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入仙途 » 第23章 跑路

第23章 跑路

    “那二师兄现在实力如何了?”即将走出山门,李唯虚还是比较关心这个。

    “武者修的是自身。”老道微笑,终于开始问到这些问题了。年轻人总是对这些简单直接的东西比较感兴趣。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在于精神.七魄在于肉身,武者修炼的阶段也按这个来。”

    “其中三魂,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练武,也并不是修完第一阶段再修第二阶段这么简单。而是所有的阶段都要持续不断的进步才能提升实力。”

    “有赖于秘境之中灵气的洗刷,大炎目前已经到了灵慧境。”

    “灵慧为心智,不过大炎心思单纯,这一境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道娓娓道来,其实他对这种分层是不屑一顾的。这种分法,和实力大小乃至战斗的胜负并无一定影响,只能说明自己的修行境界,最多做一个参考就是了。

    “已经到了第二魄了,那大师兄算不算很强了?”

    对于那些复杂的分法,李唯虚搞不懂。

    “还行吧,与为师差不多了。”

    境界上,老道肯定远超李大炎。真要是真气对轰,李大炎肯定不会是老道的对手。在灵气稀薄的现今,关键就是真气完全不够。俗话说拳怕少壮,肉身强度还是很重要的。

    “那炼气呢?”

    “我现在算炼气士了吧。”

    不知李唯虚,李缘经也是很关心这些。这次出动,他居然能用出一些简单的道术,可喜可贺啊。

    “玄照之境!”

    炼气四大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返虚、炼虚合道。

    玄照,也就是炼精化气刚开了头。

    即便如此,也够李缘经欣喜若狂的了。哪有人单单喜欢研读道经的?说到底,还不是想修成仙道,获取天地间种种不可思议之伟力。

    三徒弟,说了两个。

    还剩最后一个,老道也一并说了:“唯虚获得秘境大部分灵气,进境最快。我估摸着可能已经跨越‘融合’到达‘融合’了!”

    “那不是再跨一步,就是炼气化神!”

    李缘经不淡定了,化神啊!

    及时在灵气充沛的远古,化神也算是一方高手了。

    转头自己这年纪轻轻的师弟,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太像啊!

    李唯虚还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老道手臂虚抬:“你以为现在的化神,还能和以前的化神相比?关键还是要看灵气,以及能转化多少为自己的真元。”

    “化神三步:心动、灵寂、金丹,只有到了练成了金丹,才能化真气为真元,那才是真正的化神。他,还早的很。”

    说到底,一起都是灵气不足的原因。

    ……………………

    松月观又封山了。

    不过这次是忙着炼药。

    李大炎现在也算一方高手,方圆几百里地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老道发话,由他出面,把观内的金银钱财大部买成了药材。说起来钱不少,但是买成药材,也不过几炉丹药而已。

    修行,光靠餐风饮露,吸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的,根本行不通。

    药材一到,师徒四人齐上阵,开始炮制。

    烘、炮、炒、洗、泡、漂、蒸、煮忙的热火朝天。目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效用,便于炼制。

    有诗云:耘樵得甘芳,龁啮谢炮制。

    两口丹炉已经架起,四人不眠不休,开始炼丹。

    这次主要炼两种丹药:益气散和活血丹。

    药物六种形制:丸、散、膏、丹、酒、汤。

    丸剂最简单,把药物磨成粉,加水或者蜂蜜等物,搓成大小不一的药丸就好。丸者缓也,这种药使用方便,多用于治病,特别是慢性长期的病。

    然后是散剂,散也是磨粉。只不过麻烦许多,药物混入的时间、分量、配比都有着严格的规矩。而且药物不过混合不均匀,等同于失败,很是考验经验和技术。比起药丸,散剂内外皆可用,且效用迅速。

    膏剂是水煎药物,浓缩成半固状态。需要时取水冲服,这种多用于补药。

    丹剂,最为复杂,需要用升华或者融合的方式制成,其中含有大量矿物类药剂。从原料都可以看出,制作相当困难。

    酒剂和汤剂就很普通了,老百姓自己就会弄。不就是泡药酒、煎中药吗?大不了酒剂分个冷热、汤剂头次二煎。

    之所以选丹,一是效用最大。修炼之人需要的药量根本不是普通人可比的。二是便于收藏使用,修行之人,驱魔斗法免不了需要补充。随手丢一颗丹药入腹,不必拿起药膏涂来涂去方便的多?更不要说,很多时间,根本没有取水冲服甚至开火煎药的时间和条件。

    “师傅,为何这么着急啊。”

    要说炼丹这事,之前需要仔细准备,炼制时也需要平心静气,可老道分明就是在赶时间。

    老道默然不语,二师兄李大炎道出了原委:“这次进城,城中多了许多修行中人。都在打听闹鬼的事情呢。”

    “那又如何,鬼又不是我们招来的。”

    李缘经不以为然。

    “关键就是没人招,它就出现了!”

    这大炎,说个事情都住不住重点!

    “鬼怪之物,要成气候,必须要有灵气辅助。有厉鬼,则说明有灵气。或许赵家的那只厉鬼,在墓葬之中就以形成,可露面是在雍州。修行界,对于灵气的向往,是你们难以想象的。顺藤摸瓜,找到松月观,那可能就会发现后山的秘境。届时,麻烦怕是就要多起来了。”

    “哦,所以师傅把山魈的尸体藏起来,就是这个原因。可为啥不直接埋了或者毁掉,反而用冰块贮藏呢?”

    “那有什么用?你能确定后山不会再来一只?”

    “我已经安排好了,丹成之后,老四即刻出发去边军报道。老二老三和为师一起,外出云游一段时日再说!”

    “难道这松月观的基业就不要了?”

    不说开口的李缘经不舍,就是李大炎和李唯虚也是如此。他们孤儿出身,松月观就是他们的家。

    “基业!什么基业?你们身上的功课,祖师的精神才是基业。”老道正色道:“这次的事情,除了那些名门正派,连苗疆和南蛮之地的人都知晓了。这些人无法无天,手段阴狠。到时候连人都没有了,要基业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