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入仙途 » 第13章 赵老太爷

第13章 赵老太爷

    松月观这片地方确实荒僻,但不代表周边都是穷地方。

    大荒山方位上地处西北,实属苦寒之地。但也正是由于这山脉的阻挡,水汽滞留。往东南方向的内地气候反而不错。雨水丰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向南不到百里还有一个大大的繁华都市,雍州城。

    虽为西部的中心,但相比西北边陲,距离中原更近,还是镇西将军府的大后方。各种军民物资转运往来,商贾货通南北,乃是天下有数的富庶之地。

    只是李唯虚喜静,不曾去过。

    倒是二师兄李缘经因为采买药材的缘故,颇为熟悉。他熟读经文,符箓斋醮无一不通,对各种灵异侃侃而谈。由于为人忠厚老实,不胡乱收取供奉,颇得一些中等富户的信赖,做过不少请福消灾的业务。

    这一日,就有人求上门来了。

    话说雍州城中有一赵姓人家,经营的是古董生意。要说这类生意,走的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风格,可赵家不同,他们的货品供应一直很稳定,还什么种类都有。

    就靠着这项生意,赵家骤然暴富,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积累了天量的钱财。

    自从有钱了,赵家到处修桥铺路、施粥赈灾,还给朝廷捐献了大笔钱财,混了个员外郎的身份。算是站稳了脚跟。

    人说乐极生悲,赵家衣食无忧,但最近总是有些家宅不宁。无论什么人,只要进了赵家门,总是会无端的渐渐体虚,还会生出各种幻觉。

    寻医问药,不见丝毫好转。只有人出了赵家,才能渐渐恢复。下人、帮佣们可以走,但是老赵家的人怎么走?

    无奈之下,只能延请梵门大师、道家真人念经祈福,施咒作法。

    雍州城里的名医大德被他们请了个遍,整天在世俗中打滚的“大师”们收钱倒是利索,但是关键不管用啊。

    赵家这晦气的名声算是出去了,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对他们避之不及。这个时候就不谈什么生意受到何种影响了,保命才是真的。

    就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李缘经。

    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让这个穷道士试上一试。

    但其实李缘经是犹豫的。

    法事大多是做给外人看的,祈福也就是求个心安。自己就算求不来福气,总归不会把事情弄的更糟。

    但这次不同,驱邪要是没有效果,那是要砸招牌的。

    自己手中的符箓管不管用,他心里是没底的。

    只是赵家给的太多了,李缘经一咬牙:“干了!”

    事实上,李缘经虽然法力低微,好歹是个正规道士。是修炼正宗刀法,经过完整的传渡仪式的。可以说,他李缘经在大道之下是有正规神职的。

    有了编制,自然也有权限。自他手中制出的符箓就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

    一试之下,居然有效!

    赵家人大喜过望之下,不吝钱财想要留下李缘经,甚至想要在城里直接给他修个道观。

    这事要是给别人遇上了,那肯定满口答应了。这就是妥妥的摇钱树啊,不过李缘经没有答应。他始终觉得自己资质差,学艺不精。这次或许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但可一不可再,万一再有什么他处理不了的,可怎么办是好?

    留下几张符箓,推脱自己还未出师,没有资格在外开山门,李缘经飘然而去。

    这就更加证实了“仙师”的名头。

    只是李缘经实力确实太差,符箓撑不了多长的时间就要换新的。可老赵家没资格嫌弃这个啊,他们根本就没得选。

    符箓灵验,还不乱收钱。这样的上哪找去,求还求不来呢。有效就行,大不了就隔段时间求取几张。反正也花费对赵家来说,毛毛雨都算不上。

    赵家是老太爷亲自来的,这也没办法。虽然前阵子家里的情况有所好转,现在没有人给他家做事。能卖给他车马之类的,就算不错了。

    当然,要加钱!

    一路之上,甚至山匪强盗都不敢截他。

    赵老太爷年龄都快赶上心斋老道了,独自一人赶来这大荒山可谓艰难。

    好在,山下的小镇上没人知道他家的情况,好歹雇佣了些帮工。不然,他怕是爬不到这深山里的道观。

    坐在帮工抬着的滑竿上,赵老太爷晃晃悠悠的上了山。

    眼见距离松月观还有里许的路程,赵老太爷单掌一竖:“停!”

    抬竿的帮工不明所以,一脸热情微笑的小心问道:“老爷,前面还有些山路要走呢,您这是要方便?”

    这老爷出手是真的阔绰,银票像厕纸样呼啦啦的往外使,就像这金银是地里种出来似的。光看那随身物品中的几个小箱子,壮驴托着都费劲。

    这要不是兄弟们基本都是妻儿老小一大家子,还在在官府留了册……

    “你们这些山民,松月观可是有真仙的!我许步行前往,以示心诚。”

    赵老太爷拄着嵌金线的楠木拐杖,一步一停的走在崎岖不平的狭窄山道上。帮工也是个有眼色的,直接上来一把扶住:“老爷我扶着您。”

    “好,有赏!”

    赵老太爷家族有了希望,气势又回来了。只是年纪实在太大,要不是养尊处优,估计活不到这时候。

    他一步一哆嗦,百多丈的路程,走了足足两刻钟。把一群帮工急的是满头大汗。

    李大炎已经出关了,看他那咧到耳根子的嘴巴就知道,这次肯定收获颇丰。他现在是意气风发,仿佛自己成了了不起的大高手,连教徒的时候都和蔼了很多。

    所以现在依然是李缘经知客。

    赵老太爷步履瞒珊,身形止不住的摇晃。可他的眼神,一直紧紧盯着道观的山门。直到李缘经的形象逐渐清晰,他忍不住心中的激动,吩咐左右:“快,快!”

    李缘经一如往常,靠在门旁,眼神迷离。

    “仙师,李仙师,救命啊!”

    一声苍老的叫喊,惊醒了他。

    李缘经睁大眼睛,循声望去。只见山下来了一队人,都是青衣短衫。他们抬着几个大箱子,另外还有几头驴子,身上不知负着什么东西。

    为首的是一个锦衣老者,他右手拄拐,左手高高举起。

    在一人搀扶之下,正用一个奔跑的姿态缓慢的向他移动。

    “这谁啊?”

    一段时间之后,李缘经已经把这个大金主彻底的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