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曹大当家 » 第五十四章谋定!

第五十四章谋定!

    鄄城县在前年的黄巾之乱中,遭受到了战火的波及,以至于乡间大户都蜂拥到了鄄城城中定居,导致城中的房价上涨,尤其是那些豪宅大院,可谓是“黄金屋”,随便一座豪宅都是百金起步,县令好歹还有一座五进院的县令府,底下的佐吏、县尉们就比较凄惨了,只能自掏腰包购置宅院。

    来到鄄城半月,曹玉还是没有习惯这里的生活,不是在抱怨宅院太小,就是在抱怨饭食不够精致。宅院是本地的大户,为交好曹家孙赠送的,饭菜嘛也还说的过去,种种抱怨不过是曹玉在没事找事罢了,尤其是在听说,曹铭被拜为骑都尉,领五百带甲之士,曹玉那个羡慕嫉妒的,酸的牙都倒了。

    曹德三人在鄄城任职,只是挂个名而已,他们并不打算在此久待,所以三人谁也没有正儿八经的去处理政务,好在荀彧是王佐之才,内政能力超强,一人身兼数职还游刃有余。

    曹玉懒懒的坐在圆凳上,嘴中犹在抱怨:“凭什么老五可以在昌邑大城享受,无德无能居然担任了骑都尉,那可是秩比两千石的军中要职,而我却只能待在偏僻小城,做个鸟县尉,无权无势?”

    曹彬手中提着一坛酒,看其神色已是半醉状态,大着舌头说道:“叔德...,鄄城...挺好的,我们想喝酒就喝酒,想干嘛便干嘛,没人能管住我们。”

    “二兄,就算是在昌邑,也没人敢管我们!”曹玉眉头一皱,语气傲然道,“前些日子,那荀彧还派小吏来,让我们去处理政务,直接让我给打发走了,连个屁也不敢放。”在这鄄城中,曹操鞭长莫及,曹玉、曹彬皆释放了自我,恣意妄为。

    曹彬豪饮一口酒,瓮声道:“那是当然,你还别说,这荀彧挺有眼色的,自此之后,再也没有烦过我们。”

    曹玉冷哼一声道:“荀彧要是真有眼色,就应该把兵权交给我们,他不过是我们曹家的一条狗,凭什么手握兵权,站在我们头上。”如果曹操在此,见有人如此诋毁他的王佐之才,不知会作何感想。

    “没...没错,一条狗而已。”曹彬晃晃悠悠的站起来,“也不知大兄整天在忙什么,天天往东郡跑,我都好久没见到他了。”

    曹玉神神秘秘地说道:“大兄在谋划一件大事,成功之后,别说一个荀彧,便是他曹孟德也得对我们俯首称臣。”

    “此话当真?”曹彬的酒醒了一半,磕磕绊绊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这兖州会属于我们兄弟三人?”

    “没错!”曹玉跳到石台上,“到时候,大兄是兖州牧,你我皆是两郡太守!”曹德三人筹谋已久,便是要夺取曹操的兖州,成为一方诸侯,到时候有兵有粮,呼风唤雨,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至于曹操、曹铭他们就任其自生自灭好了,这算是同为姓曹的情谊。

    东郡郡丞的府邸中,曹德和陈宫相对而坐,案台上摆放着几样时令水果,主宾皆面带喜色,想来是交谈特别愉快。

    陈宫恭敬地拱手道:“我陈公台何德何能,能拜伯德为主君。”

    曹德热切笑道:“公台如此说,却是折煞于我,能结识公台这样的名士,也不枉我离开昌邑城,我实在是看不惯曹孟德,他除了穷兵黔武,再也没有其他本事。”

    陈宫拉着曹德的手说道:“与令兄相比,您真是仁义之人啊!兖州的百姓,能有像您这样的仁德主君,真是他们的幸运。”

    “公台放心,事成之后,你我二人共治兖州,共享荣华。”曹德眼睛转一下,轻轻拍着陈宫的手背:“公台,之后的事全靠你谋划了。”

    “主君放心,到时候您只需要在鄄城响应号召,大开城门,擒住荀彧,则我们大事可成!”陈宫神采飞扬的说道,“等曹孟德班师归来时,我们早已占据兖州全境,曹孟德的部队便成无根浮萍,遣一员上将便能将其擒杀。”

    曹德有些犹豫地说道:“可以饶他一条命吗?”

    陈宫痛心疾首地说道:“成大事者不能有妇人之仁,难道主君忘了曹孟德是怎么对您的吗,给您发配到偏远小城,又不给您实权。”

    或许是怕曹德顾念兄弟之情,陈宫退让一步说道:“如果主君念及同胞之情,那便将其关押,夺其兵权。”

    “关押好,关押好...”曹德缓一口气道,“公台,那我先回鄄城了,静待你的消息。”

    目送曹德的身影消失之后,陈宫的脸色越来越冷,心中不屑:曹孟德好歹是枭雄,没想到他的兄弟如此草包,这样无能的人物,想在乱世中争霸,简直是痴人说梦。

    陈宫摆上一方案台,刚准备研究一下棋局,听到外边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公台大事不好了,那吕布如今屯兵于河内,正准备前往兖州投奔曹操呢!”王楷惊慌失措的闯了进来。

    “哦?吕奉先怎么会想着投靠曹操呢?”陈宫手中捏着一枚黑色棋子,迟迟不肯落下。

    “探子来报,吕布在袁绍处吃了一个闭门羹,军中粮草匮乏,所以想依托于曹操之下。”

    “哈哈!”陈宫将那枚黑子,落在棋盘上!

    “公台你还笑,如果吕布投靠了曹操,那我们的谋划就白费了。”王楷气呼呼地说道。

    “天助我也!”陈宫一手执白子,一手执黑子,交替落子,“曹阿瞒啊曹阿瞒,天都要亡你!”

    “公台,你快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楷思量来、思量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吕布如今乃是败军之将,没有目标惶惶而逃,这个时候谁给他点好处,他便会感激涕零,如果给的是像兖州这样的好处呢?”

    “吕布肯定会效死命!”王楷激动的说道。

    陈宫将棋筒递给王楷,淡淡地说道:“这下可以安心的陪我下棋了吧。”

    鄄城县令的府院中,荀彧正在处理县中事务,带甲宿卫,手按佩刀,满脸喜色的走进来。

    荀彧放下狼毫小笔,温润地笑道:“让我猜猜,肯定是公达到了。”

    “县令大人,你真是神机妙算,公达先生刚刚到达外城。”宿卫佩服地说道。

    荀彧起身笑道:“你这拍马屁的功夫倒是见长。”宿卫挠头哈哈大笑。

    “走吧!”荀彧将锦袍上的褶皱抚平,“我也好久没有见公达了,想念的紧那,公达来之后,还能帮我分担一些政务,虽然他这个人善奇谋,不喜欢处理政务,但是我这个叔父的话,他敢不听吗,哈哈!”荀彧今日的心情非常好。

    “鄄城所有的政务,全靠您一人处理,县丞、县尉全都是尸位素餐之人...”宿卫每日都能看到荀彧,躬身案牍前,他心中很是不平。

    “奉义,吾学的便是此道,所以吾是乐在其中啊!”荀彧问道,“奉义,最近曹县丞还往东郡跑吗?”

    “跑,终日不见人影!”奉义沉吟一会道,“属下有句话可能不当讲,曹县丞每次从外边回来,都会带进鄄城数十个人...,林林总总差不多有五六百人了。”

    “奉义,这个你不用管。”荀彧心中暗道:东郡!不管你们在打什么主意,如果敢做对主公不利的事,别怪我翻脸无情。

    “叔父!”一名灰衣文士,将手中的竹杖交给侍从,喜极而泣。

    荀彧也是热泪盈眶,亲人相见,有无尽的思念相互诉说。

    回到荀府之后,家仆、丫鬟早就摆好宴席,荀彧叔侄二人,加上府中的一众佐吏,这便是荀攸的接风宴了。

    荀彧乃是鄄城县令,又是荀攸的叔父,自然是坐在主位上,他示意诸君入席:“公达,兖州粮秣匮乏,百姓疾苦,所以下了禁酒令,这次宴席上没有酒水,你可别见怪。”

    “哈哈无妨,禁酒令一事我知道,只是我耳闻曹公有一名兄弟,擅长农事提出了屯田法,似能解决粮食一事,想来这禁酒令明年便能解除了。”荀攸为人豁达,不拘小节,也是酒道中人。

    “公达,难道你是在兖州游历了一趟吗?”荀彧问道。

    “叔父相召,肯定是让我辅佐明公,我怎能不体察一下民情呢!”荀攸接到荀彧的急召,不敢耽搁,星夜赶路,花费十天的时间到抵达兖州边界。

    到兖州之后,荀攸先到各郡转了一圈,发现山阳郡的人,都在传颂曹操、曹铭二人的事迹。

    荀攸略一打听,感叹道:“曹孟德弱冠之年在洛阳杖杀权贵,曹泰安少年之姿铲除害民恶徒,兄弟两个都是嫉恶如仇之人啊。”

    宴席进行到尾声,佐吏们都识趣的离开了,只剩下荀彧叔侄二人。

    “公达,此去数年,可还好?”

    “甚好,只是时常怀念跟叔父一起探讨天下大势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