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曹大当家 » 第五十八章曹铭巡兵营

第五十八章曹铭巡兵营

    曹铭从家中走出来之后,刚好碰到徐盛、曹昂二人,见这两个人相谈甚欢,曹铭负手走过去,兴趣盎然地问道:“你们两位,在谈什么呢?”

    徐盛快言快语道:“也没什么,我们刚才在说,你这少年将军该怎么统领,昌邑城中的三千守卒。”

    “是吗,子修?”曹铭眼神锐利的看向曹昂。

    曹昂一向对这个小叔叔颇为畏怕,见曹铭如此问,只好将徐盛“出卖”了,低声道:“刚才我和文向在打赌,小叔叔...您什么时候能吃完早脯。”

    曹铭故作恼怒道:“好你个徐文向,居然在子修面前打趣我!”

    徐盛朝曹昂撇去一眼,忙将话题扯到巡营交接一事上,担忧地说道:“泰安,据我所知这六个曲长中,可是有几个刺头,他们已经放出话来,不准兵卒们列队迎接你。”

    曹铭诧异地说道:“你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文向还会用间?”

    徐盛拍拍手道:“区区几名曲长而已,何须用间,随随便便就能套出话来。”

    曹铭昨日便遣人,去收集六名的曲长的资料,虽然谈不上知之甚详,但是对方是什么性情,所属何人阵营,倒是门清。

    曹铭淡淡一笑道:“那文向,你且说说,我该如何面对不服者的刁难?”

    徐盛拱手道:“泰安,你乃是曹公任命的昌邑城守将,这山阳郡是归你统领的,若有不服者自当军法处置。”

    “若是在有心人的操控下,煽动兵卒们不接受我这个骑都尉的节制呢?”曹铭询问道。

    “虽说法不责众,但是只诛首恶,必能让兵卒们生畏,继而听命于你。”徐盛目光坚定的看着曹铭。

    曹昂乍一听到徐盛的建议,暗自摇头道:“难,我曾听大人说过,他虽然领了兖州牧,但是兖州境内的太守,大部分都是刘岱时期任命的,平定黄巾之乱时,他们尚且服从大人的命令,但因为大人以法治民,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大人在兖州时他们不敢有异动,但如今他们恐会欺小叔叔年少。”

    曹铭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曹昂,这个侄子的大局观着实不错,能够看出兖州动乱的苗头,曹铭赞赏地说道:“子修,你能有这份见识着实不凡,如果不是怕打草惊蛇,大兄早就将这些毒瘤拔掉了!”

    “小叔叔...你,你是说父亲早就知道,兖州豪强大族包藏祸心?”曹昂诧异的说道。

    曹铭淡淡一笑道:“没错,此次大兄出征徐州,便是给这些豪强家主跳出来的机会。”

    徐盛不解地说道:“可是这样做的话,风险也太大了,曹公不怕失去一郡、两郡之地吗?”徐盛对兖州的了解不深,他肯定不会相信,曹操最好的朋友张邈,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叛曹操。

    “文向你说少了,整个兖州都有可能丢掉!”曹铭摇摇手,转向曹昂,“子修。你认为兖州会丢掉几郡之地?”

    曹昂沉吟一会道:“东郡有元让将军镇守,加上荀县令居中策划,应当不会出现意外,山阳郡地处兖州腹地,而且大族董家已经被小叔叔拔掉,应当无虞,至于其他郡县...”

    徐盛惊讶地说道:“子修,莫非你认为兖州只有两郡不会生乱?这...,这也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曹铭凝重道:“文向,如果兖州大部分郡县被攻破。只剩下鄄城、范县、东阿三县,你会怎么做,能守住吗,能反败为胜吗?”

    徐盛倒吸一口冷气:“真是令人绝望的处境,我会死战,但是没有胜利的把握。”

    “再想想!”曹铭淡淡地说道。

    “鄄城...范县,东阿。”徐盛反复的念叨着。

    静立在一旁的曹昂也陷入沉思中,仔细的思量曹铭所说的话,鄄城、范县、东阿,这三个地方有什么关联,曹昂隐隐抓住一个关键点,但是过于模糊。

    见二人甚为不解的样子,曹铭捡起三枚石子,按照鄄城、范县、东阿的方位摆在地上。

    “掎角之势!”徐盛、曹铭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孺子可教也!”曹铭拍拍手上的灰尘道:“没错,鄄城、范县、东阿三县的地理位置绝佳,可谓是三足鼎立之势,任何一方陷入险境,其余两方都能进行支援,这是天然的防御屏障,以此为基,想要反败为胜,不难!”

    “泰安你是想?”徐盛思索片刻道,“鄄城有荀先生把守,定然不会出什么乱子,你是想让我们去守范县,东阿?”

    曹铭点点头道:“不错,我准备让子修去范县做守将。”

    “那东阿呢?”徐盛追问道。

    “昨日我得到荀先生的传信,东阿那边,有荀公达把守!”

    “荀公达?”曹昂激动地说道,“可是那欲刺杀董卓的黄门侍郎荀攸荀公达?”

    “没错,便是他!”曹铭嘴角挑起一抹笑道,“子修平日里没少下功夫啊,认识的人倒不少!”

    “东阿有荀公达在,断然不会有失,可是我能守住范县吗?”曹昂有些低落,虽说少年当意气风发,但这打仗毕竟不是过家家,事关重大,主将的决策稍有失误,兵卒们的性命可就不保了。

    曹铭上前一步拍拍曹昂的肩膀道:“子修不要妄自菲薄,你能做好的,而且范县离鄄城不愿,有荀先生、有元让兄,你遇到困难,便去求助他们。”

    曹昂抬头,刚好看到曹铭期待的目光,心中油然而生出一股豪气,朗声道:“我定会守住范县,不负小叔叔的信任。”

    曹铭粲然一笑道:“现在,咱们去会会这几位曲长。”

    三人翻身上马,纵马疾驰来到外城的大营中,甫一见到守营卫兵们懒散的样子,三人的脸色阴沉起来。

    这些卫兵们似乎得到了命令,不管不问任由曹铭三人进入大营,兵卒们这个时间本应该是在操练,但是他们却懒洋洋的瘫坐在地上,或是闲聊、或是斗殴、或是赌钱,身不缚甲,手不执矛。

    曹铭的脸色愈发地阴沉,他召来一名长脸兵卒,后者本来正在和人侃侃而谈,被曹铭打断已经颇为不满,因此说话带刺:“竖子,你唤我何事?有屁快放,老子忙的很!”

    砰!曹昂一拳打在长脸兵卒的面门上,大喝一声道:“此乃昌邑城主将骑都尉曹铭,尔是何人部下,竟然敢冒犯主将!”

    那长脸兵卒连忙磕头告饶道:“我是袁深曲长的部下,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都尉大人,还望都尉饶命!”

    “哦!”曹铭冷漠地说道,“我问的是你的直属上级是谁,没问你的曲长是谁。”

    “这...我是刘二屯长的属下,饶命啊,都尉大人!”长脸兵卒支支吾吾地说道。

    “我几时说要你的性命了?”曹铭蹲下来,目光凌厉地看着兵卒,“还有你想诬陷别人,事先把词给背熟了,省的被人一眼看穿。”

    长脸兵卒脸上渗出冷汗,声音颤抖道:“我...我...,我真是袁深曲长的下属!”

    “辱骂主将,诬陷上级,你可知就凭这两条我便能斩了你!”曹铭声音极其冷漠。

    “都尉大人,饶命啊!”长脸兵卒真的怕了,他们这一营的士兵都得到了蒙壮的命令,不用操演军阵,在大营中晒太阳便可,如果有一名少年过来纠问原因,便谎称是袁深的兵。

    “还不快说,是受了谁的指使!”曹铭拔出佩剑压在长脸兵卒的脖颈上。

    “是...是蒙曲长...”长脸兵卒战战兢兢地说道。

    围观的兵卒们,皆是一脸愕然,他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颇为和善的少年,性格如此果断决绝,一下便看出蒙壮的谋划。

    曹铭将剑尖指向众人,冷声道:“你们都很闲是吗?今天的军阵操演十遍!”

    “谁是这一营的屯长?”徐盛问道。

    “小的...小的便是。”长脸兵卒颤声道。

    曹铭目光冰冷,轻描淡写地说道:“给你一柱香的时间,带着你手下的兵,披挂整齐去操演军阵,否则我必将你斩首!”