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一刀烟雨任平生 » 第二十七章 替我杀一人,我还你真相!

第二十七章 替我杀一人,我还你真相!

    沈对将至府门外,便见府阶之上,摆放着一双官靴,沈对移步官靴前,扭首四处张望,未见四旁人迹。沈对便紧着躬身,将那官靴拾起,收进怀中,只见那官靴内跌落出两枚被红绳串起的铜钱。

    沈对又将铜钱敛起,置在掌心中不停打量,随后仰头嚷道:

    “少了点吧!要报答我的话,多给点啊!请我吃顿酒也行啊!”

    言尽,便将那两枚铜钱向上一抛,落至掌心,随后攥紧拳头,嘴角轻扬,缓步朝马棚走去。

    须臾,沈对驾马来至斋云坊,斋云坊宾客百姓络绎不绝,男女纷纷,沈对立马于桥头之上,远远望向醉春楼,只见那醉春楼早已被封,楼外围了数十名官兵纷嚷。

    沈对心虚移首不敢再望,朝善候府的方向驱马前去。

    “沈公子!”

    突然这时,沈对似乎听到有人在不远处呼唤自己,便紧着抬头张望,只见近旁青瓦楼檐上立身站着一褴褛破袍的老头,定睛一望,才见得正是那不久之前窃了沈对随身玉的紫须翁!

    沈对紧着勒马,怒声高喝道:

    “老贼,可叫我遇上你了!”

    只见那褴褛紫须翁不紧不慢,转身迈步躬身,朝东腾去。

    “老贼休走!”

    沈对紧着驱马,朝那紫须翁的方向追去,不一会儿紫须翁便将沈对引出了城,来到城外的一片近林中。

    紫须翁出了城,便不再逃串,腾身向上,单脚立在城外一枯树枝头上。

    沈对见那紫须翁不再逃串,便紧着腾挪起身,脚踏马背,躬身跃起,抽出腰间莽伯刀,朝紫须翁狠狠劈去。

    “老贼,也该还我玉了吧!”

    只见紫须翁缓缓抬起右手,涌气灌臂,将袖一抛,袖内突然涌出一团刺骨巨风,将沈对推去地上。

    沈对腾挪,翻身躲开那烈风,单手撑地,将刀侧臂。

    紫须翁捋着胡须背手轻缓道:

    “看来,公子始终不信小老儿是为了救公子性命,才取走那劳什子!”

    “废什么话!”

    沈对咬牙默诵,将真气涌入莽伯刀内,随后紧着腾身跃起,莽伯刀青光乍起,十分夺目骇人。

    “怒猊开山!”

    刀光利影,神鬼悲号,青狮扑面,重重朝紫须翁劈去。

    骇人青光将沈对和刀,死死砸去紫须翁脑袋前,只见紫须翁从袍中探出二指,缓缓朝莽伯刀移去,只二指便将那刀夹住,青气霎时碎散,沈对惊诧。

    只见,那紫须翁双指用力,将沈对连人带刀,砸去地面。

    紫须翁腾枝落地,缓缓从袖袋中探出一物,沈对定睛一望,正是那随身玉,沈对紧着提刀去抢,只见那紫须翁立马夺住沈对手臂,将拿随身玉向前一抛,砸去莽伯刀刃之上。

    只听“碰!”的一声,玉石碎裂,裂痕乍出鲜亮的玉光,将沈对与那莽伯刀崩出数十丈远。

    沈对口吐鲜血,回神定睛一望,四旁皆飘浮着零零散散,晶莹的玉气,随风摇曳,闪闪焕光。那翁立身其中,泰然自若,毫发无损。

    沈对扑在地上,双手捧起近旁碎玉,不由得哽咽哭嚎道:

    “这是我爹娘唯一留给我的东西!我让你拿命还!!!”

    只见,沈对紧着抽刀又砍了去,紫须翁气定,一把夺过莽伯刀,又灌去一掌,将沈对送回地上,沈对气的捶地顿首。

    不一会,又见那紫须翁缓缓抬起袖袍,伸手去捞那玉气,那玉气一到掌中,便会从指缝溜出。

    随后,紫须翁背过双手,缓着步子,移身至沈对一旁指着玉气问道:

    “你可知这空中飘散的是何物?”

    沈对双目充血,怒目圆睁,死死盯住紫须翁的眼睛,一言未发。

    “这便是你多年练功,积攒的内功会神。”

    紫须翁摊开双手,朝沈对缓道。

    沈对一脸迷惑,便冲紫须翁大吼道:

    “你这老贼,到底在混吣些什么!?”

    “知道你为什么练功勤苦,招式日益渐进,内功心法却不得精熟吗,正是因为这害人不浅的玉石子。”

    紫须翁蹲在地上,指着眼前的玉石碎片,耐心解惑道。

    “这玉,名为吞神翡,以吸食习武之人的会神为寄生养料,此玉贪婪无厌,凶恶至极,你内功修为愈高,它贪的就愈多,不出三十年,你便会被它耗的油尽灯枯而亡!”

    “我凭什么信你!”

    沈对撑地起身,死盯着紫须翁缓道。

    紫须翁将莽伯刀递还于沈对,随后转步,背身沈对道:

    “公子难道不想知道,亲生父母的下落吗!?”

    沈队听闻,顿时惊诧,满身期待的跑去紫须翁身前激动的吼道:

    “你认识我的亲生父母!”

    紫须翁嘴角一扬,将右手搭在沈队肩上,不慌不忙的缓道:

    “你拜小老儿我为师!小老儿授你绝世功法!”

    沈对紧着问道:

    “这和我父母有什么关系!”

    “你替小老儿我杀一个人,我便告诉公子,你父母的下落!”

    “杀谁?”

    紫须闭目,逐字缓道:

    “大庞山,武道穷尽,太叔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