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 第九十五章 朱棣来访

第九十五章 朱棣来访

    晚上看完了春节联欢晚会,忙碌的初一就算是过去了。

    现在没有流行音乐,皇宫里的音乐舞蹈全都是阳春白雪,戏曲与后世的昆曲京剧也不相同。

    朱允炆从来对此不感兴趣,却还要装的很高兴的样子。

    若是有臣子看到一场晚会下来朱允炆一直拉着脸,教坊司等部门的人可就要倒霉了。

    没必要。

    不过朱允炆在看的过程中还是在想把西洋乐器和七音阶的音乐都给鼓捣出来。

    丰富一下中国的音乐文化。

    现在的音乐已经很成熟了,民族乐器基本上也都出现了。

    只有少数如京胡之类与某种戏剧密切相关的乐器还未发明出来。

    所以晚上演奏的音乐有的其实还挺好听的。

    只不过朱允炆听不来罢了。

    过了初一,人们开始走亲访友,群臣们私下里也开始走动起来。

    新皇登基,而且与先皇有如此多的不同,不通通气怎么行。

    更何况,新皇的理念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似乎都不太一样。

    为了在朝堂上更好的活下去,大小官员明里暗里的都在相互拜访。

    特别是内阁大臣们家里,门槛都快踏烂了。所谓门庭若市不过如此。

    朱允炆对此看的门儿清,甚至大部分情况他都了解。

    锦衣卫在暗中可是很猖狂的。

    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偌大的大明,若是不分几个派别,那还真是不可能的。

    对臣子们的送礼行为,朱允炆并没有管。

    现在还不到管理这方面的时候。

    初二,今天没有大臣来皇宫,朱允炆也落个清静,抱着朱文奎万安宫溜达。

    这时李元走过来:“陛下,燕王求见。”

    朱允炆逗弄朱文奎正开心呢,听了李元的话,站起身来道:“让燕王去暖阁吧。”

    他有些好奇燕王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初二就进宫。

    到了暖阁,燕王行礼之后说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燕王但说无妨。”

    “臣恳请陛下让犬子高煦进入水师。”

    朱允炆眼光一凝。

    朱棣这是听到什么风声了,想插手水师,还是单纯的想让朱高煦得到历练呢。

    朱允炆淡淡地说道:“皇叔为何要高煦进入水师呢,据朕所知,高煦不通水性吧。”

    朱棣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陛下,水性可以练,臣不想让高煦再呆在军中了。”

    看来朱棣只是想为朱高煦换个地方啊。

    “这是为何?”朱允炆问道。

    “高煦脾气暴躁,想必陛下也知道,随臣出征时,经常打骂士卒,惹的天怒人怨。”

    “臣在军中还有些威望,勉强将此事压了下来,对高煦也是重重的处罚,但效果并不好,臣看高煦没有什么改变。”

    “长此以往,军士们心生怨恨,高煦可能就如那桓侯一般,身首异处啊。”

    朱棣溺爱朱高煦,跟朱允炆说是重重处罚,其实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所以朱高煦才会变本加厉。

    但朱棣对朱高煦的缺点洞若观火,对他的前途也是十分担忧,听朱允炆说要对皇室子弟进行再教育,这才起了让朱允炆给朱高煦换一个地方的想法。

    现在朱棣不是皇帝,朱高煦也没有争皇位的想法,世子之位的吸引力也不大。

    结果就是朱高煦一身精力无处发泄,只能混迹军中,但凡有不顺眼的士卒就抽打一番,以此为乐。

    朱允炆听了朱棣的解释,无语至极,这朱高煦年纪轻轻就这么混蛋了。

    “燕王家教不严啊。”朱允炆有些生气的说道。

    “皇上恕罪。”朱棣连忙拜倒,“臣无能为力,请陛下代为教育高煦。”

    “起来吧。”朱允炆瞥了朱棣一眼,“教育肯定是要教育的,就是送去水师嘛,还需要再考虑。”

    “你就没想过朱高煦在水师中也是这副德行,败坏军纪,哼!”

    朱棣还要再说:“臣。。。”

    “行了。”朱允炆打断他,“皇室子弟会在京师待一两年的,你不用担心朱高煦去军中扰乱秩序了。”

    这下朱棣倒是感到惊异了:“陛下,需要这么长时间吗?臣以为三五个月就够了。”

    说到这里朱棣停顿了一下,看了朱允炆一眼。

    朱允炆见朱棣没声了,看了他一眼:“怎么,皇叔,有什么问题吗?”

    朱棣拱手道:“不知陛下将十五岁以上皇室子弟集中起来,意欲何为?虽然陛下昨天解释过,臣还是不太明白。”

    朱允炆抿了一口茶,说道:“皇叔认为这皇室子弟可都是人才?”

    朱棣没有犹豫:“当然不是。”

    “朕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人才。”朱允炆这话说的斩钉截铁。

    朱棣没有受到朱允炆的语气的影响,说道:“陛下,就拿高煦来说,洪武年间就曾在京城与秦晋等世子一同学习,并没有什么长进,先帝非常厌恶他,曾对臣说高煦恃功骄纵,整日挑起祸端,要将他放逐。”

    说到这里朱棣有些尴尬,他最爱的就是次子朱高煦,偏偏在朱元璋那里落了这么个评价,心里什么滋味实在是难以言说。

    放逐当然是不可能的,后来朱元璋也就不理会朱高煦了,认为他朽木不可雕。

    朱允炆道:“朕知晓此事,当时朕与他们一起学习,高煦和齐王的两个儿子混迹在一起,无所事事,夫子多次向先帝告状,他们仍不知悔改,后来夫子也放弃了,让他们不要再来课堂。”

    朱棣问:“那陛下如何教导他们?”

    朱允炆微微一笑:“这皇叔就不必管了,朕自有妙计。”

    其实朱允炆心里也没谱,看朱高煦壮观的履历,真的是让人大为惊叹,本事虽然不大,毅力却是很足。

    也不知道后世军队的方法对他管不管用。

    朱棣看朱允炆不想多说,也只好住嘴。

    朱允炆接着道:“皇叔今日来,就是为了高煦之事吗?”

    听了朱允炆的话,朱棣正色起来,说道:“陛下,本来此事臣不该多讲,这是北平府尹之事,不过臣为了北平府的安宁,也不得不向陛下提。”

    “哦?是什么事让皇叔为难?”

    朱棣说道:“是北平府的天花一事。”

    一听是天花,朱允炆也坐直了身子,“天花不是控制住了吗?朕已经将种痘之法交给御医了。怎么,有什么变故?”

    朱棣道:“臣对种痘之法不了解,不过臣听说御医率领郎中正在进行实验,今日臣要说的是另一件事。”

    “臣来应天府之前,天花已经扩展到整个北平了,似乎还有扩大之势,请陛下尽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