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末殇 » 第三十七章 摊牌

第三十七章 摊牌

    “谕兵部、各地总兵巡抚,逆贼盘踞日久、小民被胁造反者多。此实畏死之恒情也。且劳师讨贼、原以为民。

    若大兵所至、将谋反者概行诛戮。殊非朕抚恤残黎至意。倘有据守城池山寨、执持兵械、抗拒不降者、仍诛剿之。

    其余俱著免死、俾得自新。尔部通行晓谕各将军、一体遵行,不得有误。”

    一道道命令马不停歇的从乾清宫发出,先是交付到六部官员手中,六部官员同内阁大学士商议后再送到皇帝御前,进行最终审核。

    最终这些文书交付到入京勤王的总兵巡抚手里,并让他们严格执行,传令的太监两条腿都快跑断,可文书还有一大推没派发出去。

    来不及道上一声苦,便又得出城派送。

    自从各地总兵巡抚纷纷入至京城,京城外的守军数量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粗略一算,除却辽东以外,整个大明朝的军队差不多都来了。

    相比于朝野诸臣和四方藩王对于城外密密麻麻营帐的震撼,城中百姓却是人人自危,街上行人明显减少,家家户户都紧闭门户。

    他们是在害怕,唯恐城外发生兵变,军队进城抢粮,到时候皇帝的圣旨估计都不好用。

    其中包括禄米、南新、旧太、海运、北新、富新、兴平、太平、储济、本裕、丰益十一仓,加上通州的中仓、西仓,总计十三仓,统称为“京通十三仓”的粮仓,里面的粮食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时任户部尚书的倪元璐可是犯了愁,要是按这个速度,要不了几天,粮仓就要见底,到时候大家都得去喝西北风去。

    倪元璐连续几天上奏皇帝,请求皇帝从南方各地调粮入京,或者减少军队调度,否则京城的余粮根本撑不了几年,不用等李自成打过来,大家就得先饿死。

    刑部尚书徐石麒也有点郁闷,突如而来的这么多士兵,给京城的治安情况造成很大困扰。

    近来拦道抢劫的案件频有发生,一切证据都指向城外驻军,不过他们暂时还不敢进城抢掠,只敢在城外官道上设卡收税。

    朝廷屡禁不止,巡逻的锦衣卫一来他们就跑,关键是根本抓不到人,这就没有理由朝他们问罪。

    幸好三大营还在北京城内,对城外军队有震慑之威,否则他还真不知道当如何是好,上报皇帝吧,皇帝和个甩手掌柜一样,让他自己看着办。

    迫于无奈,徐石麟下令只得加强京城巡逻戒备,此外北京九处城门加派人手,三千营和锦衣卫监管各路人马,胆敢作奸犯科者,一律按大明律处理,不管他是何等官阶,上头又有谁替他扛着。

    可朱由检本人却不在意这些事,车到山前必有路,未来的事他想不到,也懒得想,只想着能解决眼前的事。

    就连魏忠贤交出来的两千四百万两白银,他分发出去几百万两,足足补全了城外士兵三个月的军饷。

    自从万历年间,朝廷就开始拖欠各地军队的军饷,各种方法忽悠着,更有甚者,拖了三十个月都没发下去过一文铜钱,到了崇祯年间,这种矛盾彻底爆发,军队士卒之中唉声载道,哗变也是常有的事。

    拿到钱后的士卒,战意高涨,战斗力可谓是直线飘升,朱由检相信,现在让他们去辽东干掉皇太极,他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不过,朱由检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对于军队现在这个状态他很满意,至于那些案件早就被他抛之脑后,抢几个钱算什么,只要不出人命,什么都好说。

    至于魏忠贤,已经滚回他的老家凤阳了,朱由检也没有太过于为难他,说到做到,倒也真的没派人去杀他。

    “皆说胡虏无百年国运,依朕看,倒是不尽然,且不说百年之前作乱我大明的瓦拉,就说眼前的皇太极他们父子,就耗死我大明几代君王,占我大明关外山河。”

    “不过现在倒也不是理会他们的时候,该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决一死战了,他们实在是太过于无法无天了,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孙传庭皱着眉头,看着桌子上摆放的地图,现在叛军已经越过黄河,和张献忠等逆贼所率领农民军汇合。

    曹文诏和洪承畴开始节节败退,明军有了溃败的趋势,兵败如山倒,相信要不了多久西北战线便会全线崩溃。

    “皇上,莫不是想在潼关,跟李自成他们彻底摊牌?”

    孙传庭指着地图上潼关的位置,带着些许疑问的语气,以目前的形势看来,潼关是最好的决战场所。

    “是的,本来我也是不想这么快摊牌,可李自成简直是欺人太甚,你看看,这是李自成写给朕的讨贼国书,朕都成国贼了,简直是千古笑谈。”

    指着压于地图之上的一张黄纸,朱由检简直都快被气乐了,没想到李自成还有这个文笔。

    “朱明无道,屡遭横祸,皇图板荡,民不聊生。

    王好边功,虎贲师丧,臣恶乱世,安安饿殍。

    时年闯逆身起行伍,心窥神器,先杀同僚,后屠士人,汝才一龙,悉数屠戮。

    不能救万民于水火,甲申之变,率兽食人,淫乐京师,拷掠助饷,贪得无厌。”

    孙传庭一字一字读出来,不过却是越读声音越小,以至于到最后都如蚊鸣之声,微不可闻。

    这大不道之言,李自成写也就写吧,毕竟他都已经反了,可自己还身为大明的官员,不得不注意。

    “怕什么,给朕大声念出来!你还别说,李自成这厮说的还挺对的,连朕都有那么一点认可他了,可惜啊,他要我死,那我就得让他先去死。”

    “说我好边功,不顾百姓疾苦?要不是朕的军队在边关跟皇太极殊死搏斗,还能有他们在这里说话的份!”

    “既然道理跟他讲不通,那就只有用拳头跟他说话了,传我命令,全军开拔,跟李自成决一死战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