要老子现在就送你,去见你家那去世的亲戚啊。”

    见李自成不逃反而迎了上来,小旗也是笑出声来,他在任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嚣张的人,明知死罪难逃,居然不事先逃走,反而留在这里等着自己。

    真不知道是该夸他无所畏惧呢,还是该说他不知死活。

    “你是自己束手就擒呢,还是让我把你的手脚打断,再下狱问罪啊。”

    左手缓缓摸到腰后的刀柄,小旗心中也是有些畏惧,因为他看到周围的军卒看向他的眼神都带着不善,若是他们一同暴起,自己今天可能就会交待在这了。

    只有先制服住这个领头人,才能控制住局势,其余人便会如鸟兽般散去,成不了什么气候。

    “止步,本官让你止步你没听见吗!放下手中的兵器!”

    见李自成手里提着镐头越走越近,小旗是彻底慌了,向后连退了几步,同时大声呵斥李自成,让他放下武器,伏法认罪。

    不过李自成哪里会听他的话,既然都打算反了,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当即抡起镐头就要往小旗头上砸去。

    所幸小旗反应还算是不慢,在地上翻身一滚,躲开了那一镐头,随即拔刀而出,护在身前。

    “你们还在等什么,还不上去抓住他,我自有赏。”

    眼神不断向四周瞟去,寻找着退路,不过军卒貌似是不想让他离开,就这样直直的站在四周,把他的退路全都堵死。

    “你们是想干什么,是想跟他一起造反吗,我告诉你们,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不是你们能承担的起的。”

    大声怒吼着,小旗拿着刀胡乱着挥砍着,想要破出一条路来,当下之计,唯有回去上报总旗,派出军队镇压。

    “砰”

    一声重物击打的响声传出,小旗应声倒在地上,脑袋后面流出黑红色的血液,有人上去探了探他的鼻息,见他还有气,只是昏死了过去。

    李自成丢掉手中的镐头,掰开小旗的手,夺过他的佩刀,左手猛地提起小旗的头发,手起刀落,血柱从脖间喷出,一颗人头便出现在李自成的手里。

    “朝廷昏庸,奸臣当道,我等今日被迫揭竿而起,只为还我大明一个朗朗乾坤,为我等谋一条生路。”

    李自成高高举起小旗的人头,士卒当中发出阵阵欢呼声,连架在高地上的大明军旗都被人一刀砍断,踩在了脚底下。

    在军营门口站岗的军士,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便被起义军摁在地上,收缴去了武器。

    一场席卷甘肃镇的起义,迅速蔓延开来,甚至波及到了整个陕西省的军事布防。

    在起义军和农民军的双重打击下,朝廷军队节节败退,一座座城池不断丢失,越来越多的军队也背弃朝廷,加入起义军的队伍。

    庄浪卫,西宁卫,永昌卫,山丹卫,甘州左卫,甘州右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肃州卫等卫所不断丢失,标志着大明对于河西地区的掌控在不断变弱。

    到最后,镇夷守御千户所,古浪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三大千户所的沦陷,让大明彻底失去了河西地区的根本掌控权。

    至此,大明元气大伤,整个朝廷也为之震惊,因此事斩首停职者不下百人,朝廷当中人人自危。

    不论是在河南围剿叛军的曹文诏、洪承畴,还是在辽东跟皇太极作战的袁崇焕、赵率教等人,他们不会想到,日后他们的命运皆会因此事而改变,这场起义也同时改变了整个大明的势力格局。

    同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深感事情的严重性,朱由检于北京紫禁城发布国书,令各地巡抚,督师,总兵率兵入京勤王,希望借此机会挽回关内败局,同时收复河西等地。

    与此同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也将在北京城展开,双方开始生死角逐,鹿死谁死尚未可知。

    夜行动物蠢蠢欲动,尔虞我诈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