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末殇 » 第三十二章 剑指诸王

第三十二章 剑指诸王

    跟周婉言一番温存之后,朱由检感到一阵神清气爽,整个人都感觉飘飘欲仙了,仿佛之间登上极乐天堂。

    就是感觉腰稍微有点疼,走起路来都得扶着墙走,否则就有摔倒的风险。

    朱由检前世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处男,对于这些男欢女爱,当然是没有什么经验。

    唯一了解的途径,还是同宿舍的那些老色批传授的,不过也都是纸上谈兵,谁也没真的干过。

    倒是孙传庭还挺负责任的,为了讲解完那点知识,硬是从中午就开始等在乾清宫外面。

    期间有太监见外面太冷,心疼孙传庭,想要推门进去通报,但都被孙传庭给拦了下来。

    朱由检在里面干什么,但凡明眼人都知道,现在闯进去,和找死没有任何区别。

    当朱由检扶着门出来的时候,孙传庭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这成何体统,你朱由检可是大明的皇帝啊,一举一动代表着大明的威严。

    看到朱由检现在的这副样子,可以想象出上午里面有多激烈,孙传庭也不禁老脸一红,连连干咳了几声。

    “还请皇上保重龙体,温柔乡虽好,但也还望皇上,以国家社稷为重,切莫沉沦。”

    无力的朝孙传庭摆了摆手,朱由检示意孙传庭跟他一块,去尚书房议事,周婉言现在还在床上睡着,没有起来呢,估计是累着了。

    “别扯这些有的没的,有没有补肾固本的药,先给我来几颗,我觉得我快挺不住了。”

    听到这话,孙传庭整张脸都垮了下来,怎么他越来越感觉这个皇帝不靠谱了,要是再这样下去大明还有救吗。

    “皇上,臣是兵部侍郎,不是太医院的太医,这件事情还是请您去找太医,让他们为您好好诊断一番。”

    “朕是一国之君,这事要是传出去,它好说不好听啊。你就不能说是你肾虚吗,让他们给你开服药,你再送给我。”

    孙传庭都有了一种想骂人的冲动,你还知道你是一国之君,还整天这么吊儿郎当,昨天晚上还不如让你跟各地的藩王碰上一碰,拼个你死我活得了。

    “皇上,臣也是要脸面的,还请皇上给臣,在众位朝臣之中留点脸。”

    “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多学学先贤的话,看人家领悟的多透彻,你怎么就不开窍呢。”

    孙传庭的嘴角疯狂的抽动,藏在衣袖里的手也在不停的抖动,这是哪门子先贤的话,其实就是你自己瞎编的吧,就快别往先贤脸上摸黑了。

    “行了行了,就不拿你开涮了,说正事,朕的那些个叔叔昨天晚上有什么动静吗?”

    “回皇上的话,大多数王爷都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待着,府中也没有任何人出入,倒是老实安分的很。”

    朱由检抓住了孙传庭话中的关键词,他要的不是大多数都老老实实的,而是要全部人都本本分分的,接受朝廷的统治。

    在这个特殊时期,一切不受他所掌控的人,都必须要死,哪怕是自己隔了不知道几辈的叔叔,他们都不行。

    再说了,养着他们这一群蛀虫,每年朝廷还得给他们钱,养着他们,他们何德何能,配享受这些待遇。

    还有某些人,和老母猪一样,生孩子那叫一个高产,养着他们还得靠当地百姓的赋税,活生生的一个吸血鬼。

    “大多数?谁那么不安分,这才半天时间,就忍不住想要动手了。”

    “是福王,福王从昨天晚上回府开始,就不断的派出自己的亲信,前往各大王府和朝中的某些大员府邸通信。”

    “不过貌似福王很不受人待见,派出去的人,大部分都被拒之门外。”

    “呵呵,那个死胖子还真是贼心不死,当初神宗显皇帝没把皇位传给他,还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看来今天得给他点颜色看看,否则他都快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嘴角微微上扬,朱由检差点被尚书房的门槛给绊倒,刚挺直的身躯瞬间又弯下去,尴尬得回头朝孙传庭笑了一笑,便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去。

    “你觉得现如今,锦衣卫当中我们能信得过谁?朝臣之中,我们又能启用谁?”

    朱由检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收起了那副嘻嘻哈哈的笑脸,这可是一件关乎大明国运的大事,办得好了,能转危为安。

    若是失败了,恐怕他这个皇帝,也快当到头了。

    “皇上莫不是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打了一个响指,朱由检用手背撑起自己的脑袋,嘴角挂着邪笑,在孙传庭眼里,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地痞流氓的气质。

    “你猜对了,锦衣卫官员张拱极、丁调鼎、刘相、宋宗宰、刘广银、宋国柱。我觉得,他们几个人可堪大用,孙侍郎以为如何?”

    “臣觉得,知人知面不知心,应当先考校他们六人几天,而后再做打算。”

    “若其可用,用之;若其不臣,当立杀之。”

    孙传庭的目光瞬间变得凌厉起来,既然不为我大明所用,就只能杀掉,否则后患无穷,难不齐又是一个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叛党。

    “好,既然如此,那此事就交给你来办了,朕会亲自写一道手谕给你,方便你调动锦衣卫。”

    “臣遵旨!”

    孙传庭向后退上一步,对朱由检一行礼,便走到桌案旁,为朱由检开始研墨。

    朱由检提起笔,在空白的圣旨上刚写下几个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后像似想起什么事,突然之间转头看向孙传庭。

    “对了,魏忠贤是不是要辞官回乡?那份奏疏呢,找出来给朕瞅瞅。”

    “启禀皇上,魏忠贤确实有辞官的打算,据锦衣卫探子回报,魏忠贤府上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估计最晚后天便可以全部搬完。”

    朱由检把笔直接塞到孙传庭手里,往椅子上舒舒服服的一靠,全然不顾孙传庭诧异的目光。

    “你来写吧,写完了我们去会一会魏忠贤,未来五年的军费开支可全得仰仗这位九千九百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