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六十七章 出力没讨好

第六十七章 出力没讨好

    朱允炆接着问:“毛爱卿,小吏的教材编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臣也是多次删改,如今教材刚刚汗青。”

    “哦?已经完成了?”这倒是给了朱允炆一个惊喜,“快拿来给朕看看。”

    “臣今日没有带着,还在吏部,编纂的官员正在将他们装订成册。”

    “李元,你速去吏部,将书稿拿来,就算是未装订完成也无所谓,快去。”

    “遵旨。”李元匆匆离去。

    朱允炆继续对毛泰道:“毛爱卿,进度挺快啊。”

    跟黄子澄一比,进度的确是挺快的。

    其实黄子澄的进度才是常态,几个月的时间要重新撰写一本书实在是太难了,就算是不缺人手,也得写个半年一年的。

    这可不是编纂史书,有详细的史料可考,只需要稍加整理就行。

    二百一十卷的《元史》不过才用了三年时间,洪武二年半年时间就编修了一百五十九卷。

    现在毛泰竟然只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定稿了,真的是意外之喜。

    很快李元气喘吁吁的从外面跑进来,将书稿递到朱允炆手上。

    “两位爱卿稍坐片刻,朕先看一下。”

    朱允炆把目录翻了一下,然后又看了看每一部分的开头,十分的不满意。

    “啪。”朱允炆把书扔在桌子上,吓了毛泰和黄子澄一跳。

    “毛爱卿,对你们编的书籍你可还满意啊?”朱允炆好声好气的问。

    一听朱允炆的声音还算和蔼,毛泰稍稍把心放在肚子里,回答道:“回陛下,里面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臣还算满意。”

    朱允炆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毛泰身边:“哦?里面还有什么不足啊?”

    “这。。。”毛泰卡壳了。

    说有不足是自谦之语,这书在我看来已经很完美了,皇上咋还较真了呢,毛泰心里想。

    朱允炆笑了一下:“毛爱卿说不出来,是不是认为这书已经很好了?”

    毛泰嗫嚅了半天,还是没说出肯定的话来。

    现在他听出朱允炆的语气不对了。

    这书不行?

    谨慎起见,毛泰保持沉默。

    朱允炆看毛泰不说话,也不催促,而是继续问毛泰:“培训这些小吏有什么用?历朝历代未有对小吏有所关注者,也都这么过来了,朕为什么对小吏如此上心呢?”

    毛泰回答道:“因为小吏是直接与小民打交道的人,小吏的素质提高了,大明的吏治才能称得上清明。”

    “不错不错。”朱允炆拍了两下手

    “毛爱卿对朕的话记得很清楚,那朕再问你,小吏的工作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毛泰倒是回答的很爽快:“回陛下,从地方到朝廷都有小吏,他们做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事,臣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不是不清楚,是不知道吧。”朱允炆拍了拍毛泰的肩膀。

    没等毛泰回答,朱允炆又问:“《大诰》中对胥吏是如何规定的?”

    “布政司、府、州、县各衙门,必须将额定胥吏人数及姓名、职掌写在榜文上,告之于民。榜文写明,本衙门差役几名,姓甚名谁,当房掌文案吏员是谁,等等。”

    “在规定名额之外,不许滥用胥吏,不许容留不明之人。”

    “超过额定人数,非法使用的胥吏,朝廷允许民众将其扭送至京城,交有关衙门处置。”

    “毛爱卿真是博闻强记,《大诰》都能记得住。那先帝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规定呢?”朱允炆相信毛泰越来越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了。

    毛泰低着头不敢看朱允炆:“回陛下的话,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多起胥吏在公堂上公然殴打县令等官员的案件,太祖高皇帝震怒,对胥吏也进行了整肃。”

    朱允炆没有说话,走到几案边把编订的书稿拿起来“啪”就打在毛泰的脸上,厉声喝道:“毛爱卿以为凭四书五经就能教育好小吏吗?”

    毛泰慌忙跪下:“臣没有理解陛下的意思,请陛下恕罪。”

    “没有理解。”朱允炆指着地上的书,怒道:“朕是不是跟你说过不准用四书五经,不准用四书章句集注。”

    “黄爱卿,你说,是不是?”

    “啊。”黄子澄突然听到朱允炆喊他,连忙回答道:“是,陛下说过。”

    “朕当时是怎么说的?”朱允炆问黄子澄。

    “当时陛下从吏部出去,过了一会又派李公公宣陛下的口谕,说教材要以具体事例为主,四书五经只能作为其中的一章。”

    朱允炆冷冷地问毛泰:“毛爱卿听清楚了?记起来了?”

    “臣。。臣记起来了。”毛泰趴在地上,小心答道。

    朱允炆看了书稿以后真的是气炸了,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提高胥吏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学习知之为知之有什么用,下面竟然还带着一整页的解释。

    关键是一整本书都是这种东西,分明就是四书五经的注解,跟培训小吏有什么关系。

    怪不得编的这么快,这真的是编的,而不是重新写的。

    毛泰这熊玩意,一点都没按要求来。

    朱允炆在暖阁内来回走着,突然反应过来:“毛爱卿,《大诰》你都记得住,记不住朕的几句口谕吗?”

    “臣没有听陛下的话,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这是回答不出朱允炆的问题,要做滚刀肉了。

    “哼,毛爱卿,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朕准了,罚俸半年。”

    还别说,处罚了毛泰以后朱允炆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虽然这处罚一点都不重。

    毛泰能说什么,“臣领旨谢恩。”

    “行了,起来吧,地上不凉吗?”

    没你的吩咐,谁敢站起来,毛泰在心里嘟囔。

    “谢陛下。”

    唉,朱允炆叹了口气,思想实在是太难改了,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

    “现在来说说胥吏教育的事吧,两位爱卿好好听着。”

    毛泰和黄子澄坐正坐直了,像两个乖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

    朱允炆还是先提到之前的问题:“朕为什么要办胥吏培训学院,你们在闲暇时候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两人一言不发,目视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