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仕途 » 第二百四十章 奏信

第二百四十章 奏信

    司马光不知官家与曾布说的到底是什么问题不希奇,可王安石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曾布算是他的人,按理说没有理由不告诉他。

    可事情就是这般离奇,王安石还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曾布这次算是自作主张的,他看到淮海过来的报表也甚是惊奇,以为出错了,后来一查是海州,就动了别的心思。沈欢作为司马光头号手下,吕惠卿等人当年恨之入骨,在曾布跟前念叨得多了,使得曾布对这个沈欢也没有什么好感,虽然对方是王安石的女婿。

    既然没有好感,作为对头,当然希望他没好日子过了。这次报表就是一例,如果是别的知州,他也许还会仔细去查证,可偏偏是沈欢,那就没话好说了,直接报给官家了吧。

    如果是假的,也由官家去查,到时自己至多把罪过都推到底下之人身上,最不济就挨官家骂几声,如果能就此让沈欢不好过,在官家面前失了威信,那才是利事。又因为报表刚来两日,官家这边催得紧,总册还是昨晚才制好的,送到官家这边,还来不及与王安石打招呼呢!

    其实就算时间来得及,他也不准备说予王安石知道,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沈欢不好过了。算是报复最近苏轼总是为难他们变法一派的手段吧。

    因此,此时的曾布虽然表面慌张,其实内心还是很镇定,一语就把责任都推到下边之人身上了。

    赵顼还在震惊着,也不管其他几人的迷糊,又道:“那你是否去查证过了,淮海几路的赋税都到了吗?”

    曾布道:“回陛下,臣见海州上的报表帐目列得很详细,因此没有过多怀疑。至于赋税之钱,近一点的州路已经到京了。至于海州一地,因为路途遥远,还要过几天才能达到。是否为真,到时就可以知道了!”

    “到时到时!”赵顼怒不可遏,“难道你就让朕在这里苦等不成?”

    “陛下息怒!”这次是司马光发话了,他听到海州一词,想起沈欢还在那里,生怕他又最了什么惹官家恼怒,赶紧问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赵顼这才恢复了点平静,失笑一声:“朕差点忘了,你等还不清楚是何事呢!曾三司,你仔细与司马相公他们说说!”

    “是,陛下!”曾布不敢怠慢,把海州上报的赋税详细说了出来,末了还把报表递给三人看。

    三人的震惊可以想象,嘴巴张得都可以吞下鸡蛋了,表情就像见着了公鸡会下蛋一般。

    “这是真的?”韩绛失声了,他之前就是做三司使,对于财政赋税这等东西最清楚不过了,以前的海州是怎么样的景象,他也了解。看到翻了十倍的数据,他也怀疑这报表的真实性了。

    王安石也露出半信半疑的脸色,沉默不知想些什么。

    司马光就复杂得多了,一边是喜悦,一般是忧愁。喜的是他素来深信沈欢这个学生的手段,不无希望报表是真的;然而理智又告诉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是愁虑,生怕沈欢在那边犯下欺君之罪!

    “陛下,如曾三司所说,也许是底下之人弄错了。”司马光只能预先为沈欢作开脱之辞了。

    “是吗?”赵顼也甚是疑惑,“司马相公也不相信沈子贤的手段?”

    司马光心里发苦,他能相信吗?心里不由怨怪沈欢不事前打声招呼了,使得如今这般被动。

    “这……太过骇人了,陛下。”司马光只能支吾其词了。

    “朕当然知道骇人,否则今日也不会叫你等匆匆赶来了!”赵顼幽幽地说道,“可是司马相公,你也清楚子贤与朕有个约定。也许他正在实践这个约定呢?”

    提到约定司马光就气了,当日听到这个赋税翻一番的约定他就气沈欢太过轻诺了,觉得不大可能完成。现在好了,不单一番,都十几番了,他还能说什么!

    就在众人还在消化这个惊人的报表的时候,一个寺人手捧一个盒子匆匆赶了进来,到御桌前恭敬地道:“陛下,海州来的急奏!”

    “海州?”

    众人都吃了一惊。事情就这般凑巧?

    “什么急奏,谁来的?”赵顼赶紧拿过盒子,一边翻开一边问道。

    寺人答道:“是海州知州直入宫里的急奏,由驿站快马加鞭送来!”

    “好吧,知道了,你下去吧。”赵顼点着头说道,这时候他已经把盒子彻底打开,从中拿出了奏章,很厚的一本。

    刚想打开,抬头看见底下大臣露出疑惑与期待的目光,不由笑了,道:“朕也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先看看再说。诸位稍待。”

    众臣连说不敢。

    奏章确实是沈欢让人送过来的,时间已在把海州的赋税财政都交予了转运使之后,因此就算快马加鞭,也比转运使急匆匆上报的速度来得慢了。不过就像后世他在大学里考试的主张——分不用多,也不必少,及格就好。这次也是一样的性质,不用快,也不慢,刚好赶上庭议了,就是这般凑巧了。

    奏章很长,大多是沈欢与欧阳发商议出来的筹办海关的章程。接着解释两百万贯的来历,是真的,大多是从海贸获利而来。如此暴利,怎能不设立一个特定的机关来管理呢?还有说出了海盐的事情来,不过又与官家说此事还需保密,最好连诸多大臣都不要让知道,免得泄露了消息促使朝廷盐利损失!

    最后才是提议把这个海关设立在海州,与海军相辅相成,当然,这个海关使的最佳人选,非苏轼莫属了。一来苏轼素有清名,在这等肥厚的职位上一定能保持清正,不贪图利益;二来如今苏轼在朝中形势不大妙,为了体现皇帝陛下的厚爱与维护,应该让他出来避一避风头,就像当年他沈欢一样,都是皇帝贤明的表现!

    这些内容都让赵顼看得眉开眼笑,什么都忘了,心里只有一个声音:“两百万贯,一年……海贸,海关……”

    奏章里沈欢还坦白,其实获利有三百万贯的,不过有一百万贯投入到海军身上了,之前五十万贯,后来又多给了五十万贯。要让海军快速发展,达到上百条战船的规模,因此牺牲了一些财政,还请陛下莫怪。

    赵顼当然不会怪了,海军寄托了他威武的理想,他也极想海军能尽快投入到战争之中,为他开疆拓土!再说了,当年与沈欢约定,只要海州财政翻一番,剩下的钱都归他支用。如今他只花了一百万贯,其余两百万贯都上交朝廷,足见他的忠心啊,知道他这个皇帝日子也不好过,送来钱财解决困难!

    想到约定,这下赵顼清醒了,从臆想中恢复过来,抬头又看见底下四位大臣迷惑的目光,他不由哈哈大笑:“诸卿……哈哈,曾三司,你不用自责了,海州赋税的数字是怎么一回事,沈子贤奏章里都解释了!朕都明白了,哈哈!”

    司马光闻言嘘了一口气,看官家这般高兴,想来是没有怪罪的意思了。

    曾布就好不失望了,他哪里有什么自责,现在看沈欢无事,才万般失望呢!

    至于王安石与韩绛,则是心里咯噔一声,相视一眼,感觉不大妙了,官家这般高兴,难道说……海州去年的赋税,真的达到两百万贯了?!

    “陛下,两百万贯之数,是真的?”韩绛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当然是真的!”赵顼大笑着说道,“两百万贯呀,这是多么大的数目。真给他做到了,他沈子贤真做到了,没有让朕失望……不,这已经让朕大是震惊了!”

    得到确切的回答,底下几位大臣饶是见多识广,也给吓住了。一个不算发达只有四县的一个小州,本来只有十五万贯左右赋税的海州,竟然在沈欢的经营下,一年就上交了超过十倍的财政,这……简直太扯了吧!

    但是官家的表情都说白了,这事是真的,千真万切!

    这种手段,还是人该有的吗?已经非凡到令人沮丧的地步了!不单王安石沮丧,就连司马光都有点泄气了,活了大半辈子,比一个年轻人逊色也就罢了,却是逊色这么多,怎么能不令他们无奈!

    赵顼生怕吓坏了这些臣子,本想把奏章给他们看看,可想到上面写着海盐与海军之事,这些事需保密。海军之事这些大臣都是信得过之人,大可说得,但是海盐嘛……像韩绛这些大家族之人,生意涉及颇光,一旦知道了海盐之事,难免会有举措,也许会造成盐市的波动,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一个犹豫,暂且不说了,只是交代了海贸一事,单单说海州能获利如许,是沈欢以海州官府的名义,与民间商贾一道联合出海,到南洋等地去做买卖,为朝廷得来这么多的钱财!

    “海贸……”海外贸易一事,自此让大宋几位臣上了心。

    想起沈欢提议建立海关一事,赵顼就要提出,不过沉吟一会之后道:“诸卿,朕现在很兴奋,脑子都不知道怎么用了,乱得紧,有些事要好好想一想。你等先下去吧。”

    就算众人还有诸多话要说,也只能先下去了。怀着各自的心思,退了出去。不表王安石一方,却说司马光一路回府,才到大门就有下人来报沈欢有书信送来。

    *************

    不知道为什么,眼睛疼得厉害,码字状态极其不好。先这么多吧,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